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管内麻醉实时三维模拟图像导航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6769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椎管内麻醉实时三维模拟图像导航方法,包括以下流程:利用UWB定位标签采集患者背部的时序点位数据;通过多个UWB定位基站对采集的时序点位数据进行三角定位分析,形成对应的时序坐标数据;利用Three.js 3D图像引擎创建医用模型场景,并根据UWB测得的时序坐标数据,在场景中创建对应数量的粒子模型;通过实时刷新粒子坐标,形成实时更新的动态三维模拟图像,并显示在屏幕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双屏幕实时显示背部脊椎平面的三维动态图像,可实时显示穿刺针与背部脊柱中线位置及进针方向与背部曲面形成的进针角度,使椎管内麻醉定位更加准确,减少盲探,避免反复椎管内麻醉穿刺,大幅提高成功率。大幅提高成功率。大幅提高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椎管内麻醉实时三维模拟图像导航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临床麻醉
,特别涉及一种椎管内麻醉实时三维模拟图像导航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椎管内麻醉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麻醉技术,在下腹部和下肢手术中应用较为广泛。传统的椎管内麻醉为盲探性穿刺技术,依靠麻醉医师的经验通过体表标记来确定穿刺点,由于操作时无菌区较小,受到视野遮挡和患者体位影响,难以一次成功,出现多次穿刺、长时间穿刺现象,尤其在肥胖患者、孕妇及脊柱解剖异常患者实施麻醉时,体表标志常常不明确,穿刺针进针方向和位置容易出现偏差,导致反复穿刺或穿刺失败。
[0003]目前已有超声影像技术辅助穿刺的应用,但该技术实施过程中对无菌操作要求较高,且超声属于平面成像技术,无法准确判断三维的进针方向和角度,对穿刺针和患者背部平面关系的掌握不够客观,稍有不慎就容易污染无菌区,直接影响麻醉成功率以及导致操作反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椎管内麻醉实时三维模拟图像导航方法,包括以下流程:/>[0005]S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管内麻醉实时三维模拟图像导航方法,包括以下流程:S1

数据采集:将多个UWB定位标签排布在患者后背,利用UWB定位标签采集患者背部平面上脊柱棘突表面及其周围代表性体表标记的时序点位数据;S2

定位分析:通过多个UWB定位基站对采集的时序点位数据进行三角定位分析,确定所有UWB定位标签的位置,形成对应的时序坐标数据;S3

图像创建:利用Three.js 3D图像引擎创建医用模型场景,并根据UWB测得的时序坐标数据,在场景中创建对应数量的粒子模型;将粒子模型生成线框效果,相邻的两个UWB定位标签位置分析连线后,形成模拟平面关系;在穿刺针的尾端连接两个单独序列的UWB定位标签,两个UWB定位标签的连线与穿刺针在同一直线,作为时序坐标创建粒子模型的同时投入Three.js3D图像引擎创建的医用模型场景,生成直线效果,用于实时展示穿刺针所在直线与三维模拟图像的位置关系;S4

实时展示:通过实时刷新粒子坐标,形成实时更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彦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