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动态裂缝漏失的堵漏颗粒材料的优选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对动态裂缝漏失的堵漏颗粒材料的优选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属于石油与天然气行业裂缝性油气藏漏失控制
技术介绍
[0002]裂缝性漏失指工作液通过天然裂缝或诱导裂缝所发生的漏失,在非常规油气藏钻井完井过程中普遍存在。漏失会大幅增加非生产时间,诱发坍塌、卡钻和溢流等事故复杂,还会造成外来液固相大量侵入储层,造成严重的储层损害,已成为制约钻井工程提质增效的主要技术难题。目前,针对裂缝性储层漏失,将可解除颗粒体系高压挤入裂缝后,经架桥、堆积、填充等作用形成致密、高强度封堵层仍是主要的漏失控制手段(也称之为堵漏)。
[0003]在裂缝性地层封堵效果评价方面,方法单一,大部分采用改进的堵漏仪、岩心进行评价,但受限于实验仪器,定量化差、时效性差、经验性强、准确率低。目前实验方法所采用的裂缝模块多为规则钢板缝,难以模拟井下复杂裂缝几何形态。而且,当钻开裂缝性地层过程中,随着井筒周围地应力的再分布,这将引起裂缝动态变形,从而导致不同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动态裂缝漏失的堵漏颗粒材料的优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与正钻井漏失层地质情况相似的邻井裂缝岩体,获取所述裂缝岩体的缝面点云数据,并逆向重构常压状态下的裂缝实体模型;S2、获取目的层的地应力、孔隙压力及所述裂缝岩体的岩石力学参数,根据钻井液密度计算井底压力,并通过有限元方法模拟获取动态的裂缝几何特征;S3、将动态的裂缝实体化并进行网格划分,根据钻井工程参数添加渗流场并赋予相应流动参数,结合堵漏颗粒材料的几何参数、力学参数以及配比,建立堵漏颗粒输送及封堵过程裂缝物理模型;S4、采用计算流体力学
‑
离散元耦合方法模拟堵漏颗粒在裂缝中封堵状态,根据其裂缝渗透率变化评价封堵致密性,采用力链结构评价其承压强度,结合堵漏颗粒可视化分布,综合判定其封堵效果;S5、若判定结果认为承压强度及致密性能达到工程要求,则采用相应的配方进行封堵;若封堵效果达不到要求,依据其致密性及承压强度针对性调整颗粒材料配方,重复步骤S3
‑
S4,直至优选出合理的堵漏配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裂缝岩体的短边长度大于最大堵漏颗粒粒径的100倍;采用3D光栅扫描系统测量所述裂缝岩体的缝面点云数据,采样间隔小于堵漏颗粒粒径的最小值;采用特征识别算法确定单一缝面与裂缝体间的空间关系,以重构所述裂缝实体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岩石力学参数包括岩石密度、杨氏模量、泊松比和内摩擦角;所述有限元方法的条件如下:边界条件设置为:所述裂缝岩体的顶底部施加水平最大主应力,侧面分别赋予最小主应力与垂向应力,所述裂缝岩体的裂缝内部施加井底压力,所述裂缝岩体的缝面间为硬接触关系;所述裂缝岩体采用非结构化四面体网格,裂缝面附近进行网格细化。4.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流动参数包括压力梯度、流体密度和流体粘度;所述漏颗粒材料的几何参数包括堵漏颗粒的粒径和形状;所述漏颗粒材料的力学参数包括堵漏颗粒的摩擦系数、杨氏模量和泊松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中,冯桓榰,幸雪松,岳家平,唐洪明,邢希金,何松,谷林,李振波,秦玮,赵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