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棉花种子发芽的发芽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8016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于棉花种子发芽的发芽盒装置,涉及棉花培育技术领域,包括底脚,还包括回流结构以及取出结构,所述底脚的顶端安装有主体,且主体顶端的内部开设有培育腔,所述培育腔的内部横向安装有安装板,且安装板顶端的内部均开设有多个培育槽,所述取出结构均位于培育槽的内部,所述培育槽内部的底端开设有出水通道,且主体两侧的顶端均开设有进水通道,所述培育槽之间均连接有连接通道,且主体的前端均开设有注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连接通道的作用下,水在所有的培育槽内部流通,随后多余的水即可通过出水通道流出至培育腔的内部,随后通过进水管回流至储水腔的内部,该结构实现了对水资源的回收利用,防止水资源的浪费。资源的浪费。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于棉花种子发芽的发芽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棉花培育
,具体为一种适于棉花种子发芽的发芽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棉花种子在播种的前半个月就要晾晒处理,放在塑料膜上,移到强光处,暴晒五六个小时,大概晒三五天的时候,晒好后浸泡催芽,直接放在清水里浸泡,等种皮变软后就可捞出,可浸泡太久,此外,还要用杀菌剂拌种,避免感染细菌,处理好之后直接种入发芽盒的内部,覆盖薄土,浇透水就可等待发芽。
[0003]传统的适于棉花种子发芽的发芽盒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的优点,但仍然存在其不足之处。
[0004]传统的适于棉花种子发芽的发芽盒装置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覆盖薄土,浇水后,多余的水会从发芽盒中流出,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棉花种子发芽的发芽盒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水培育水从盒中流出,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于棉花种子发芽的发芽盒装置,包括底脚,还包括回流结构以及取出结构;
[0007]所述底脚的顶端安装有主体,且主体顶端的内部开设有培育腔,所述培育腔的内部横向安装有安装板,且安装板顶端的内部均开设有多个培育槽,所述取出结构均位于培育槽的内部;
[0008]所述培育槽内部的底端开设有出水通道,且主体两侧的顶端均开设有进水通道,所述培育槽之间均连接有连接通道,且主体的前端均开设有注水管,所述回流结构位于主体内部的底端;
[0009]所述回流结构包括储水腔,所述储水腔开设于主体内部的底端中间位置处,且储水腔内部的顶端安装有进水管,所述储水腔两侧主体的内部均开设有空腔,且空腔内部的底端均安装有水泵,所述储水腔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出水管,且出水管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安装有连接管。
[0010]优选的,所述出水通道的底端均穿过安装板延伸至安装板的底端,且进水通道的一端均穿过安装板延伸至培育槽的内部。
[0011]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顶端均穿过主体,且进水管的顶端均延伸至培育腔内部的底端。
[0012]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相互远离的一端均穿过主体,且出水管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延伸至主体两侧的底端。
[0013]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顶端均延伸至主体两侧的顶端,且连接管均与进水通道相
互连通。
[0014]优选的,所述取出结构包括底板、连接板、安装环和连接柱,所述底板均设置于培育槽内部的底端,且底板顶端两侧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端均安装有安装环,且安装环之间均连接有连接板。
[0015]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的顶端延伸至安装板的上方,且安装环均位于安装板的上方。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水泵启动,通过水泵将储水腔内部的水通过出水管输出,并流动至连接管的内部,随后通过连接管通入进水通道的内部,通过进水通道流入两侧的培育槽内部,在连接通道的作用下,水在所有的培育槽内部流通,随后多余的水即可通过出水通道流出至培育腔的内部,随后通过进水管回流至储水腔的内部,该结构实现了对水资源的回收利用,防止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安装板的俯视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底脚;2、空腔;3、储水腔;4、进水管;5、主体;6、水泵;7、出水管;8、培育腔;9、取出结构;901、底板;902、连接板;903、安装环;904、连接柱;10、安装板;11、进水通道;12、培育槽;13、连接通道;14、出水通道;15、连接管;16、注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1:请参阅图1

