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天为专利>正文

可调节开口大小的气管导管牙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7853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开口大小的气管导管牙垫,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及U形连接架;所述上支撑板设有朝下的带齿顶板Ⅰ,所述下支撑板设有朝上的带齿顶板Ⅱ;在所述带齿顶板Ⅰ与带齿顶板Ⅱ的中间设有直齿轮;所述直齿轮的两侧分别与带齿顶板Ⅰ及带齿顶板Ⅱ啮合;所述U形连接架开口处的两端分别连接上支撑板及下支撑板;所述直齿轮的中心连接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穿过U形连接架的底部,在所述旋转轴的端部设有旋转手柄;所述上支撑板的侧边设有导管固定架;所述导管固定架上设有导管固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能够在口腔护理时避免口腔内气管管导管移动,还能帮助病人保持张嘴状态,减轻病人疲劳,方便医护人员操作。方便医护人员操作。方便医护人员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开口大小的气管导管牙垫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开口大小的气管导管牙垫。

技术介绍

[0002]经口气管插管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这一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有利条件,是治疗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经口气管插管的病人口腔内长时间通过气管导管,并且需要在口腔内放置牙垫,使得口腔长时间处于开放状态,这会引起口腔黏膜干燥,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内细菌大量滋生;同时患者机体抵抗力差,常需应用多种抗生素治疗,导致口腔酸碱度失衡,容易发生口臭、溃疡、真菌感染等,因此经口气管插管的病人每天需要至少四次口腔护理,以清洁口腔内环境,减少病菌滋生。
[0003]在给经口气管插管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口腔内的气管导管会随着护理动作而移动,造成病人不适;在口腔护理过程中,患者长时间张嘴会引起口轮匝肌劳累;而意识障碍的患者,无法正常张开口腔配合口腔护理,更增加了护士操作的难度,甚至需要另外的方法打开患者的口腔并保持张开状态才能进行口腔护理,导致费时费力,也影响口腔护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给口腔气管插管病人进行口腔护理过程中气管导管易移动,病人长时间张嘴引起疲劳,意识障碍病人保持张嘴以及维持张嘴状态增加医护人员操作难度等问题,提出一种可调节开口大小的气管导管牙垫。本技术装置能够在口腔护理时避免气管导管移动,还能帮助病人保持张嘴状态,减轻病人疲劳,方便医护人员操作。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可调节开口大小的气管导管牙垫,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及U形连接架;所述上支撑板设置在下支撑板的上方;所述上支撑板设有朝下的带齿顶板Ⅰ,所述下支撑板设有朝上的带齿顶板Ⅱ;在所述带齿顶板Ⅰ与带齿顶板Ⅱ的中间设有直齿轮;所述直齿轮的两侧分别与带齿顶板Ⅰ及带齿顶板Ⅱ啮合;所述U形连接架开口处的两端分别连接上支撑板及下支撑板;所述直齿轮的中心连接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穿过U形连接架的底部,在所述旋转轴的端部设有旋转手柄;所述上支撑板的侧边设有导管固定架;所述导管固定架上设有导管固定槽。
[0007]所述直齿轮转动后可以通过与之啮合的带齿顶板Ⅰ及带齿顶板Ⅱ将上支撑板及下支撑板分别上顶或下顶,从而将患者的嘴打开;所述旋转轴起到带动直齿轮转动的作用;所述U形连接架两侧边微微向外倾斜张开,用于连接与支撑所述上支撑板及下支撑板;所述旋转手柄供使用者抓握后转动旋转轴;所述导管固定槽用于放置和固定病人口腔内的气管导管,避免在口腔清洁过程中气管导管移动而使病人感觉不适。
[000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在所述导管固定架位于导管固定槽的开口位置处铰接有锁扣;所述锁扣的前端及导管固定架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磁吸片;所述导管固定槽内设有软质橡胶层。气管导管放入所述导管固定槽以后可以将锁扣合上,防止气管导管滑落;所述软质橡胶层可以压缩,适合不同尺寸大小的气管导管固定。
[000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止旋卡柱;所述旋转轴上设有止旋锁片;所述U形连接架及止旋锁片上均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止旋锁孔;所述止旋卡柱可拆卸的穿过U形连接架及止旋锁片上的止旋锁孔;所述止旋卡柱与U形连接架之间连有挂绳。旋转所述直齿轮使得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将病人嘴巴顶开后再将止旋卡柱穿过U形连接架及止旋锁片上的止旋锁孔,即可固定所述旋转轴,防止所述旋转轴被触碰后旋转而改变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的位置。
[00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上支撑板的顶部与下支撑板的底部均设有医用橡胶垫。所述医用橡胶垫质软,放入病人口腔时可以保护病人口腔组织。
[00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上均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用于避让带齿顶板Ⅰ、带齿顶板Ⅱ及直齿轮,使得所述上支撑板及下支撑板可以运动到彼此间更近的位置。
[00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带齿顶板Ⅰ及带齿顶板Ⅱ分别与下支撑板及上支撑板之间连有限位绳。所述限位绳起到限制带齿顶板Ⅰ及带齿顶板Ⅱ移动位置的作用,避免所述带齿顶板Ⅰ及带齿顶板Ⅱ移动出直齿轮的作用范围。
[00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下支撑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固定带;两组所述固定带上均设有魔术贴。所述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顶开病人口腔后,再通过所述固定带绕过病人后脑并通过魔术贴连接固定,将装置固定住,无需使用者再手持本装置;所述固定带上的魔术贴分别为可以相互粘连的魔术贴子贴和魔术贴母贴。
[0014]以上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开口大小的气管导管牙垫的使用方法:
[0015]使用时使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处于最接近的位置;将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置入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此时患者的牙齿接触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使用者手握U形连接架,转动旋转手柄,使得旋转轴带动直齿轮转动;由于带齿顶板Ⅰ及带齿顶板Ⅱ分别与直齿轮两侧啮合,此时带齿顶板Ⅰ及带齿顶板Ⅱ随直齿轮的转动而将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朝上下顶开,从而将病人的嘴巴张开;随后将气管导管卡入导管固定槽,使气管导管不会随口腔清理操作而移动。
[0016]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装置的上支撑板及下支撑板在直齿轮的带动下可以将病人的口腔顶开并保持张嘴状态,操作简单方便,利于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清洁护理操作。
[0018]2.本技术装置通过导管固定架上的固定槽可以将病人口腔内的气管导管固定,避免在口腔护理操作时气管导管移动使病人感觉不适。
[0019]3.本技术装置通过避让槽能够避让带齿顶板Ⅰ、带齿顶板Ⅱ及直齿轮,使得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能够尽可能的接近,便于置入病人口腔。
[0020]4.本技术装置通过锁扣,能够将导管固定槽的开口处封闭,避免放入导管固定槽内的气管导管滑落。
[0021]5.本技术装置通过固定带,能够在将病人嘴巴张开后缠绕在病人后脑,将装
置固定在住,无需使用者手持,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1

