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加药智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636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加药智能控制系统,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包括控制模块、溶解模块、监测模块、反应模块和加药模块,控制模块分别与溶解模块、监测模块和反应模块进行连接,监测模块与加药模块进行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可以向反应箱中从四周进行加药的方式,使得药物可以与处反应箱中的污水进行均匀的混合,因此在对药物进行处理的时候,更加均匀,并且在使用的时候,方便进行操作,同时在溶解箱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喷气头,通过气体的流动带动底部的药物至上方,从而使得药物能够完全溶解,避免药物沉淀在底部,影响药物溶解的速度。影响药物溶解的速度。影响药物溶解的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加药智能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加药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0003]污水处理药剂,污水排放导致水资源、生活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为了阻止这种现象的恶化,水处理行业研制了多款大型水处理设备,使其应用在人们生产生活污水治理中,有很多企业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大量难降解物质通过单一的水处理设备是无法有效去除的,所以很多时候要依据污水水质的特殊性合理添加污水处理药剂,使其处理后的污水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0004]污水处理常用的药剂有絮凝剂:可以有效地将顽固物质从液体中分离出来,常常用在初沉池、二沉池、三级处理或深度处理等工艺环节中,主要使用的是聚丙烯酰胺,助凝剂:辅助絮凝剂发挥作用,加强混凝效果,调理剂:对脱水前剩余污泥进行调理,破乳剂:主要是应用在含油废水预处理中,消泡剂:主要是用于消除曝气或搅拌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气泡,PH调整剂:用于调节污水的酸碱性,氧化还原剂:主要应用于含有氧化物质或还原物质的废水处理,消毒剂:应用于废水排放或回用前的消毒处理中,微生物絮凝剂:自来水、中水回用净化使用,安全无毒。
[0005]现有的加药方式,大多采用的人工手动进行加药,因此在使用的时候,很难控制对污水中加药的量,并且目前采用的加药设备,大多将药剂进行溶解后,通过计量泵输送至处理池中,但是在将药物加入处理池的时候,大多不方便向处理池中进行均匀加药,容易导致污水在与药物混合的时候,出现混合不均匀的现象,从而导致部分污水无法得到处理,影响污水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加药智能控制系统,解决了现有的加药方式,大多采用的人工手动进行加药,因此在使用的时候,很难控制对污水中加药的量,并且目前采用的加药设备,大多将药剂进行溶解后,通过计量泵输送至处理池中,但是在将药物加入处理池的时候,大多不方便向处理池中进行均匀加药,容易导致污水在与药物混合的时候,出现混合不均匀的现象,从而导致部分污水无法得到处理,影响污水的处理效果的问题。
[0008](二)技术方案:
[0009]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加药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溶解模块、监测模块、反应模块和加药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
别与溶解模块、监测模块和反应模块进行连接,所述监测模块与加药模块进行连接;
[0010]所述溶解模块包括溶解箱,所述溶解箱内壁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溶解电机,所述溶解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下端贯穿溶解箱的顶面至其内部,所述搅拌杆的杆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片;
[0011]所述溶解箱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喷气管,所述喷气管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喷气头,所述溶解模块左面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单向阀,所述喷气管的左端贯穿溶解模块内壁的左侧至其左面,所述喷气管的左端与单向阀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溶解模块的左方设置有充气泵,所述充气泵的输出端与单向阀的左端固定连接;
[0012]所述监测模块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电子秤,所述溶解箱的底面和充气泵的底面均与电子秤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溶解模块顶面固定连接有计量泵,所述计量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输入管,所述输入管的下端贯穿溶解箱的顶面至其内部,所述输入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计量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出管;
[0013]所述反应模块包括反应箱,所述反应箱的内部设置有搅拌壳,所述反应箱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上端贯穿搅拌壳的底面至其内部,所述固定杆的上端与搅拌壳内壁的上侧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杆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锥齿轮,多个所述固定锥齿轮的四周均啮合连接有转动锥齿轮,多个所述转动锥齿轮的相反一面均固定连接有横向反应杆,多个所述横向反应杆的相反一端分别贯穿搅拌壳内壁的四侧至其四周,多个所述横向反应杆的杆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反应叶片,多个所述横向反应杆杆壁的相对一侧分别与搅拌壳的四周转动连接,所述反应箱顶面的左右两侧共同固定连接有立架。
