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单孔腹腔镜骶骨固定术训练模型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6742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经阴道单孔腹腔镜骶骨固定术训练模型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医学教学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对经阴道单孔腹腔镜骶骨固定术手术的练习环境贫瘠的问题。该装置包括外壳、和操作仿真模块;外壳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操作仿真模块设置在外壳的内部;操作仿真模块模拟真实经阴道单孔腹腔镜骶骨固定术骶前固定操作过程中人体组织的骶前解剖结构,从而满足医学从业者在针对经阴道单孔腹腔镜骶骨固定术的骶前解剖分离和骶前网片缝合固定练习过程中对真实人体环境的模拟需求。固定练习过程中对真实人体环境的模拟需求。固定练习过程中对真实人体环境的模拟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经阴道单孔腹腔镜骶骨固定术训练模型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学教学设备
,尤其是涉及经阴道单孔腹腔镜骶骨固定术训练模型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骶骨固定术是治疗子宫脱垂的金标准手术,具有恢复解剖成功率高、脱垂复发率低的优势,目前手术路径以腹腔镜为主,它是应用网片将阴道顶端悬吊于骶岬下方第一骶椎前表面的前纵韧带上。然而这个区域的解剖结构复杂,血管、神经丰富,临近输尿管,同时第五腰椎和第一骶椎之间存在一个生理的弯曲角度(平均为40

90
°
),有时在传统腹腔镜下很难清楚地暴露这个区域的解剖结构,导致在分离过程中容易发生损伤,有时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
[0003]经阴道单孔腹腔镜骶骨固定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微创技术,因其良好的手术疗效得到术者和患者的认可。相较于传统腹腔镜,该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自下而上的角度提高第一骶椎前解剖结构的可视性,尤其对于骨盆较深的患者,可减少损伤、大出血的风险;2、更加微创、美观、疼痛轻、快速康复。外科医生在临床操作前必须完全了解骶前的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经阴道单孔腹腔镜骶骨固定术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和操作仿真模块(2);所述外壳(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操作仿真模块(2)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阴道单孔腹腔镜骶骨固定术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骶骨模型(3),所述骶骨模型(3)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内部,所述操作仿真模块(2)设置在所述骶骨模型(3)的内部中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阴道单孔腹腔镜骶骨固定术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仿真模块(2)包括人体组织仿真块和魔术贴(7);所述人体组织仿真块通过所述魔术贴(7)设置在所述骶骨模型(3)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经阴道单孔腹腔镜骶骨固定术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魔术贴(7)包括魔术贴公层和魔术贴母层,所述魔术贴公层设置与所述骶骨模型(3)相连接,所述魔术贴母层设置在所述魔术贴公层的前侧,所述魔术贴母层与所述人体组织仿真块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经阴道单孔腹腔镜骶骨固定术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组织仿真层包括盆壁腹膜仿真层(21)、前纵韧带仿真层(22)、结缔组织仿真层(23)和骶前筋膜仿真层(24);所述前纵韧带仿真层(22)设置在所述人体组织仿真块最下方,与所述魔术贴母层相连接,所述结缔组织仿真层(23)设置在所述前纵韧带仿真层(22)的上方,所述骶前筋膜仿真层(24)设置在所述结缔组织仿真层(23)内,所述盆壁腹膜仿真层(21)设置在所述结缔组织仿真层(23)的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阴道单孔腹腔镜骶骨固定术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述人体组织仿真层还包括仿真骶正中血管(25)、仿真右侧输尿管(26)、仿真右侧下腹下神经(27);所述仿真骶正中血管(25)设置在所述前纵韧带仿真层(22)和骶前筋膜仿真层(24)之间,所述仿真右侧下腹下神经(27)、仿真右侧输尿管(26)设置在所述盆壁腹膜仿真层(21)和所述骶前筋膜仿真层(24)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阴道单孔腹腔镜骶骨固定术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仿真腹壁(5),所述外壳(1)的前端面中心开设有与所述外壳的内部相连通的第一通孔(6),所述仿真腹壁(5)覆盖设置在所述通孔(6)的外侧。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阴道单孔腹腔镜骶骨固定术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仿真女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芝英胡昌东陈义松华克勤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