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面立体复合结构面料、制造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48354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单面立体复合结构面料、制造方法及应用。本技术方案采用经编双针床拉舍尔机一体织造的双面布料,双面布料包括形成含有连接纱线的区域和没有连接纱线的区域;再溶解掉双面布料主要由可溶性纱线织造的面层,形成由连接纱线构成的波峰结构和底层,最终得到单面立体复合结构面料。由于面料本身为经编机一体织造面料,因此整体结构稳定;面层溶解后,波峰结构形成凸起的立体结构;由于波峰结构的底部均成圈连接于底层,波峰结构稳定,提花花型清晰。由于没有面层,布料整体较轻薄。布料整体较轻薄。布料整体较轻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面立体复合结构面料、制造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单面立体复合结构面料、制造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面料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立体织物具有凹凸立体的视觉冲击效果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0003]双面立体面料比较厚重且透气性较差,而现有的单面面料往往织物本身不具有立体效果,是通过模压等后加工方式得到的带有一定立体效果的单面面料;目前还有一种通过压纱板形成的单面浮雕效果的立体面料。但以上加工方式得到的面料,立体度较低,触摸立体感较差。而现有工艺得到的立体提花面料虽然可以具有一定的凹凸感,但普遍布料凸起部分为双层结构,厚度较厚,布料不能达到轻薄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由经编双针床拉舍尔机一体织造,同时具有轻薄效果和立体效果的单面立体复合结构面料。该单面立体复合结构面料的凹凸结构明显,提花效益清晰、花型立体感强,且布面轻薄,结构稳定。
[0005]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单面立体复合结构面料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织造:采用经编双针床拉舍尔机一体织造双面布料;所述双面布料包括面层、底层和连接纱线,所述面层包括第一面层和第二面层,所述底层包括第一底层和第二底层;所述双面布料的面层主要由可溶性纱线织造,所述双面布料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由第一面层、第一底层与连接纱线组成;所述连接纱线形成波峰结构,所述波峰的底部在第一底层成圈,所述波峰的顶部在第一面层形成衬纬组织;所述第二区域由第二面层与第二底层组成;
[0007]溶解:将所述双面布料浸入溶解液中,所述可溶性纱线溶解;得到单面立体复合结构面料。
[0008]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单面立体复合结构面料的制造方法,采用经编双针床拉舍尔机一体织造的双面布料,所述双面布料包括形成含有连接纱线的区域和没有连接纱线的区域;再溶解掉双面布料主要由可溶性纱线织造的面层,形成由连接纱线构成的波峰结构和底层,最终得到单面立体复合结构面料。由于面料本身为经编机一体织造面料,因此整体结构稳定;面层溶解后,波峰结构形成凸起的立体结构;由于波峰结构的底部均成圈连接于底层,波峰结构稳定,提花花型清晰。由于没有面层,立体结构为峰状,布料整体较轻薄。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经编双针床拉舍尔机的第一地梳、第三地梳、第二地梳顺序设置,第一地梳、第二地梳设置在后针床,所述第三地梳设置在前针床;所述第一地梳、第二地梳配合可溶性纱线织造面层,所述第三地梳在第一区域织造的组织为经平或经缎组织,空穿或满穿,使得连接纱线在底层形成带延展线的线圈;所述第一地梳将第三地梳织造的
经平或经缎组织延展线从底层拉到面层,并入面层的织造中,使得连接纱线在面层形成衬纬组织。
[0010]第三地梳的梳栉位置设置及组织设置,可以在第一区域织造出并入底层的线圈和线圈的延展线(线圈、延展线间隔设置,延展线连接相邻两个线圈);而第一地梳设置在第三地梳的前位置,在织造过程中可以将原底层位置的延展线压向面层,形成波峰结构,且波峰的顶部并入面层的织造中,在第一面层形成衬纬组织。这样设置使得连接纱线的在底层成圈,在面层形成衬纬组织。面层溶解后,波峰形成凸起的立体结构。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位置的波峰高度相同或不同。设计者可通过不同的工艺组织和设备脱圈板隔距设计成不同高度的立体高度效果。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位置的波峰宽度相同或不同。设计者可通过不同的工艺组织和设备脱圈板隔距设计成不同宽度的效果。设计者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地梳在第二区域织造编链组织。第三地梳在第一区域的织造组织是经平或经缎组织,在第二区域链块组织是编链组织;这样第三地梳的整体组织是变化成圈组织(经平组织或经缎组织与编链组织的组合)。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变化成圈组织包括第一区域的经平组织和第二区域的编链组织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地梳整体组织为1
