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大连大学专利>正文

糖类皮质激素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6626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糖类皮质激素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疾病药物中的应用,经深入理论研究与大量实验,发现与证实了糖类皮质激素经鼻腔、鼻道与咽喉等上呼吸道局部给药,由于可降低用药部位的毛细管壁通透性、抑制受伤细胞促炎症化学因子形成、稳定溶酶体膜以及抗过敏等多方面性能,尤其用于人类常发的流行性感冒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具有重大实用价值。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药物制剂制止致病病毒经上呼吸道感染、增殖与向外环境人员等易感者传播作用和对人体副作用等实用性较现有同种用途的药物具有显著的可比性。使用方便、人们乐于接受、费用低廉。费用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糖类皮质激素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涉及糖类皮质激素在制备防治病毒性上呼吸道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尤其是涉及糖类皮质激素在制备经鼻腔等局部给药以预防和/或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1.主要可经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与相应疾病
[0003]可经人体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以下称“此类病毒”)主要有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及柯萨奇病毒等。
[0004]此类病毒经呼吸道感染可引发的疾病(以下称“此类疾病)主要有各种类型的流行性感冒(流感)、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

19)、流行性腮腺炎、麻疹与水痘等。
[0005]2.此类病毒传播特点与此类疾病发生机理等
[0006]虽然此类病毒感染和其相应疾病发生机理与传播方式等各有不同,但大体一致或相似,可简单归纳为:
[0007]外环境病原体进入人的机体有90%以上系经器官组织黏膜感染,此类病毒的主要感染靶标是上呼吸道上皮黏膜细胞。
[0008]此类病毒很容易发生变异而成为机体不同的抗原性。
[0009]在此类病毒入侵呼吸道的初期,机体天然免疫系统即迅即启动,而病毒感染后期的机体相应组织炎症和损伤则由复杂的免疫病理反应引起,如COVID

19侵入机体后的较短时间内就会受到天然免疫系统监视和清除,但在疾病发展到末期,免疫功能的过度作用要导致机体发生多方面病理变化而严重损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0010]大量研究结果证实,此类病毒引发的多为自限性疾病。如流感,其致病病毒在患者体内经几天或十几天即不存在。
[0011]3.此类疾病危害
[0012]此类疾病虽多为自限性,但是,如各种类型流行性感冒的多发性与广泛流行程度以及要多方面损伤机体组织,一旦发生,往往为大量人员生命健康和生产生活带来重大损失。
[0013]4.现有防治此类疾病的主要疫苗与化学药物等
[0014](1)疫苗与其接种等情况
[0015]预防此类疾病中的麻疹、水痘与流行性腮腺炎等疾病有免疫性能确实的疫苗可用,并在国内外易感人群中接种率较高而使相应疾病基本被有效防控。
[0016]但是,如最常发的各类流感,我国现接种的疫苗成分仅涵盖了甲型流感H1N1、H3N2亚型和乙型流感Victoria型抗原。并且,其疫苗有效保护期只能维持6个月至8个月。又有病毒的经常变异,造成下次流行的毒株很可能与以往不同,这就需要对疫苗所用的抗原成分
进行调整,又有必须在发现与确定病毒新株才能实施而需要时间。
[0017][0018][0019](2)化学与生物制剂药物
[0020]目前为止,可用于此类疾病等病毒性疾病防治的化学药物主要有金刚烷胺、阿昔洛韦与利巴韦林等,生物制剂有干扰素。由于致病性病毒不同于致病菌,是在机体组织细胞里复制增殖,使抗病毒药物用于预防与治疗体内病毒感染多效果不确实,并必然同时一定程度地损伤机体组织正常细胞性能。
[0021]5.糖类皮质激素概念、分类和其与本专利技术有关药理作用等
[0022](1)概念
[0023]糖类皮质激素(亦称肾上腺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是人体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为生理性皮质醇,具有调节糖、脂肪、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与代谢和抑制免疫应答、抗炎、抗毒与抗休克等多方面复杂的生理作用。
[0024](2)按疗效时间长短分类
[0025]短效类:如地松类,可地松,氢化可的松。
[0026]中效类:泼尼松、氢化泼尼松、强的松龙。
[0027]长效类:米松类,例如地塞米松与倍他米松等。
[0028](3)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局部外用药理作用及其机理
[0029]1)制止局部炎性反应:
[0030]①
降低毛细管壁的通透性以减少炎症渗出,进而减轻局部炎症表现的充血、肿胀与疼痛等。
[0031]②
抑制受伤细胞促炎症化学因子形成以降低炎症反应。
[0032]③
稳定溶酶体膜的结构以维系其正常性能。
[0033]④
抑制结缔组织增生,减轻或防止组织粘连与疤痕的形成。
[0034]2)抗过敏:
[0035]①
减少病变组织过敏物质的形成与释放。
[0036]②
减轻过敏与炎性反应引起的充血,水肿,皮疹平滑肌痉挛及细胞被损害的程度。
[0037]③
破坏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性能。
[0038]3)常用于鼻腔局部的种类与其药效机理
[0039]由于对GC进行氟化可明显提高其药效,外用此类药物多为氟松类,如氟氢可的松与氟氢松。鼻腔给药以其局部作用治疗鼻炎与鼻窦炎的药物主要有:二丙酸倍氯米松(BDP)、布地奈德(BUD)、氟尼缩松(FL)、丙酸氟替卡松(FP)、莫米松(MF)和曲安奈德(TA)等。
[0040]GC是目前治疗鼻炎与鼻窦炎最有效的药物之一,主要药理作用是穿过靶细胞膜进入细胞浆与相应受体结合,增加抗炎基因的转录和减少炎性基因转录以发挥抗炎作用进而降低黏膜组织炎性反应。
[0041]6.与本专利技术可能有关的全身作用、毒性与副作用
[0042]实施本专利技术所涉及技术是将GC类药物在几天时间内按照国家药典为其规定的外用剂量作用于鼻腔等局部,即使有很少量经鼻腔黏膜组织吸收与经吞咽进入胃肠道,也要因肝脏的首过代谢率而全身生物利用度极低。可以说对所不直接接触的器官组织的作用

