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穴测腔声纳仪器的俯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7448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盐穴测腔声纳仪器的俯仰装置,包括动力组件、俯仰座、俯仰组件,俯仰座安装于动力组件上,俯仰座内依次远离动力组件地设有驱动轴、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驱动轴朝向动力组件的一端与动力组件传动联接,驱动轴上设有主动伞齿轮;第一传动轴上通过从动伞齿轮与主动伞齿轮传动联接;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传动联接;俯仰组件固定于第二传动轴的两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伞齿轮组提供俯仰装置的换向传动,减小了俯仰装置的体积,俯仰座能够伸入到狭小的盐穴空间内,且充分保护了内部的传动部件;通过伞齿轮组以及第一传动轴至第二传动轴的减速传动,实现了两级减速传动,最终输出更大扭力。输出更大扭力。输出更大扭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盐穴测腔声纳仪器的俯仰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盐穴探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盐穴测腔声纳仪器的俯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盐穴是盐矿开采后留下的矿洞,体积巨大且密封良好。利用水溶开采方式在地下较厚的盐层或盐丘中采矿后会形成地下洞穴,在高温高压下的盐穴具有将裂缝条自动愈合的特点,一段时间后地下盐穴就能形成很好的密封储存库,用于储存石油、天然气以及相关产品。
[0003]盐穴造腔过程以及以后的储气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腔体形态进行监测。这就需要设计专门的探测设备探测盐穴内部,现有的探测手段主要利用井管探测设备,其主要为长管结构,由多组电机配合多节旋转和俯仰机构协作实现探测功能,目前市面上井管设备基本能实现盐穴内部的探测。
[0004]但现有的井管俯仰机构大多采用涡轮蜗杆转动机构进行俯仰换向,基本也能实现其功能。但涡轮蜗杆结构通常体积较大,而盐穴探测设备大多属于细长杆件,在设备中安装涡轮蜗杆会使探测设备体积变大,无法伸入到狭小的盐穴空间内进行探测。
[0005]另外,现有俯仰机构内部结构复杂,俯仰转动电机通常采用外转子电机,这样会使其内部线缆布线为避让电机,整体线缆布线较为复杂,运行较长时间后会出现线缆缠绕现象,严重时会使俯仰转动电机停滞,甚至烧毁电机。同时,俯仰机构内部结构复杂,空间受限只能设计一级传动,导致俯仰转动扭矩不够,进而导致可选择的负载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小俯仰装置的体积,使其能伸入到狭小的盐穴空间内;同时增大俯仰转动扭矩。以及,如何简化整体线缆布线,避免线缆缠绕电机。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盐穴测腔声纳仪器的俯仰装置,包括动力组件、俯仰座、俯仰组件,所述俯仰座安装于动力组件上,俯仰座内依次远离动力组件地设有驱动轴、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驱动轴朝向动力组件的一端与动力组件传动联接,驱动轴上设有主动伞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轴上通过从动伞齿轮与所述主动伞齿轮传动联接;所述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传动联接,并沿驱动轴的横向布置;所述俯仰组件固定于第二传动轴的两端。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本专利技术通过伞齿轮组提供俯仰装置的换向传动,减小了俯仰装置的体积,俯仰座能够伸入到狭小的盐穴空间内,且充分保护了内部的传动部件;并且,通过伞齿轮组以及第一传动轴至第二传动轴的减速传动,实现了两级减速传动,最终输出更大扭力。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2]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壳体、编码器和电机,电机通过机座安装于壳体上,
编码器设于电机的输出轴上,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驱动轴联接;所述俯仰座安装于壳体上。
[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通过编码器控制电机的转动,便于实现精准控制俯仰组件的摆动幅度。
[0014]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为内转子空心电机,所述驱动轴与所述第二传动轴为中空结构;仪器线缆依次沿内转子空心电机的轴向进入联轴器和驱动轴,仪器线缆从驱动轴引出后绕过第一传动轴,之后,沿第二传动轴径向开设的过线孔进入第二传动轴的中空部分,然后沿第二传动轴的轴向引出,最后进入俯仰组件。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便于将走线从动力组件以上引入俯仰组件内,从而能实现俯仰组件上的声呐仪器等设备仪器的控制和供电;简化了整体线缆布线,避免了线缆缠绕电机以及各传动零部件,保护电机不受缠绕停滞、烧毁。
[0016]进一步的,所述仪器线缆沿第二传动轴径向开设的过线孔进入第二传动轴的中空部分,并在第二传动轴的中空部分留有冗余长度。
[00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冗余长度能够补偿俯仰组件摆动的距离,避免仪器线缆出现缠绕和承受较大拉力。
[0018]进一步的,所述编码器位于内转子空心电机远离驱动轴的一端的转子上。
[00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使电机与驱动轴紧凑联接,占用空间小,避免编码器与联轴器的运动相互干扰。
[002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套有过线筒,过线筒的外周侧设有沟槽;所述仪器线缆从驱动轴引出后从过线筒外周侧的沟槽绕过第一传动轴。
[0021]进一步的,所述过线筒外周侧的沟槽正对驱动轴的中空部位。
[00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便于对仪器线缆限位,避免仪器线缆与第一传动轴缠绕或绞入齿轮中,提高安全性。
[0023]进一步的,所述俯仰组件包括侧摆板、侧摆过线板和负载筒座,侧摆板与侧摆过线板的一端分别固定于第二传动轴的两端,侧摆板与侧摆过线板的另一端分别与负载筒座连接;所述仪器线缆沿第二传动轴的轴向引出至侧摆过线板,沿侧摆过线板引至负载筒座位置。
[002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通过侧摆过线板走线,可将仪器线缆引至负载筒座位置,使仪器线缆避开齿轮等运动部件,提高安全性。
[0025]进一步的,所述侧摆过线板上设有走线槽,走线槽延伸至第二传动轴位置,第二传动轴对应走线槽的部位通过径向开口使自身中空结构与走线槽连通。
[002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便于走线,避免仪器线缆外露,从而与运动部件产生勾连,提高安全性。
[002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通过齿轮传动联接。
[002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传动精度高,便于精确控制俯仰组件的摆动幅度,且暂停运动时通过齿轮卡合,便于对俯仰组件定位,防止打滑。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俯仰座的传动部件详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线缆布线示意图。
[0032]附图中,各附图标记所代表的技术特征如下:
[0033]1‑
动力组件;2

