一种水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8539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1
一种水浴装置,包括供水系统、水浴槽、输送系统和控制系统;供水系统用于储存并向水浴槽中提供试验用液体以及恒定的温控液体;水浴槽具有用于盛放试验用液体的腔体,腔体内设置热传导件;输送系统具有输送管路和控制执行器,供水系统和水浴槽之间通过输送系统的各输送管路和控制执行器实现液体的各系统内和系统间输送、循环;控制系统至少具有监测元件和控制柜,实时获取监测元件监测的液体信息的同时,控制控制执行器实现供水系统和水浴槽之间的液体输送。通过实施上述水浴装置,可有效实现耐久性试验过程中温度的有效恒定,同时可以实时监测试验过程中液体的位置变化,及时补充液体;液体的自循环有效防止液体的结晶,保障试验过程的稳定可靠。试验过程的稳定可靠。试验过程的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试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试验用水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可植入和非植入医疗器械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对于可植入和非植入医疗器械的耐久性试验的需求越来越多,从而耐久性试验试验配套的水浴装置的需求也在增多。例如:为了保证试验温度的稳定性,要求水浴装置可提供恒定的液体温度;为了保障耐久性试验过程中液体溶液的稳定性,还需要同时保障溶液的液位和浓度以及溶液的不结晶,这些需求都是当前水浴装置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水浴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水浴装置,包括供水系统、水浴槽、输送系统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
[0006]所述供水系统用于储存并向所述水浴槽中提供试验用液体以及恒定的温控液体,保障所述水浴槽中的试验用液体可实现试验温度的恒定;
[0007]所述水浴槽具有用于盛放试验用液体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热传导件,对液体进行温控;
[0008]所述输送系统具有输送管路和控制执行器,所述供水系统和所述水浴槽之间通过所述输送系统的各输送管路和控制执行器实现液体的各系统内和系统间输送、循环;
[0009]所述控制系统至少具有监测元件和控制柜,所述监测元件设置于所述供水系统和所述水浴槽内,所述控制柜上设置有人机操作系统和电气箱,所述人机操作系统与电气箱分别与所述监测元件及所述输送系统上的各控制执行器连接,实时获取监测元件监测的液体信息的同时,所述控制控制执行器实现供水系统和水浴槽之间的液体输送。
[0010]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所述供水系统至少具有供水部和补水部,所述供水部和补水部均与所述水浴槽连接,所述供水部用于向所述水浴槽中提供恒定的温控液体,所述补水部用于对所述水浴槽中的试验液体进行液位补偿。
[0011]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水浴槽底部连通有输送管路形成水浴槽内部试验液体的水浴槽自循环。
[0012]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所述供水部与所述水浴槽连通的输送管路上还设置有加热装置,将输送到所述水浴槽内的温控液体加热到设定温度。
[0013]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监测元件至少具有温度监测元件和液位监测元件。
[0014]有益效果:
[0015]通过实施上述水浴装置,可有效实现耐久性试验过程中温度的有效恒定,同时可以实时监测试验过程中液体的位置变化,控制液体的温度和容量的补充、调整;液体的自循
环有效防止液体的结晶,保障试验过程的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水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水浴装置整体结构及循环示意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供水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专利技术补水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专利技术水浴槽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10.供水部;100.第一罐体;1000.第一侧壁;1001.第一罐底;1002.第一顶盖;1003.第一密封件;1004.第一密封圈槽;1005.第一边沿部1006.第一连接柱;1007.第一把手;1008.第一出水口;1009.第一进水口;1010.第一安装口;1011.第一上盖;
[0023]11.补水部;110.第二罐体;1100.第二侧壁;1101.第二罐底;1102.第二顶盖;1103.第二密封件;1104.第二密封圈槽;1105.第二边沿部;1106.第二连接柱;1107.第二把手;1108.第二出水口;1109.排水口;1110.第二安装口;1111.第二上盖;
[0024]2.水浴槽;20.第三侧壁;200侧壁开口;201.侧壁盖板;202.第三密封件;203.连接口;204.补水接口;205.第二进水口;21.底板;210.第四密封件;211.支脚;212.第三出水口;213.净水装置;22.盘管;220.管口;23.网板;230.凹口;24.液位计安装板
[0025]300.第一出水管;301.第一进水管;302.第二出水管;303.第一排水管;304.自循环管;305.第二排水管;
[0026]310.第一水泵;311.流量开关;312.第一三通阀;313.卸压阀;314.第一二通阀;315.第二水泵;316.电磁阀;317.第二二通阀;318.第二三通阀;319.第三水泵;
[0027]320.加热器;
[0028]4.控制系统;40.控制柜;400.接头部;41.人机界面;42.电气箱;43.控制线;440.第一液位计;441.第二液位计442.第三液位计;45.温度传感器。
[0029]附图中箭头表示液体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水浴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水浴装置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0031]一种水浴装置,包括供水系统、水浴槽、输送系统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
[0032]供水系统用于储存并向水浴槽中提供试验用液体以及恒定的温控液体,保障水浴槽中的试验用液体可实现试验温度的恒定;
[0033]水浴槽具有用于盛放试验用液体的腔体,腔体内设置热传导件,对液体进行温控;
[0034]输送系统具有输送管路和控制执行器,供水系统和水浴槽之间通过输送系统的各输送管路和控制执行器实现液体的各系统内和系统间输送、循环;
[0035]控制系统至少具有监测元件和控制柜,监测元件设置于供水系统和水浴槽内,控制柜上设置有人机操作系统和电气箱,人机操作系统与电气箱分别与监测元件及输送系统上的各控制执行器连接,实时获取监测元件监测的液体信息的同时,控制控制执行器实现
