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拔桩钢管件回收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拔桩钢管件回收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深基础施工是大型和高层建筑施工中极为重要环节,而抗拔桩是主体建筑顺利施工的关键。在地下水位高的区域,地基埋深的多层建筑物往往会出现严重的抗浮问题,目前针对地基抗浮的主要对策是设置抗拔桩。普通抗拔桩受拉后拉应力区域混凝土开裂较早,过早的开裂使得抗拔桩一直处于带裂缝状态下工作,为了控制裂缝,通常增加受拉钢筋,即使这样也难免有裂缝出现,这种做法既没有充分发挥受拉钢筋的特点,又没有完全根治裂缝产生,在长期的地下水腐蚀下,其钢筋容易腐蚀,从而破坏其抗拔性能,影响建筑物的安全。
[0003]为应对上述普通抗拔桩的缺陷,工程中往往采用改进性的施工工艺,也因此引入了很多临时性的支撑构件,在施工时,这些临时性的支撑构件架设于桩孔内,施工完成后,临时性支撑构件不再承载,失去了结构性作用,如果不进行回收,会导致材料浪费和成本增加。
[0004]例如,在采用先张法施工预应力抗拔桩时,要求在桩体的混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拔桩钢管件回收装置,用于在钢绞线张拉完成之后回收钢管件(6),包括机架(1)和动力源(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扭动单元(3)、拉拔单元(4)和支撑单元(5),所述机架(1)安装于桩孔上方,所述机架(1)的轴线与所述桩孔的轴线重合,所述扭动单元(3)、拉拔单元(4)和支撑单元(5)的轴线均与所述机架(1)的轴线重合,且依次位于所述机架(1)上方,所述扭动单元(3)设有多个扭动机构(30),所述钢管件(6)从所述扭动机构(30)穿过并被锁紧,所述动力源(2)与所述扭动机构(30)连接,并扭动所述钢管件(6),所述拉拔单元(4)设有多个拉拔机构(40),所述拉拔机构(40)夹紧所述钢管件(6),所述动力源(2)与所述拉拔机构(40)连接,并将所述钢管件(6)竖直往外拉拔,所述支撑单元(5)包括支撑台(50)和多个支撑臂(51),所述支撑臂(51)通过旋转副与所述支撑台(50)连接,并可自动调节所述支撑台(50)高度,所述支撑台(50)用于支撑所述钢管件(6),工作时,所述钢管件(6)从桩孔依次穿过所述扭动单元(3)、拉拔单元(4)和支撑单元(5)并被拔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拔桩钢管件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扭动机构(30)周向分布于所述扭动单元(3)基座的内弧面,所述扭动机构(30)包括扭动座(301)和扭动件(302),所述扭动座(301)固定安装于所述扭动单元(3)基座,所述扭动件(302)与所述扭动座(301)转动配合,所述扭动件(302)朝向所述扭动单元(3)基座轴线一侧设有扭动齿(3021),所述动力源(2)上设有第一齿轮(201),所述扭动单元(3)的多个所述扭动齿(3021)均与所述第一齿轮(201)配合,所述扭动件(302)设有扭动孔(3022),所述钢管件(6)从所述扭动孔(3022)穿过并被锁紧机构(31)锁紧,由所述动力源(2)的动力带动所述钢管件(6)转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拔桩钢管件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31)包括锁紧螺栓(3101)和锁紧螺孔(3102),所述锁紧螺孔(3102)位于所述扭动件(302)侧面并朝向所述扭动孔(3022)内侧,所述锁紧螺孔(3102)位于所述扭动齿(3021)和扭动座(301)之间,所述锁紧螺栓(3101)与所述锁紧螺孔(3102)配合,所述锁紧螺孔(3102)贯穿所述扭动件(302),工作时,所述钢管件(6)穿过所述扭动孔(3022),所述锁紧螺栓(3101)贯穿所述锁紧螺孔(3102)并顶住所述钢管件(6),将所述钢管件(6)与所述扭动件(302)固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拔桩钢管件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拔机构(40)周向分布于所述拉拔机构(40)基座的内弧面,所述拉拔机构(40)包括拉拔轴(401)和两个摩擦辊(402),两个所述摩擦辊(402)平行设置,且相互之间的外径最小距离略小于所述钢管件(6)直径,所述摩擦辊(402)一端旋转固定于所述拉拔机构(40)基座,另一端安装有第二锥齿轮(4021),所述拉拔轴(401)两端均安装有第一锥齿轮(4011),且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4011)分
别与两个所述摩擦辊(402)的第二锥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万才,丁海滨,刘俊,刘志云,陈永刚,徐长节,朱碧堂,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