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块、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及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6409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模块、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及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电池模块包括:电池单元堆叠体,其中多个电池单元堆叠;以及壳体,形成有由隔板构件在第一方向上分隔的多个容纳空间以容纳多个电池单元堆叠体,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彼此结合以形成多个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分别包括彼此压配合的结合部。彼此压配合的结合部。彼此压配合的结合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块、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及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由二次电池构成的多个电池单元堆叠的电池单元堆叠体的电池模块、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及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与一次电池不同,二次电池能够充电和放电,因此可以应用于诸如数码相机、手机、笔记本电脑、混合动力车辆和电动车辆的各种领域。二次电池的示例可以包括镍镉电池、镍金属氢化物电池、镍氢电池和锂二次电池等。
[0003]通常,二次电池被制造为具有柔性的袋型(pouched type)电池单元或具有刚性的方形或圆柱形状的罐型(can type)电池单元。多个电池单元电连接并使用。例如,多个电池单元可以形成堆叠的形态的电池单元堆叠体。至少一个电池单元堆叠体设置在模块壳体内部以形成电池模块。
[0004]在模块壳体内部形成有能够容纳电池单元堆叠体的容纳空间。电池单元堆叠体的宽度和容纳空间的宽度具有相似的尺寸。为了将电池单元堆叠体插入容纳空间中,需要张开模块壳体的开口的端部以张开容纳空间的入口。因此,在根据现有技术的电池模块的情况下,存在将电池单元堆叠体组装到模块壳体内部的容纳空间中的工艺复杂的问题。此外,在执行将电池单元堆叠体组装到模块壳体的工艺时,在张开模块壳体的开口的端部的过程中,模块壳体会发生变形,或者由于模块壳体和电池单元堆叠体之间的接触而电池单元堆叠体可能会受损。
[0005]另一方面,近来提出了一种具有在上板和下板之间安装有横穿容纳空间中心的隔板的I形(倒置的H形)框架的模块壳体。在具有这种I形框架的模块壳体的情况下,由于电池单元堆叠体容纳在隔板的两侧,因此将电池单元堆叠体组装到模块壳体的工艺更加复杂。
[0006]此外,在具有I形框架的电池模块的情况下,在电池单元堆叠体安装在隔板的两侧的状态下电连接电池单元堆叠体和汇流条组件。汇流条组件包括多个汇流条,并且多个汇流条连接到电池单元堆叠体的多个电极引线。此时,在根据现有技术的电池模块的情况下,安装在隔板的两侧的多个堆叠体与一个汇流条组件结合。然而,由于在将电池单元堆叠体预先安装在模块壳体中的过程中会发生组装公差,因此当用一个汇流条组件连接多个电池单元堆叠体时,不仅汇流条连接工艺困难,而且电池单元的电极引线和汇流条之间的焊接不良的发生增加。
[0007]此外,为了改进将电池单元堆叠体组装到模块壳体的工艺和/或组装电池单元堆叠体和汇流条组件的工艺的组装性并减少不良,包括在电池单元堆叠体中的电池单元的数量会受到限制。因此,传统的具有I形框架的电池模块存在不能大幅增加电池单元堆叠体高度的问题。
[0008]现有技术文献
[0009]专利文献
[0010](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第2021

0053053号(2021年05月11日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001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2]作为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执行将电池单元堆叠体插入模块壳体中的工艺的电池模块、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及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
[0013]此外,作为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汇流条组件和电池单元堆叠体之间的组装性的电池模块、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及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
[0014]此外,作为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增加电池模块的高度的电池模块、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及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
[0015]此外,作为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性能改进的电池模块、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及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
[0016]此外,作为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或延迟电池单元之间和/或电池单元堆叠体之间的热传播的电池模块、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及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
[0017](二)技术方案
[0018]作为用于实现上述目的中的至少一部分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模块,包括:电池单元堆叠体,其中多个电池单元堆叠;以及壳体,形成有由隔板构件在第一方向上分隔的多个容纳空间以容纳多个电池单元堆叠体,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彼此结合以形成多个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分别包括彼此压配合的结合部。
[00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可以具有用于将所述电池单元堆叠体插入多个所述容纳空间中的第一结合位置和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的间隔小于所述第一结合位置的第二结合位置,所述结合部可以被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具有所述第一结合位置和所述第二结合位置。
[0020]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结合位置,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可以在从所述第一结合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结合位置的方向上按压所述电池单元堆叠体。
