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慧菊专利>正文

一种简牍式的棋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7440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棋盘结构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简牍式的棋盘结构,该棋盘结构包括若干依次柔性连接的牍片。相邻两所述牍片的两端均可以通过连接绳串接,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棋盘可形成收卷的状态和形成展开铺平的状态,并且展开铺平后上表面形成棋盘的棋位格式,收卷后形成方便摆放和携带的筒状样式,且收卷后可通过绳索捆绑的方式固定,或者通过磁铁吸附的方式固定。当各所述牍片铺平排列后,相邻两牍片中的其中一牍片的定位部嵌入另一牍片的定位槽内,此结构可避免相邻的两牍片沿其长度的方向移动,有利于使棋盘保持稳固,具有较佳的体验感。并且各牍片的中间位置可通过紧固绳依次串接,使各牍片的中间部位可以依次的紧密连接,可提高棋盘的稳固性。盘的稳固性。盘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牍式的棋盘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棋盘结构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简牍式的棋盘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人们日常的休闲娱乐中,下棋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遣活动,而下棋必然需要用到棋盘和棋子。目前的棋盘结构中除质感较差的纸张样式外,多数结构为一整块硬板或可对折的两块硬板,此类硬板结构虽然可使棋盘具有良好的质感,但是不便于收折。
[0003]鉴于此,相关人员开发了类似简牍结构的棋盘,即通过若干依次连接的牍片形成棋盘,例如申请号为201620270971.2所公开的一种多功能棋盘,参照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20段所记载的“中间板3采用与外侧板相同厚度的条形的板材制成,多个中间板的上表面与一对外侧板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通过串绳9将第一外侧板、多个中间板3和第二外侧板5依次串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结构,该结构在展开时可形成棋盘,在收折时可形成棋筒”的内容,该内容中第一外侧板、中间板和第二外侧板通过串绳连接,其中第一外侧板、中间板和第二外侧板相当于牍片。此类结构中,相邻的两牍片之间通常仅在两端通过细绳(即串绳)连接,导致在展开铺平后,相邻的两所述牍片连接不够稳固,下棋落子时,牍片容易移动,体验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简牍式的棋盘结构。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简牍式的棋盘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棋盘结构包括若干依次柔性连接的牍片;相邻两所述牍片中,
[0007]其中一所述牍片的一侧设置凸出的定位部,另一所述牍片的一侧设置凹陷的定位槽;
[0008]当各所述牍片铺平排列时,其上表面形成棋盘的棋位格式,且相邻两所述牍片中,其中一所述牍片的所述定位部嵌入另一所述牍片的定位槽内。
[0009]作为上述棋盘结构的改进,所述牍片的两端均设置连接孔,所述牍片的两端均通过细绳依次穿过各所述牍片的所述连接孔,使各所述牍片形成依次柔性连接。
[0010]作为上述棋盘结构的改进,所述牍片设置贯穿两侧的穿线孔,紧固绳依次穿过各所述牍片的所述穿线孔后,紧固绳的两端设置紧固部,所述紧固部尺寸大于所述穿线孔。
[0011]作为上述棋盘结构的改进,各所述牍片铺平排列形成棋盘的棋位格式中,相邻两所述牍片之间的间隙形成棋盘格的分格线。
[0012]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棋盘结构可收卷形成方便摆放和携带的筒状结构,并且本技术的棋盘结构展开铺平后上表面可形成棋盘的棋位格式。当各所述牍片铺平排列后,相邻两所述牍片中的其中一所述牍片的所述定位部嵌入另一所述牍片的定位槽内,此结构使相邻的两
所述牍片相互卡住,可避免相邻的两所述牍片沿牍片长度的方向移动,有利于使棋盘保持稳固,具有较佳的体验感,并且此结构还不影响棋盘的收卷,因此十分实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展开铺平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的示意图。