上支撑板,2

下支撑板,3

U形连接架,4

带齿顶板Ⅰ,5

带齿顶板Ⅱ,6

直齿轮,7

旋转轴,8

旋转手柄,9

导管固定架,10

导管固定槽,11

避让槽,12

医用橡胶垫,13

限位绳,14

固定带,15

锁扣,16

磁吸片,17

止旋锁片,18

止旋锁孔,19

止旋卡柱,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开口大小的气管导管牙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撑板(1)、下支撑板(2)及U形连接架(3);所述上支撑板(1)设置在下支撑板(2)的上方;所述上支撑板(1)设有朝下的带齿顶板Ⅰ(4),所述下支撑板(2)设有朝上的带齿顶板Ⅱ(5);在所述带齿顶板Ⅰ(4)与带齿顶板Ⅱ(5)的中间设有直齿轮(6);所述直齿轮(6)的两侧分别与带齿顶板Ⅰ(4)及带齿顶板Ⅱ(5)啮合;所述U形连接架(3)开口处的两端分别连接上支撑板(1)及下支撑板(2);所述直齿轮(6)的中心连接旋转轴(7);所述旋转轴(7)穿过U形连接架(3)的底部,在所述旋转轴(7)的端部设有旋转手柄(8);所述上支撑板(1)的侧边设有导管固定架(9);所述导管固定架(9)上设有导管固定槽(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开口大小的气管导管牙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管固定架(9)位于导管固定槽(10)的开口位置处铰接有锁扣(15);所述锁扣(15)的前端及导管固定架(9)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磁吸片(16);所述导管固定槽(10)内设有软质橡胶层。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天为覃纲韦柳青张波陈凯陆林琳
申请(专利权)人:赖天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