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板簧和金属卷耳整体成型的成型方法、模具技术

技术编号:3847861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板簧制备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板簧和金属卷耳整体成型的成型方法,包括:S1,下料:设板簧厚度为h,长度为L,宽度为b,金属卷耳外径为R,预浸带单层厚度m,需要的预浸带层数为(h/m=)n层;在裁剪预浸带时,分为上半侧,和下半侧,保证每次预浸带对接的接缝不发生在同一处,每次预浸带的长度相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材料板簧和金属卷耳整体成型的成型方法、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板簧制备成型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板簧和金属卷耳整体成型的成型方法、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用的汽车板簧多采用金属结构。随着结构轻量化设计的需求,传统金属钢、铝合金等结构已难满足减重的要求。纤维复合材料由于具有高的比强度、比刚度等力学特性,以及可设计性、轻量化特点,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
[0003]相比传统金属材料,复合材料能够提高结构的阻尼性,同时又具有减重效果。纤维复合材料在纤维方向的比刚、强度、阻尼性优于金属材料。
[0004]复合材料板簧卷耳类型主要有三种,粘结式,粘结包裹式和开口式。粘结式为卷耳的延长纤维与板簧后粘结一起;粘结包裹式是在粘结式的基础上外层包裹复合材料材料,但内侧的纤维并不连续;开口式则是在卷耳的末端与板簧分离。
[0005]上述几种形式纤维均有不连续的现象,目前采用比较多的是金属卷耳和复合材料板簧连接,有金属卷耳开口末端导角,降低局部挤压板簧应力;有复合材料板簧端部制备成台阶式,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板簧和金属卷耳整体成型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下料:设板簧(2)厚度为h,长度为L,宽度为b,金属卷耳(1)外径为R,预浸带单层厚度m,需要的预浸带层数为(h/m=)n层;在裁剪预浸带时,分为上半侧,和下半侧,保证每次预浸带对接的接缝不发生在同一处,每次预浸带的长度相差

L,当上半侧下料长度为L1时,下半侧料长度即为L2;下料长度如下:将裁剪好的下半侧料依次放在下模具(7)中,首先放最长的料,下半侧第1条,最后放置最短的料,下半侧第n/2条;S2,铺设预浸带:当下半侧预浸带放置在相应位置后,将金属卷耳(1)放置在相应位置,进行金属卷耳(1)预埋准备:成型时,先将下半侧最短的一条,第n/2条按照下模具(7)和金属卷耳(1)外形铺放,然后将上半侧最长一条即第n/2条,与下半侧的第n/2在金属卷耳(1)处对接:按照上半侧、下半侧预浸带的顺序,逐一对应铺层,直至第上半侧最短一条与下半侧最长一条对接铺放,每次对接缝均错开,不会发生在同一部位,且不存在缺料的风险;S3,补强:铺放完毕后,压紧上模具(4),金属卷耳(1)和复合材料板簧(2)整体成型,在金属卷耳(1)与板簧(2)过渡区域(19)的截面变化较大,在承受拉伸和弯曲载荷时,会导致局部的剪切应力过大,在整体预浸带铺放完毕后,拆除下模具(7)中两侧分瓣,进行局部层间补强;S4,成型:分瓣块(11)通过定位孔和螺栓与下模具(7)连接,经过产品热合、固化、脱模后,复合材料板簧(2)制品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板簧和金属卷耳整体成型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L的长度为:

L=2
×
3.14
×
R
×
2/n。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板簧和金属卷耳整体成型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L2的长度为:L2=2
×
L+2
×
3.14
×
R
×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海鹏石建军刘芳芳杜星炜陈健遇家运车士俊任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