[0015]图3为牍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收卷过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收卷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技术所揭示的是一种简牍式的棋盘结构,如附图1和5所示,该棋盘结构包括若干依次柔性连接的牍片1。相邻两所述牍片1两端均可以通过连接绳2串接,具体为,所述牍片1的两端均设置连接孔102,所述连接绳2依次穿过各所述牍片1的所述连接孔102,使各所述牍片1形成依次柔性连接,即形成类似简牍的样式,使本技术的棋盘可形成如附图6所示的收卷状态和形成如附图1所示的展开铺平状态。并且当各所述牍片1铺平排列时,其上表面形成棋盘的棋位格式,例如中国象棋、国际象棋或者围棋等。
[0021]如附图1和3所示,所述牍片1的表面可根据棋位格式设置凹陷的条形凹槽104,此条形凹槽104为棋盘格的分格线。优选的,各所述牍片1铺平排列形成棋盘的棋位格式中,相邻两所述牍片1之间的间隙亦可形成棋盘格的分格线。值得一提的,各所述牍片1形成的棋位格式不限于任何一种棋类。
[0022]如附图2所示,相邻两所述牍片1中,其中一所述牍片1的一侧设置凸出的定位部11,另一所述牍片的一侧设置凹陷的定位槽101。具体为,位于两端的所述牍片1在朝外的一侧未设置所述定位部11或定位槽101,位于内部的各所述牍片1的两端均分别设置所述定位部11和所述定位槽101。当各所述牍片1铺平排列后,此采用所述定位部11和所述定位槽101的结构可使相邻两所述牍片1中的其中一所述牍片1的所述定位部11嵌入另一所述牍片1的定位槽101内。具体如附图1和附图4所示,此定位部11嵌入定位槽101内的结构可使相邻两所述牍片1相互卡住,避免相邻的两所述牍片1沿牍片1长度的方向移动,有利于使铺平后的棋盘保持稳固,避免下棋落子过程中所述牍片1因振动而产生较大的晃动而影响其他棋子的摆放,因此可具备较佳的体验感。另外,如附图5所示,此所述定位部11嵌入所述定位槽101内的结构也不影响相邻两所述牍片1的摆动,因此不会对本技术的棋盘收卷造成影响。
[0023]如附图3和4所示,所述牍片1设置贯穿两侧的穿线孔103,紧固绳3依次穿过各所述牍片1的所述穿线孔103,且所述紧固绳3穿过各所述牍片1的所述穿线孔103后,紧固绳3的两端设置紧固部31,所述紧固部31尺寸大于所述穿线孔。所述紧固部31可以是所述紧固绳3的两端打成的绳结,以此使各所述牍片1紧密的连接,从而使依次连接的各所述牍片1的中间部位可以紧密地连接,进一步的提高各所述牍片1展开铺平后相邻两所述牍片1连接的稳
固性。
[0024]此外,本技术收卷后,还可采用绳索4捆绑的方式固定,也可以通过磁体吸附的方式固定。所述磁铁吸附的方式可以是,在其中一端的所述牍片1正面上固定第一磁铁51,在位于中间的所述牍片1背面固定第二磁铁(附图未示),所述第一磁铁51和所述第二磁铁异性相吸。当本技术收卷后,固定所述第一磁铁51的所述牍片1覆盖在固定所述第二磁体的所述牍片1上,以此使所述第一磁铁51和所述第二磁铁相互贴合而固定,从而实现本技术收卷后的固定。
[0025]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棋盘结构可收卷形成方便摆放和携带的筒状样式,并且本技术的棋盘结构展开铺平后上表面形成棋盘的棋位格式。当各所述牍片1铺平排列后,相邻两所述牍片1中的其中一所述牍片1的所述定位部11嵌入另一所述牍片1的定位槽101内,此结构可避免相邻的两所述牍片1沿牍片1长度的方向移动,有利于使棋盘保持稳固,具有较佳的体验感,并且此结构不影响棋盘的收卷,因此十分实用。
[0026]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牍式的棋盘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棋盘结构包括若干依次柔性连接的牍片;相邻两所述牍片中,其中一所述牍片的一侧设置凸出的定位部,另一所述牍片的一侧设置凹陷的定位槽;当各所述牍片铺平排列时,其上表面形成棋盘的棋位格式,且相邻两所述牍片中,其中一所述牍片的所述定位部嵌入另一所述牍片的定位槽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牍式的棋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牍片的两端均设置连接孔,所述牍片的两端均通过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菊
申请(专利权)人:李慧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