[0014]优选的,所述加药模块包括进药管,所述进药管的下端与搅拌壳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进药管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管,多个所述支管的相反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环形管,所述环形管底面的四侧均固定连接有进药转动管,多个所述进药转动管的相对一面均固定连接有多个进料喷头,多个所述横向反应杆的相反一端分别与进药转动管相对一面转动连接,所述环形管的顶面和进药管管壁的下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立架内壁的上侧开设有第一环形滑槽,所述第一环形滑槽的内壁通过第一环形滑块与安装板的顶面滑动连接。
[0015]进一步,所述进药管的上端贯穿立架内壁的上侧至其顶面,所述进药管管壁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右面啮合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立架顶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架的顶面至其内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驱动齿轮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6]更进一步,所述输出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壳,所述连接壳内壁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连接壳内壁的四侧开设有第二环形滑槽,所述第二环形滑槽的内壁通过第二环形滑块与进药管管壁的上侧转动连接。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加药智能控制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可以向反应箱中从四周进行加药的方式,使得药物可以与处反应箱中的污水进行均匀的混合,因此在对药物进行处理的时候,更加均匀,并且在使用的时候,方便进行操作,同时在溶解箱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喷气头,通过气体的流动带动底部的药物至上方,从而使得药物能够完全溶解,避免药物沉淀在底部,影响药物溶解的速度。
[0020]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溶解模块,能够快速地对药剂与水进行充分的溶解,因此使得药剂在使用的时候更加方便,并且方便对药剂进行输送。
[0021]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电子秤,可以对溶解箱的重量进行监测,从而根据电子秤的重量数据与计量泵输送药剂量进行对比,因此在对药剂进行使用的时候,能够更加精确地判断药剂的使用量,同时在过滤网的作用下,避免未溶解的药剂进入计量泵中,影响计量泵的使用。
[0022]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可以进行横向进行转动的横向反应杆,从而使得横向反应杆在带动反应叶片进行转动的时候,可以将反应箱中的污水和药剂进行充分的搅拌均匀,使得药剂能够与污水进行充分的反应。
[0023]5、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个进药转动管可以跟随进药管进行同时转动的情况下,使得所有的进料喷头可以在反应箱中进行均匀移动,从而使得药剂在反应箱中进行全面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加药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1)、溶解模块(2)、监测模块(3)、反应模块(4)和加药模块(5),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1)分别与溶解模块(2)、监测模块(3)和反应模块(4)进行连接,所述监测模块(3)与加药模块(5)进行连接;所述溶解模块(2)包括溶解箱(21),所述溶解箱(21)内壁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溶解电机(22),所述溶解电机(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23),所述搅拌杆(23)的下端贯穿溶解箱(21)的顶面至其内部,所述搅拌杆(23)的杆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片(24);所述溶解箱(21)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喷气管(25),所述喷气管(25)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喷气头(26),所述溶解模块(2)左面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单向阀(27),所述喷气管(25)的左端贯穿溶解模块(2)内壁的左侧至其左面,所述喷气管(25)的左端与单向阀(27)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溶解模块(2)的左方设置有充气泵(28),所述充气泵(28)的输出端与单向阀(27)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监测模块(3)包括底座(31),所述底座(3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电子秤(32),所述溶解箱(21)的底面和充气泵(28)的底面均与电子秤(32)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溶解模块(2)顶面固定连接有计量泵(33),所述计量泵(33)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输入管(34),所述输入管(34)的下端贯穿溶解箱(21)的顶面至其内部,所述输入管(3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35),所述计量泵(3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出管(36);所述反应模块(4)包括反应箱(41),所述反应箱(4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壳(42),所述反应箱(41)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3),所述固定杆(43)的上端贯穿搅拌壳(42)的底面至其内部,所述固定杆(43)的上端与搅拌壳(42)内壁的上侧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43)的杆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锥齿轮(44),多个所述固定锥齿轮(44)的四周均啮合连接有转动锥齿轮(45),多个所述转动锥齿轮(45)的相反一面均固定连接有横向反应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稚鹏
申请(专利权)人:小鲲智能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