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式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8020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一种便捷式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片;其包括连接板及沿连接板外边缘设置的第一卡扣,连接板具有第一触面,以及第二连接片,其包括承载板、多个主触爪以及多个沿承载板外边缘设置的第二卡扣,承载板具有第二触面,第一触面与第二触面正对设置,多个主触爪间隔分布于第二触面,主触爪的一端连接承载板的第二触面,主触爪的另一端朝远离第二触面的方向延伸且与第一触面抵接,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片及第二连接片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当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连接后,主触爪与第一触面接触实现电流导通,确保电池连接后正常使用,通过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的连接可实现快速安装或拆卸,大大提升了操作的便利性及效率。的便利性及效率。的便利性及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捷式连接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产品结构
,具体地,涉及一种便捷式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池模组或电池包均是有多个单体电池进行电连接组合而成,基于电池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均有所使用,更为突出的是当下的新能源汽车,其对于电池模组或电池包有着极大的需求。
[0003]市面的电池模组或电池包中,其组合的方式主要是将单个电池放置到指定位置,在确定各个单体电池已相互接触后,通过外部捆绑固定的方式对当前的状态进行稳固,这当中需要大量人工进行单体电池之间的连接固定,而且无论是前期的安装还是后续的维护拆卸,都需要进行整个电池模组或电池包的处理,极大的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捷式连接结构。
[0005]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便捷式连接结构,包括:
[0006]第一连接片;其包括连接板及沿连接板外边缘设置的第一卡扣,连接板具有第一触面,以及
[0007]第二连接片,其包括承载板、多个主触爪以及多个沿承载板外边缘设置的第二卡扣,承载板具有第二触面,第一触面与第二触面正对设置,多个主触爪间隔分布于第二触面,主触爪的一端连接承载板的第二触面,主触爪的另一端朝远离第二触面的方向延伸且与第一触面抵接,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可拆卸连接。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第一卡扣与连接板之间存在第一连接角,第一连接角为直角、钝角或平角。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第二卡扣与承载板之间存在第二连接角,第二连接角为直角或钝角。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第二卡扣具有卡口,第一卡扣远离连接板的一端与卡口卡接。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第一卡扣远离连接板的端部具有弧面,第二卡扣远离承载板的端部具有斜面,斜面的一端延伸至卡口,弧面与斜面相适配。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第一连接片还包括多个卡块,多个卡块间隔分布于连接板,且卡块沿远离第二连接片的方向延伸设置。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第一连接片还包括多个接触块,多个接触块一端与第一触面连接,其另一端抵接第二触面。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主触爪包括第一触段及第二触段,第一触段的一端与第二触面连接,第二触段的一端连接第一触段的另一端,第二触段的另一端朝靠近第二触面的方向延伸,第一触段与第二触段连接处呈弧形且与第一触面抵接。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第二连接片还包括多个次触爪,次触爪的一端连接第二触面,其另一端朝远离第二触面的方向延伸并与第一触面抵接,多个次触爪与多个主触爪交错分布。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主触爪与第二触面之间存在第一夹角,次触爪与第二触面之间存在第二夹角,第一夹角小于第二夹角。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连接片及第二连接片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当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连接后,主触爪与第一触面接触实现电流导通,确保电池连接后正常使用,通过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的连接可实现快速安装或拆卸,大大提升了操作的便利性及效率。
附图说明
[00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为便捷式连接结构的使用场景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0021]图3为便捷式连接结构拆分状态图;
[0022]图4为第一连接片的剖视图;
[0023]图5为第一连接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第二连接片的剖视图;
[0025]图7为第二连接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便捷式连接结构的另一使用场景图;
[0027]图9为图8中B部放大图;
[0028]图10为便捷式连接结构的另一拆分状态图;
[0029]图11为第二连接片的另一剖视图;
[0030]图12为便捷式连接结构的又一使用场景图;
[0031]图13为图12中的C部放大图;
[0032]图14为便捷式连接结构的又一拆分状态图;
[0033]图15为第一连接片的又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16为第一连接片的又一剖视图;
[0035]图17为第二连接片的又一剖视图。
[0036]附图标记说明
[0037]10

第一连接片;101

连接板;1011

第一触面;1012

第一固定面;102

第一卡扣;1021

弧面;103

第一连接角;104

卡块;105

接触块;
[0038]20

第二连接片;201

承载板;2011

第二触面;2012

第二固定面;2013

承载孔;202

主触爪;2021

第一触段;2022

第二触段;2023

第一夹角;203

次触爪;2031

第二夹角;204

第二卡扣;2041

卡口;2042

斜面;205

第二连接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
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40]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1]实施例一
[0042]如图1

图7所示,图1为便捷式连接结构的使用场景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图3为便捷式连接结构拆分状态图;图4为第一连接片10的剖视图;图5为第一连接片1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第二连接片20的剖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片(10);其包括连接板(101)及沿所述连接板(101)外边缘设置的第一卡扣(102),所述连接板(101)具有第一触面(1011),以及第二连接片(20),其包括承载板(201)、多个主触爪(202)以及多个沿所述承载板(201)外边缘设置的第二卡扣(204),所述承载板(201)具有第二触面(2011),所述第一触面(1011)与所述第二触面(2011)正对设置,多个所述主触爪(202)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二触面(2011),所述主触爪(202)的一端连接所述承载板(201)的所述第二触面(2011),所述主触爪(202)的另一端朝远离所述第二触面(2011)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触面(1011)抵接,所述第一卡扣(102)与所述第二卡扣(204)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102)与所述连接板(101)之间存在第一连接角(103),所述第一连接角(103)为直角、钝角或平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扣(204)与所述承载板(201)之间存在第二连接角(205),所述第二连接角(205)为直角或钝角。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捷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扣(204)具有卡口(2041),所述第一卡扣(102)远离所述连接板(101)的一端与所述卡口(2041)卡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捷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102)远离所述连接板(101)的端部具有弧面(1021),所述第二卡扣(204)远离所述承载板(201)的端部具有斜面(2042),所述斜面(204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卡口(2041),所述弧面(1021)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公杰倪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尼索科连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