微不足道”。因此,在实施本专利技术时就其对机体其它器官组织可能造成的毒副作用无需考虑。特殊需要时可参照相关资料操作。尤其是多有文献报道,鼻腔局部应用GC只能有很少量的经吞咽进入胃肠道而被快速灭活使得作用降到最小,又有胃肠道对此类药物吸收性能较低,加之吸收会经肝脏首过效应的作用,其进入全身组织形成的残存率极低以至可完全忽略不计。所以此类药物经上呼吸道上皮组织给药所能形成包括全身用药产生的免疫调节效应等作用可不必考虑。
[0043]亦依据上述机理,GC通过口服、肌肉与静脉注射等给药偶然发生的全身不良反应乃至极其偶发的休克以致死亡的过敏现象与本专利技术无直接相关性,故本专利技术亦不予敷述。
[0044]也据此,至于GC经皮肤吸收抑制下丘脑

肾上腺轴、医源性库欣综合征以至致畸等全身性疾病反应是极其罕见的,并这些作用的发生是需要大量并很长时间应用。
[0045]据广泛资料查找,尚未见到GC类药物外用对人体与动物毒性强度等的明确信息。
[0046]GC以黏膜给药的局部过敏与全身性不良反应尚未见报道。皮肤局部外用GC发生接触部分过敏,Isaksson等报道在欧洲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皮炎与湿疹患者中,应用含糖皮质激素的常规皮肤斑贴研究,阳性发生率大约为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糖类皮质激素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糖类皮质激素为地塞米松、卤米松、醋酸氟轻松中的任意一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糖类皮质激素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病毒性上呼吸道疾病为流行性感冒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糖类皮质激素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是,治疗和预防所述流行性感冒的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取200支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每支装量2mL,含地塞米松磷酸钠5mg,另加入吐温20 10g,水溶性氮酮4mL,薄荷脑0.1g,加热至80℃充分溶解,分装在5mL鼻腔喷雾瓶里,每支喷雾含地塞米松磷酸钠12.5mg。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糖类皮质激素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是,治疗和预防所述流行性感冒的药物的使用方法为:往两个鼻腔内分别挤入1.0mL乳膏,揉搓两侧鼻翼,边揉边向鼻道深处吸入,感觉吸到喉部后即用药完成,每天早上起床后开始如上用药,每隔8h一次,连用4天。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糖类皮质激素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是,促进所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抗原转阴的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取200支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每支装量2毫升,含地塞米松磷酸钠5mg,另加入吐温20 10g,水溶性氮酮4mL,薄荷脑0.1g,加热至80℃充分溶解,分装在5mL鼻腔喷雾瓶里,每支喷雾含地塞米松磷酸钠12.5mg。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糖类皮质激素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是,促进所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持循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