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传输与反向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7125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与反向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具体涉及多屏互动领域,源设备通过中继连接器和显示设备建立连接;源设备向显示设备传输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显示设备对源设备发送的数据进行解码并显示;源设备与显示设备进行反向传输能力的协商;若确定自身与所述车载设备均支持反向传输能力,则利用所述显示设备协商用于传输数据的端口和源设备进行数据有线传输或无线传输;显示设备向源设备发送参数设置请求消息,所述参数设置请求消息中携带添加有与源设备协商反向传输端口号的参数域相匹配的参数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扩展了多屏互动技术的使用场景,实现了数据的双向传输。实现了数据的双向传输。实现了数据的双向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传输与反向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屏互动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据传输与反向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多屏互动技术指的是,基于DLNA协议、闪联协议或Miracast协议等,通过WIFI(无线相容性认证)网络连接,在不同多媒体终端,如手机、PAD、TV等之间进行多媒体内容(如音频、视频或图片等)的传输、解析、展示或控制等一系列操作,以在不同平台设备上同时共享所展示的内容的技术。
[0003]简单来说,通过多屏互动技术,不同设备的屏幕之间可实现相应的连接转换,比如手机上的电影可在电视上播放,平板上的图片可在电视上分享,电脑上的内容可以投影到电视等,即,通过多屏互动技术,可实现在各相应设备间迅速地传输图片、音频或视频等,因此,多屏互动技术在各设备间的数据传输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4]但是,目前的多屏互动技术通常并不支持以下应用场景,如:通过显示设备上的控制按键或触摸屏反向操作手机等源设备上的各应用或从显示设备上反向传输数据至手机等源设备、以实现显示设备和手机等源设备之间的反向乃至双向数据的传输等,从而导致多屏互动技术的使用场景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与反向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输出显示设备不能反向控制源设备实现双向传输数据。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据传输反向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源设备通过数据传输设备和显示设备建立无线连接,其中无线连接方式包括直接连接和中继连接,所述直接连接是源设备与显示设备直接连接,中继连接包括中继连接器,该中继连接器具备双向无线连接功能;
[0008]S2:源设备向显示设备传输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
[0009]S3:显示设备对源设备发送的数据进行解码并显示;
[0010]S4:源设备与显示设备进行反向传输能力的识别;
[0011]S5:源设备向显示设备发送数据共享请求,并等待显示设备的数据回应,如果显示设备具备反向传输能力,则对上述请求进行反馈,并进行步骤S6

S8以下步骤,如果示设备不具备反向传输能力,无法对源设备进行信息反馈,则进行步骤S9;
[0012]S6:显示设备向源设备发送参数设置请求消息,所述参数设置请求消息中携带添加有与源设备协商反向传输端口号的参数域相匹配的参数域;
[0013]S7:源设备根据所述参数设置请求消息,确定两者通过反向控制模块建立连接;
[0014]S8:显示设备根据触摸屏或遥控器按键对源设备进行数据反向传输,并发送其他控制指令,使源设备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存储或其他对应发送控制指令的操作;
[0015]S9:中继连接器为云终端存储设备,与显示设备保持连接,并同步存储显示设备中的数据,即中继连接器为具有与显示设备数据相同的云存储装置,当源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未收到显示设备的反馈信息时,表明显示设备不具备反向传输能力,则源设备访问中继连接器,并调取中继连接器中对应的数据。
[001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4中源设备与显示设备进行反向传输能力的协商,具体为,所述源设备向所述显示设备发送携带有标识的扩展能力协商消息,所述标识用于表示所述源设备是否具有数据反向接收能力。
[001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设备根据扩展能力协商消息中携带的所述标识以及自身所具有的扩展能力确定两者是否均支持数据反向传输能力,若是,继续步骤S6;若否,则继续步骤S9。
[001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继连接器与显示设备通过数据线连接,作为显示设备的副存储设备,对显示设备的数据进行同步存储,中继连接器与源设备无线连接,并具备双向传输功能。
[0019]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源设备,包括:
[0020]发送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源设备向显示设备发送标识的反向输入能力信息;
[0021]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显示设备和数据传输设备发送的反向控制信息;
