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7493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6:55
一种麻醉面罩,罩壳用于罩住口鼻;罩壳的外缘周固定设置气囊;充气管的第一端与气囊固定并且连通,充气管内安装气阀,所述气阀用于迫于气压向气囊充气以及放气;吸气支管第一端与充气管的外周固定并且连通;所述吸气支管内安装单向阀,单向阀允许气流由吸气支管的第二端通向其第一端;气阀位于吸气支管、气囊之间;实现注射器一次插入充气管30即可完成气囊20充气效果。充气效果。充气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麻醉面罩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麻醉面罩。

技术介绍

[0002]麻醉面罩,又称为呼吸面罩;因为其在手术中,麻醉机将氧气、麻醉气体的混合气体通入麻醉面罩向术者输送,保证其供氧与麻醉的效果。
[0003](参阅图1)现有的麻醉面罩,包括罩壳10、气囊20、充气管30、气阀40;罩壳10上设置一个连接口,该连接口用于与麻醉机连接,通过该接口麻醉机提供氧气、麻醉气体的混合气体;罩壳10的外缘一周固定安装气囊20,该气囊20用于保证面罩与术者面部的密封性;气囊20与充气管30连通,充气管30内部有气阀40(该气阀的作用类似自行车轮胎的气阀),一次性注射器的乳头插入充气管30内,将一次性注射器的气体向充气管30内挤压并且气压将气阀40打开,进而气体进入气囊20中。放气时,挤压其阀芯杆,进行放气。
[0004]术前医护人员会调整气囊20的充气状态;现有的充气过程为:S1、注射器吸空气;S2、一次性注射器的乳头插入充气管30内;S3、注射器内气体打入气囊20;S4、将注射器乳头拔出充气管30,然后注射器重新吸入气体。也就是每打完一次都需要将注射器乳头拔出并且吸好气体后插入充气管30。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麻醉面罩,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何实现注射器一次插入充气管30即可完成气囊20充气。
[0006]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麻醉面罩,罩壳用于罩住口鼻;
[0008]罩壳的外缘周固定设置气囊;
[0009]充气管的第一端与气囊固定并且连通,充气管内安装气阀,所述气阀用于迫于气压向气囊充气以及放气;
[0010]吸气支管第一端与充气管的外周固定并且连通;所述吸气支管内安装单向阀,单向阀允许气流由吸气支管的第二端通向其第一端;
[0011]气阀位于吸气支管、气囊之间。
[0012]进一步,充气管位于吸气支管远离气囊的一段管路内固定设置垫孔板,并且垫孔板中间开设通气孔,所述垫孔板远离气囊的一端面上设置橡胶层。
[0013]进一步,支杆的一端与充气管的外周固定,并且支杆与吸气支管同轴。
[0014]进一步,气阀包括弹簧、大端孔板、小端封板、泄阀杆、圆台管;圆台管固定于充气管的壁,所述圆台管的小端朝向气囊,所述圆台管的大端一周与大端孔板的一周固定;大端孔板开设一个通孔并且该孔径大于泄阀杆的直径,所述泄阀杆贯穿大端孔板的通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大端孔板、小端封板固定连接,小端封板受弹簧的拉力压紧在圆台管的小端。
[0015]进一步,单向阀包括通气板、密封弹簧、第二锥形管、密封板;其中,第二锥形管大
端被通气板覆盖并且两者相互固定,所述通气板开设通气孔;第二锥形管小端被小端封板覆盖,所述密封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通气板、密封板固定连接,并且密封弹簧的拉力将密封弹簧与第二锥形管的小端密封;所述单向阀固定于吸气支管内壁,并且第二锥形管的小端指向充气管。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将注射器70的乳头插入充气管30的第二端,注射器70释放气体后,该气压将气阀40打开,进而向气囊20充气;注射器70内没有气体后(气阀40关闭),拉注射器70的活塞杆,外部气体由单向阀60进入注射器70内,吸气完成后(单向阀60关闭);再次重复以上步骤;实现注射器一次插入充气管30即可完成气囊20充气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充气管30、吸气支管50的B向视图;
[0021]图4为图3的改进视图;
[0022]附图标记对照表:
[0023]罩壳10、连接口11、气囊20、充气管30;
[0024]气阀40、弹簧41、大端孔板42、小端封板43、泄阀杆44、圆台管45;
[0025]吸气支管50;
[0026]单向阀60、通气板61、密封弹簧62、第二锥形管63、密封板64;
[0027]注射器70、支杆80、垫孔板90。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9]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0]如图2至图4所示,一种麻醉面罩,
[0031]罩壳10用于罩住口鼻,罩壳10一侧设置连接口11,连接口11用于与麻醉机的管路连接;
[0032]罩壳10的外缘周固定设置气囊20;
[0033]充气管30的第一端与气囊20固定并且连通,充气管30内安装气阀40,所述气阀40用于迫于气压向气囊20充气以及放气。
[0034]参阅图3,吸气支管50第一端与充气管30的外周固定并且连通;所述吸气支管50内安装单向阀60,单向阀60允许气流由吸气支管50的第二端通向其第一端(即图3中得a向)。
[0035]气阀40位于吸气支管50、气囊20之间。
[0036]原理:将注射器70的乳头插入充气管30的第二端,注射器70释放气体后,该气压将
气阀40打开,进而向气囊20充气;注射器70内没有气体后(气阀40关闭),拉注射器70的活塞杆,外部气体由单向阀60进入注射器70内,吸气完成后(单向阀60关闭);再次重复以上步骤;实现注射器一次插入充气管30即可完成气囊20充气效果。
[0037]进一步,参阅图3,充气管30位于吸气支管50远离气囊20的一段管路内固定设置垫孔板90,并且垫孔板90中间开设通气孔,所述垫孔板90远离气囊20的一端面上设置橡胶层。这样注射器70的乳头压紧在垫孔板90的橡胶层上,使得注射器70的乳头与橡胶层之间不漏气。
[0038]进一步,支杆80的一端与充气管30的外周固定,并且支杆80与吸气支管50同轴。将注射器70的乳头插入充气管30的第二端,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勾住支杆80、吸气支管50,同一只手的其余手指捏紧注射器70的外壁;另外,一只手抽拉注射器的活塞杆。
[0039]参阅图4,进一步,气阀40包括弹簧41、大端孔板42、小端封板43、泄阀杆44、圆台管45;圆台管45固定于充气管30的壁,所述圆台管45的小端朝向气囊20,所述圆台管45的大端一周与大端孔板42的一周固定;大端孔板42开设一个通孔并且该孔径大于泄阀杆44的直径,所述泄阀杆44贯穿大端孔板42的通孔;弹簧41的两端分别与大端孔板42、小端封板43固定连接,小端封板43受弹簧41的拉力压紧在圆台管45的小端。受到注射器的气压影响,气压将小端封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醉面罩,其特征在于,罩壳用于罩住口鼻;罩壳的外缘周固定设置气囊;充气管的第一端与气囊固定并且连通,充气管内安装气阀,所述气阀用于迫于气压向气囊充气以及放气;吸气支管第一端与充气管的外周固定并且连通;所述吸气支管内安装单向阀,单向阀允许气流由吸气支管的第二端通向其第一端;气阀位于吸气支管、气囊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面罩,其特征在于,充气管位于吸气支管远离气囊的一段管路内固定设置垫孔板,并且垫孔板中间开设通气孔,所述垫孔板远离气囊的一端面上设置橡胶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麻醉面罩,其特征在于,支杆的一端与充气管的外周固定,并且支杆与吸气支管同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麻醉面罩,其特征在于,气阀包括弹簧、大端孔板、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