供水系统和水浴槽之间的液体输送。
[0036]供水系统至少具有供水部和补水部,供水部和补水部均与水浴槽连接,供水部用于向水浴槽中提供恒定的温控液体,补水部用于对水浴槽中的试验液体进行液位补偿。
[0037]水浴槽底部连通有输送管路形成水浴槽内部试验液体的水浴槽自循环。
[0038]供水部与水浴槽连通的输送管路上还设置有加热装置,将输送到水浴槽内的温控液体加热到设定温度。
[0039]监测元件至少具有温度监测元件和液位监测元件。
[0040]下面结合附图进行具体说明。
[0041]如图1

5所示,供水系统具有供水部10和补水部11,以纯净水作为试验用水为例,其中,
[0042]供水部10用于存储用于加热循环的纯净水。供水部10具有第一罐体100,该第一罐体100至少包含有第一侧壁1000、设置于第一侧壁1000下方的第一罐底1001以及覆盖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浴装置,包括供水系统、水浴槽、输送系统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供水系统用于储存并向所述水浴槽中提供试验用液体以及恒定的温控液体,保障所述水浴槽中的试验用液体可实现试验温度的恒定;所述供水系统至少具有供水部和补水部,所述供水部和补水部均与所述水浴槽连接,所述供水部用于向所述水浴槽中提供恒定的温控液体,所述补水部用于对所述水浴槽中的试验液体进行液位补偿。所述水浴槽具有用于盛放试验用液体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热传导件,对液体进行温控;所述输送系统具有输送管路和控制执行器,所述控制执行器安装在所述输送管路上,控制所述输送管路内的液体流量及流速,所述供水系统和所述水浴槽之间通过所述输送系统的各输送管路和控制执行器实现液体的各系统内和系统间输送、循环;所述控制执行器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至少具有监测元件和控制柜,所述监测元件设置于所述供水系统和所述水浴槽内,所述控制柜上设置有人机操作系统和电气箱,所述人机操作系统与电气箱分别与所述监测元件及所述输送系统上的各控制执行器连接,实时获取监测元件监测的液体信息的同时,所述控制控制执行器实现供水系统和水浴槽之间的液体输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部用于存储用于加热循环的液体。所述供水部具有第一罐体,所述第一罐体至少包含有第一侧壁、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下方的第一罐底以及覆盖于所述第一侧壁上方的第一顶盖;所述第一侧壁底部安装在所述第一罐底上,所述第一侧壁底部与所述第一罐底之间设置第一密封件进行密封;所述第一罐底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槽,所述第一密封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密封圈槽处;所述第一侧壁顶部与所述第一顶盖连接,所述第一顶盖与所述第一罐底的外圈直径均大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圈直径,使得所述第一顶盖和所述第一罐底在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后形成第一边沿部;所述第一顶盖和所述第一罐底之间的所述第一边沿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顶盖和所述第一罐底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盖上覆盖所述第一侧壁上方开口的部分形成可分离的第一上盖,所述第一上盖与所述第一边沿部可分离设置;所述第一上盖上还设置有第一把手,可通过所述第一把手分离所述第一上盖后向所述第一罐体内注水;所述第一罐底上覆盖所述第一侧壁底部开口的部分设置若干连接口,若干所述连接口至少包括了第一出水口、第一进水口以及设置所述监测元件的第一安装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部用于存储补偿所述水浴槽水位的液体。所述补水部的结构与所述供水部的结构基本相同,所述补水部具有所述第二罐体,该所述第二罐体至少包含有第二侧壁、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下方的第二罐底以及覆盖于所述第二侧壁上方的第二顶盖;所述第二侧壁底部安装在所述第二罐底上,所述第二侧壁底部与所述第二罐底之间设置第二密封件进行密封;所述第二罐底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槽,所述第二密封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密封圈槽处;所述第二侧壁顶部与所述第二顶盖连接,所述第二顶盖与所述第二罐底的外圈直径均大于第二侧壁的外圈直径,使得所述第二顶盖和所述第二罐底在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后形成第二边沿部,所述第二顶盖和所述第二罐底之间的所述第二边沿部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顶盖和所述第二罐底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顶盖上覆盖所述第二侧壁上方开口的部分形成可分离的第二上盖,所述第二上盖与所述第二边沿部可分离设置,所述第二上盖上还设置有所述第二把手,
可通过所述第二把手分离所述第二上盖后向所述第二罐体内注水;所述第二罐底上覆盖所述第二侧壁底部开口的部分设置若干连接口,若干所述连接口至少包括了第二出水口、排水口及设置监测元件的第二安装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浴槽与所述供水部和所述补水部连通,具有第三侧壁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侧壁下方的底板,所述水浴槽通过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底板围合成槽体结构,试验用液体即容置在所述水浴槽的槽体结构当中;所述第三侧壁的一个侧面上开设有侧壁开口,所述侧壁开口上设置侧壁盖板,所述侧壁盖板与所述侧壁开口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件实现紧密安装;所述侧壁盖板上开设两个连接口,两个所述连接口外侧分别与所述供水部的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一进水口连接,以实现温控液体的循环输送;在所述第三侧壁的其他侧面还设置有补水接口,所述补水接口与所述补水部的所述第二出水口连接,以实现所述水浴槽内的液位补充;所述底板位于所述第三侧壁下方,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三侧壁连接处设置有第四密封件,以实现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底板之间的紧密安装;所述底板外侧底面设置有支脚,所述水浴槽通过该支脚放置在试验机的平台上;所述水浴槽的所述第三侧壁上方还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秀莉胡国林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力试上海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