驱动轴;3

俯仰座;4

第一传动轴;5

第二传动轴;6

主动伞齿轮;7

从动伞齿轮;8

俯仰组件;9

壳体;10

编码器;11

电机;12

联轴器;13

机座;14

过线孔;15

过线筒;16

侧摆板;17

侧摆过线板;18

负载筒座;19

走线槽;20

仪器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5]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

3。
[003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盐穴测腔声纳仪器的俯仰装置,包括动力组件1、俯仰座3、俯仰组件8,所述俯仰座3安装于动力组件1上,俯仰座3内依次远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穴测腔声纳仪器的俯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组件(1)、俯仰座(3)、俯仰组件(8),所述俯仰座(3)安装于动力组件(1)上,俯仰座(3)内依次远离动力组件(1)地设有驱动轴(2)、第一传动轴(4)和第二传动轴(5);所述驱动轴(2)朝向动力组件(1)的一端与动力组件(1)传动联接,驱动轴(2)上设有主动伞齿轮(6);所述第一传动轴(4)上通过从动伞齿轮(7)与所述主动伞齿轮(6)传动联接;所述第一传动轴(4)与第二传动轴(5)传动联接,并沿驱动轴(2)的横向布置;所述俯仰组件(8)固定于第二传动轴(5)的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穴测腔声纳仪器的俯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1)包括壳体(9)、编码器(10)和电机(11),电机(11)通过机座(13)安装于壳体(9)上,编码器(10)设于电机(11)的输出轴上,电机(1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12)与所述驱动轴(2)联接;所述俯仰座(3)安装于壳体(9)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盐穴测腔声纳仪器的俯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1)为内转子空心电机(11),所述驱动轴(2)与所述第二传动轴(5)为中空结构;仪器线缆(20)依次沿内转子空心电机(11)的轴向进入联轴器(12)和驱动轴(2),仪器线缆(20)从驱动轴(2)引出后绕过第一传动轴(4),之后,沿第二传动轴(5)径向开设的过线孔(14)进入第二传动轴(5)的中空部分,然后沿第二传动轴(5)的轴向引出,最后进入俯仰组件(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盐穴测腔声纳仪器的俯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线缆(20)沿第二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海波任众鑫付亚平张宏鲁俊王多才李洪烈张平黄发木王健朱子恒成凡段冲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