‑0‑1‑
1/
[0015]2‑3‑2‑
2/1
‑0‑1‑
1/0
‑1‑1‑
1//,第一地梳将第一区域的经平组织1
‑0‑1‑
1/
[0016]2‑3‑2‑
2的延展线从底层拉到面层,而第三地梳中的第二区域的编链组织1
‑0‑1‑
1/0
‑1‑1‑
1依旧在底层成圈。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地梳在第二区域不编织。第三地梳在第一区域,织造的组织是变化成圈组织(经平或经缎组织),穿纱方式为空穿;在第二区域第三地梳没有穿纱,不编织。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经编双针床拉舍尔机包括第四地梳,所述第四地梳设置在前针床,组织为经平或经缎组织,穿纱方式为满穿;织造底层。这样织造的单面立体复合结构面料没有网孔结构。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经编双针床拉舍尔机包括第四地梳和第五地梳,所述第四地梳和第五地梳设置在前针床,组织为经平或经缎组织,穿纱方式为空穿或满穿;织造底层。这样织造的单面立体复合结构面料没有网孔结构。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经编双针床拉舍尔机包括第四地梳和第五地梳,所述第四地梳和第五地梳设置在前针床,组织为网孔组织,穿纱方式为满穿或空穿,织造底层。这样织造的单面立体复合结构面料会出现规则网孔。设计者可根据需要设计网孔大小和距离。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经编双针床拉舍尔机包括第一地梳、第二地梳、第三地梳和第四地梳;所述第一地梳、第三地梳、第四地梳、第二地梳顺序设置,所述第一地梳、第二地梳设置在后针床,所述第三地梳、第四地梳设置在前针床;
[0022]所述第一地梳、第二地梳配合可溶性纱线织造面层;
[0023]所述第三地梳和第四地梳在第一区域织造经平或经缎组织,空穿或满穿;所述第一地梳将第三地梳和第四地梳织造的经平或经缎组织延展线从底层拉到面层,并入面层的织造中。
[0024]第三地梳和第四地梳梳栉位置设置及组织设置,可以在第一区域织造出并入底层
的线圈和线圈的延展线(其中线圈、延展线间隔织造,延展线连接相邻两个线圈);而第一地梳设置在第三、第四地梳的前位置,在织造过程中可以将原底层位置的延展线压向面层,形成波峰结构,且波峰的顶部并入面层的织造中,在面层形成衬纬组织。这样设置使得连接纱线的在底层成圈,在面层形成衬纬组织。面层溶解后,波峰形成凸起的立体结构。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地梳和第四地梳在第二区域织造编链组织。第三地梳和第四地梳在第一区域的织造组织是经平或经缎组织,在第二区域链块组织是编链组织;这样第三地梳和第四地梳的整体组织是变化成圈组织(经平组织或经缎组织与编链组织的组合)。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地梳和第四地梳在第二区域不编织。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面立体复合结构面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织造:采用经编双针床拉舍尔机一体织造双面布料;所述双面布料包括面层、底层和连接纱线,所述面层包括第一面层和第二面层,所述底层包括第一底层和第二底层;所述双面布料的面层主要由可溶性纱线织造,所述双面布料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由第一面层、第一底层与连接纱线组成;所述连接纱线形成波峰结构,所述波峰的底部在第一底层成圈,所述波峰的顶部在第一面层形成衬纬组织;所述第二区域由第二面层与第二底层组成;溶解:将所述双面布料浸入溶解液中,所述可溶性纱线溶解,得到单面立体复合结构面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编双针床拉舍尔机包括第一地梳、第二地梳和第三地梳,第一地梳、第三地梳、第二地梳顺序设置,第一地梳、第二地梳设置在后针床,所述第三地梳设置在前针床;所述第一地梳、第二地梳配合可溶性纱线织造面层;所述第三地梳在第一区域织造的组织为经平或经缎组织,空穿或满穿,使得连接纱线在第一底层形成带延展线的线圈;所述第一地梳将所述延展线从第一底层位置拉到第一面层,并入第一面层的织造中,在第一面层形成衬纬组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地梳在第二区域织造编链组织或不编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编双针床拉舍尔机包括第四地梳,所述第四地梳设置在前针床,组织为经平或经缎组织,穿纱方式为满穿;或所述经编双针床拉舍尔机包括第四地梳和第五地梳,所述第四地梳和第五地梳设置在前针床,组织为经平或经缎组织,穿纱方式为空穿或满穿;或所述经编双针床拉舍尔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君徐天雨林亚妹高亚明卓丽琼杨德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