4,一种适于棉花种子发芽的发芽盒装置,包括底脚1,还包括回流结构以及取出结构9;
[0024]底脚1的顶端安装有主体5,且主体5顶端的内部开设有培育腔8,培育腔8的内部横向安装有安装板10,且安装板10顶端的内部均开设有多个培育槽12,取出结构9均位于培育槽12的内部;
[0025]培育槽12内部的底端开设有出水通道14,且主体5两侧的顶端均开设有进水通道11,出水通道14的底端均穿过安装板10延伸至安装板10的底端,且进水通道11的一端均穿过安装板10延伸至培育槽12的内部,培育槽12之间均连接有连接通道13,且主体5的前端均开设有注水管16,回流结构位于主体5内部的底端;
[0026]请参阅图1

4,一种适于棉花种子发芽的发芽盒装置还包括回流结构,回流结构包括储水腔3,储水腔3开设于主体5内部的底端中间位置处,且储水腔3内部的顶端安装有进水管4,储水腔3两侧主体5的内部均开设有空腔2,且空腔2内部的底端均安装有水泵6,储水腔3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出水管7,且出水管7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安装有连接管15;
[0027]进水管4的顶端均穿过主体5,且进水管4的顶端均延伸至培育腔8内部的底端;
[0028]出水管7相互远离的一端均穿过主体5,且出水管7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延伸至主体5两侧的底端;
[0029]连接管15的顶端均延伸至主体5两侧的顶端,且连接管15均与进水通道11相互连通;
[0030]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使用该机构时,水通过进水通道11流入两侧的培育槽12内部,在连接通道13的作用下,水在所有的培育槽12内部流通,随后多余的水即可通过出水通道14流出至培育腔8的内部,随后通过进水管4回流至储水腔3的内部。
[0031]实施例2:取出结构9包括底板901、连接板902、安装环903和连接柱904,底板901均设置于培育槽12内部的底端,且底板901顶端两侧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连接柱904,连接柱904的顶端均安装有安装环903,且安装环903之间均连接有连接板902;
[0032]连接柱904的顶端延伸至安装板10的上方,且安装环903均位于安装板10的上方;
[0033]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使用该机构时,将连接板902向上提拉,通过连接板902带动安装环903,通过安装环903带动连接柱904,使连接柱904带动底板901,使底板901带动培育槽12内部的土壤和棉花芽,将其取出。
[0034]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将底板901置入培育槽12的内部,随后将培育的土壤买入培育槽12的内部,将经过暴晒处理、浸泡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于棉花种子发芽的发芽盒装置,包括底脚(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流结构以及取出结构(9);所述底脚(1)的顶端安装有主体(5),且主体(5)顶端的内部开设有培育腔(8),所述培育腔(8)的内部横向安装有安装板(10),且安装板(10)顶端的内部均开设有多个培育槽(12),所述取出结构(9)均位于培育槽(12)的内部;所述培育槽(12)内部的底端开设有出水通道(14),且主体(5)两侧的顶端均开设有进水通道(11),所述培育槽(12)之间均连接有连接通道(13),且主体(5)的前端均开设有注水管(16),所述回流结构位于主体(5)内部的底端;所述回流结构包括储水腔(3),所述储水腔(3)开设于主体(5)内部的底端中间位置处,且储水腔(3)内部的顶端安装有进水管(4),所述储水腔(3)两侧主体(5)的内部均开设有空腔(2),且空腔(2)内部的底端均安装有水泵(6),所述储水腔(3)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出水管(7),且出水管(7)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安装有连接管(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棉花种子发芽的发芽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通道(14)的底端均穿过安装板(10)延伸至安装板(10)的底端,且进水通道(11)的一端均穿过安装板(10)延伸至培育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静杜珊珊孙绘健何忠盛王东力姚青青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