[0021]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结合位置,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可以具有在所述电池单元堆叠的方向上按压所述电池单元堆叠体的状态。其中多个所述电池单元可以水平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并垂直堆叠。
[002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结合部可以包括包括在所述第一框架中的第一结合部和包括在所述第二框架中的第二结合部,所述第一结合部和所述第二结合部中的任一个可以包括突起部,另一个可以包括凹槽部,所述突起部压配合到所述凹槽部中。
[002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结合部和所述第二结合部可以包括止动构件,其用于在所述第一结合位置保持所述第一结合部和所述第二结合部的结合状态。其中所述止动构件可以包括包括在所述凹槽部的内周面和所述突起部的外周面中的任一个上的突出部和包括在另一个上的凹部。
[0024]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结合位置,所述突起部可以具有最大程度地插入所述凹槽部的内部空间中的状态。
[002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结合部和所述第二结合部可以包括位置固定构件,其用于在所述第二结合位置保持所述第一结合部和所述第二结合部的结合状态。此时,所述
位置固定构件可以包括包括在所述凹槽部的内周面和所述突起部的外周面之间的压配合结构。
[0026]在一个实施例中,以所述突起部延伸的方向的截面为基准,所述突起部和所述凹槽部分别可以具有宽度在所述突起部延伸的方向上变窄的形状,在所述第一结合位置,所述突起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暴露于所述凹槽部的外部。此时,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突起部可以压配合到所述凹槽部中。所述突起部可以具有朝向所述突起部延伸的方向以第一倾斜角减小的宽度,所述凹槽部可以具有朝向所述突起部延伸的方向以小于所述第一倾斜角的第二倾斜角减小的宽度。
[0027]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在所述第二结合位置固定所述突起部的位置的粘合构件设置在所述凹槽部的内部。
[0028]另一方面,所述第一框架可以包括:第一板,面对所述电池单元堆叠体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一延伸板,从所述第一板延伸以面对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框架可以包括:第二板,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块,包括:电池单元堆叠体,其中多个电池单元堆叠;以及壳体,形成有由隔板构件分隔的多个容纳空间以容纳多个电池单元堆叠体,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彼此结合以形成多个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分别包括彼此压配合的结合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具有用于将所述电池单元堆叠体插入多个所述容纳空间中的第一结合位置和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的间隔小于所述第一结合位置的第二结合位置,所述结合部被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具有所述第一结合位置和所述第二结合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在所述第二结合位置,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在从所述第一结合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结合位置的方向上按压所述电池单元堆叠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在所述第二结合位置,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具有在所述电池单元堆叠的方向上按压所述电池单元堆叠体的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多个所述电池单元水平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并上下堆叠。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结合部包括包括在所述第一框架中的第一结合部和包括在所述第二框架中的第二结合部,所述第一结合部和所述第二结合部中的任一个包括突起部,另一个包括凹槽部,所述突起部压配合到所述凹槽部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第一结合部和所述第二结合部包括止动构件,所述止动构件用于在所述第一结合位置保持所述第一结合部和所述第二结合部的结合状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止动构件包括包括在所述凹槽部的内周面和所述突起部的外周面中的任一个上的突出部和包括在另一个上的凹部。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在所述第二结合位置,所述突起部具有最大程度地插入所述凹槽部的内部空间中的状态。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第一结合部和所述第二结合部包括位置固定构件,所述位置固定构件用于在所述第二结合位置保持所述第一结合部和所述第二结合部的结合状态。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以所述突起部延伸的方向的截面为基准,所述突起部和所述凹槽部分别具有宽度在所
述突起部延伸的方向上变窄的形状,在所述第一结合位置,所述突起部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所述凹槽部的外部。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突起部压配合到所述凹槽部中。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突起部具有朝向所述突起部延伸的方向以第一倾斜角减小的宽度,所述凹槽部具有朝向所述突起部延伸的方向以小于所述第一倾斜角的第二倾斜角减小的宽度。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用于在所述第二结合位置固定所述突起部的位置的粘合构件设置在所述凹槽部的内部。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框架包括:第一板,面对所述电池单元堆叠体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一延伸板,从所述第一板延伸以面对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框架包括: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隔开设置;以及第二延伸板,从所述第二板延伸以面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海龙姜智恩
申请(专利权)人:SK新能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