[0022]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反向控制信息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0023]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0024]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源设备发送的反向输入能力消息和正向输入数据;
[0025]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反向输入能力消息中携带有用于表示所述源设备的标识且确定自身需对所述源设备进行反向控制,则触发发送单元向所述源设备发送反向控制信息的能力,且还用于处理所述源设备正向输入数据的解析工作;
[0026]发送单元,用于根据处理单元的触发,向所述源设备发送反向控制信息,以指示所述源设备根据所述车载反向控制信息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和用于将数据正向输入到数据传输设备中。
[0027]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中继连接器,包括存储器、无线传输模块和数据连接模块、其中,数据连接模块通过数据线与显示设备连接,无线传输模块与源设备之间无线连接。
[0028]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反向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源设备、显示设备和中继连接器,其中:所述源设备,用于将自身的数据传输到显示设备中并经显示设备得到扩大显示,以及,若接收到显示设备发送的反向控制通用消息,根据反向控制通用消息中携带的控制信息指令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0029]所述显示设备,用于接收所述源设备正向数据信息,并对视频图像或音频消息进行扩大显示的设备,且可向所述源设备发送反向控制信息,以指示所述源设备根据所述反向控制信息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0030]所述中继连接器,作为源设备和显示设备的中转设备,当所述显示设备不具备反向控制源设备能力时,通过访问中继连接器的存储数据进行数据交换。
[003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32]1、本专利技术的源设备可与显示设备进行反向数据传输能力的协商,并在确定二者均支持反向数据传输能力后,与显示设备协商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实现了显示设备与源设备之间的反向乃至双向数据的传输,解决了现有多屏互动技术不支持显示设备与源设备之间的反向数据传输应用场景的问题,扩展了多屏互动技术的使用场景;
[0033]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中继连接器将源设备和显示设备进行简介连接,当显示设备不支持反向数据传输能力后,在调取中继连接器的存储数据,直接传输到源设备中,实现了数据的互换传输。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继连接器中各设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反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源设备通过数据传输设备和显示设备建立无线连接,其中无线连接方式包括直接连接和中继连接,所述直接连接是源设备与显示设备直接连接,中继连接包括中继连接器,该中继连接器具备双向无线连接功能;S2:源设备向显示设备传输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S3:显示设备对源设备发送的数据进行解码并显示;S4:源设备与显示设备进行反向传输能力的识别;S5:源设备向显示设备发送数据共享请求,并等待显示设备的数据回应,如果显示设备具备反向传输能力,则对上述请求进行反馈,并进行步骤S6

S8以下步骤,如果示设备不具备反向传输能力,无法对源设备进行信息反馈,则进行步骤S9;S6:显示设备向源设备发送参数设置请求消息,所述参数设置请求消息中携带添加有与源设备协商反向传输端口号的参数域相匹配的参数域;S7:源设备根据所述参数设置请求消息,确定两者通过反向控制模块建立连接;S8:显示设备根据触摸屏或遥控器按键对源设备进行数据反向传输,并发送其他控制指令,使源设备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存储或其他对应发送控制指令的操作;S9:中继连接器为云终端存储设备,与显示设备保持连接,并同步存储显示设备中的数据,当源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未收到显示设备的反馈信息时,表明显示设备不具备反向传输能力,则源设备访问中继连接器,并调取中继连接器中对应的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传输反向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源设备与显示设备进行反向传输能力的协商,具体为,所述源设备向所述显示设备发送携带有标识的扩展能力协商消息,所述标识用于表示所述源设备是否具有数据反向接收能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据传输反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根据扩展能力协商消息中携带的所述标识以及自身所具有的扩展能力确定两者是否均支持数据反向传输能力,若是,继续步骤S6;若否,则继续步骤S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数据传输反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可研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壹顺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