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防治红芸豆根腐病的微生物种衣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4756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红芸豆根腐病的微生物种衣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活性成分为解淀粉芽孢杆菌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防治红芸豆根腐病的微生物种衣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红芸豆根腐病的微生物种衣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红芸豆是芸豆的一种,属豆科菜豆属,是一种矮生直立型植物,具有抗旱能力强、生育期短等特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根据市场需求,多地开始种植红芸豆,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根腐病是红芸豆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常造成红芸豆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引起该病的优势病原菌为尖镰孢菌。该病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使用抗病品种和使用化学农药等。使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根腐病最为经济和有效的方法,但选育周期长、抗病性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化学农药具有使用简便、易于大面积推广应用等特点,但长期单一使用化学农药容易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易在土壤中残留,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随着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生物防治已成为当今研究热点。
[0003]种子包衣技术是种子处理中常用的技术手段,通过包衣可以起到提高种子活力、有效控制农作物种传和土传病害的作用。种子包衣技术的使用对合理规范作物播种、提高种子播种质量和防治病虫害具有重要意义。微生物种衣剂是指以有益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为活性成分,其它助剂如成膜剂、防冻剂等为辅加工而成的种衣剂。微生物种衣剂作为一种生防制剂,具有对环境无污染、无残留、作用持久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红芸豆根腐病的微生物种衣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淀粉芽孢杆菌D

23菌株和巨大芽孢杆菌WZ

P2

1菌株混合发酵液为活性成分,结合一定种类及比例的成膜剂、分散剂、防腐剂、防冻剂和着色剂,获得的微生物种衣剂在防治根腐病的同时,兼具促生作用。该微生物种衣剂对环境无污染,且制备方法简单易行,使用的材料价格低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价值。
[0005]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防治红芸豆根腐病的微生物种衣剂,包含活性成分和助剂;活性成分选自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D

23菌株,于2021年5月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No.22293;
[0007]所述巨大芽孢杆菌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WZ

P2

1菌株,于2021年5月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294。
[0008]所述的微生物种衣剂,将解淀粉芽孢杆菌D

23菌株和巨大芽孢杆菌WZ

P2

1菌株混合发酵液作为活性成分,有效含菌量≥1
×
109cfu/mL。
[0009]所述的微生物种衣剂,所述的助剂以水为介质,包含成膜剂、分散剂、防腐剂、防冻
剂、着色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0]所述的微生物种衣剂,所述的助剂包括成膜剂、分散剂、防腐剂、防冻剂、着色剂,其中成膜剂是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聚乙烯醇、乙基纤维素的一种或几种;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一种或几种;防腐剂为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的一种;防冻剂为乙二醇、甘油、丙二醇的一种;着色剂为亮蓝、酞青蓝、结晶紫的一种。
[0011]所述的微生物种衣剂,各助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成膜剂3~5%,分散剂5~10%,防腐剂0~0.5%,防冻剂0~5%,着色剂0~0.4%。
[0012]所述微生物种衣剂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配置:
[0013](1)使用无菌接种环分别挑取D

23、WZ

P2

1在NA培养基上的单菌落,接种至NB培养液,于28℃,180r
·
min
‑1培养12h,获得种子液;NA培养基配方为牛肉膏5g,蛋白胨10g,NaCl 5g,琼脂粉15g,pH7.0左右,蒸馏水1000mL;NB培养液配方为牛肉膏5g,蛋白胨10g,NaCl 5g,pH7.0左右,蒸馏水1000mL;
[0014](2)分别以1%的接种量将各菌株种子液共同接种到NB培养液中,28℃,180r
·
min
‑1培养48h得到混合发酵液;
[0015](3)将成膜剂(如聚乙烯醇)在80℃水浴中搅拌溶解并冷却后,与上述发酵液以一定比例(4∶1)混合,之后分别按比例加入分散剂、防腐剂,防冻剂,着色剂,混合均匀。
[0016]一株抑制红芸豆根腐病菌的菌株,其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D

23菌株,于2021年5月8日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293。
[0017]一株具有解磷作用的菌株,其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WZ

P2

1菌株,于2021年5月8日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294
[0018]所述的菌株在制备微生物种衣剂中的应用。
[0019]所述的微生物种衣剂在红芸豆种子包衣中的应用。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1]与市场上大多数以农药为活性成分的种衣剂不同,本专利技术的种衣剂以具有抑制红芸豆根腐病菌生长的拮抗菌和具有解磷作用的功能菌为活性成分,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种衣剂不仅能够抵抗病原菌的侵染,还可以促进植物对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吸收。
[0022]本专利技术的微生物种衣剂在防治根腐病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促生作用,与未经种衣剂处理的种子相比,经过本专利技术包衣的红芸豆种子的出苗率、株高、根长、鲜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0023]本专利技术的微生物种衣剂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价值。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中的菌株D

23与红芸豆根腐病菌对峙培养;(左:CK;右:对峙培养)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中的菌株WZ

P2

1解磷量的测定结果;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中所选菌株单菌落形态及革兰氏染色结果;(A

B:D

23;C

D:WZ

P2

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治红芸豆根腐病的微生物种衣剂,其特征在于:包含活性成分和助剂;活性成分选自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D

23菌株,于2021年5月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293;所述巨大芽孢杆菌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WZ

P2

1菌株,于2021年5月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29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种衣剂,其特征在于,将解淀粉芽孢杆菌D

23菌株和巨大芽孢杆菌WZ

P2

1菌株混合发酵液作为活性成分,有效含菌量≥1
×
109cfu/m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种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剂以水为介质,包含成膜剂、分散剂、防腐剂、防冻剂、着色剂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种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剂包括成膜剂、分散剂、防腐剂、防冻剂、着色剂,其中成膜剂是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聚乙烯醇、乙基纤维素的一种或几种;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一种或几种;防腐剂为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的一种;防冻剂为乙二醇、甘油、丙二醇的一种;着色剂为亮蓝、酞青蓝、结晶紫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种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种衣剂各助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成膜剂3~5%,分散剂5~10%,防腐剂0~0.5%,防冻剂0~5%,着色剂0~0.4%。6.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晓娟田琼金池吉平薛丽芳杨春赵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