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黄灌溉的水肥一体灌溉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6338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黄灌溉的水肥一体灌溉方法和系统,涉及灌溉技术领域,包括一体化处理单元、监测单元、智能控制单元、灌溉单元,所述一体化处理单元由多个一体化处理模块组成,每个所述一体化处理模块均与外部水源连接,并通向土地不同位置,所述一体化处理模块用于储存各种肥料,并在通水后向水中添加肥料,将水与肥料混合后排出到土地;该引黄灌溉的水肥一体灌溉方法和系统,通过设置一体化处理单元、监测单元、智能控制单元,可实时监测土地的含水量,并通过预设各种阈值使得监测单元监测到的数值分别达到或低于对应的阈值时,自动配比水肥进行混合和浇灌,系统结构、逻辑简单,便于布置,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黄灌溉的水肥一体灌溉方法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灌溉
,具体涉及一种引黄灌溉的水肥一体灌溉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灌溉是为地补充作物所需水分的技术措施,为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获取高产稳产,必须供给作物以充足的水分。而在自然条件下,往往因降水量不足或分布的不均匀,不能满足作物对水分要求。因此,必须人为地进行灌溉,以补天然降雨之不足。灌溉量、灌溉次数和时间要根据药用植物需水特性、生育阶段、气候、土壤条件而定,要适时、适量,合理灌溉。其种类主要有播种前灌水、催苗灌水、生长期灌水及冬季灌水等。
[0003]为了保证土壤、作物有足够的养分,会使用水肥一体灌溉系统、设备将水肥混合后进行灌溉,在保证土壤和作物拥有足够的水分的同时为其补充足够的养分,并可提高施肥效率,和养分利用率。然而不同的土壤、作物,以及作物的不同阶段,需要水分量、养分的量和种类是不同的,一般需要人工配比操作麻烦、费时费力。
[0004]公开号为CN113950926A,包括控制主机、信息采集系统、报警系统、供料系统、混合系统、灌溉系统、供电系统和移动终端;本专利技术通过信息采集系统采集土壤含水量、土壤酸碱度、日平均降雨量、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和风力风向数据,同时通过360
°
高清摄像头获取农作物种类、生长情况和病虫害情况的图像信息,再利用中央处理器对采集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并结合图像信息及环境信息进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制定出对应的灌溉方案,再依据方案控制供料系统进行智能化自动供料和智能化的灌溉方式选择,以便于农业灌溉时选择最佳的水肥药混合配比和最佳的喷淋方案,不仅实现了智能化灌溉,还提高了灌溉的自动化性能。
[0005]但其需要通过图像识别,大数据分析,需要建立相关数据库,设计相关算法且使用前需要使用算法对相关数据进行训练,保证算法的精度,使得系统较为复杂,设计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引黄灌溉的水肥一体灌溉方法和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引黄灌溉的水肥一体灌溉系统,包括一体化处理单元、监测单元、智能控制单元、灌溉单元,所述一体化处理单元由多个一体化处理模块组成,每个所述一体化处理模块均与外部水源连接,并通向土地不同位置,所述一体化处理模块用于储存各种肥料,并在通水后向水中添加肥料,将水与肥料混合后排出到土地;所述监测单元包括多个监测模块,所述监测模块分别用于监测土地各处的含水量,每个一体化处理模块的进水量和肥料添加量;所述智能控制单元内预设含水量阈值,进水量阈值,水肥比例阈值和逻辑判断算法,根据监测单元的监测数据,判断土地含水量低于含水量阈值时进行向一体化处理模块注水,判断进水量达到进水量阈值,且水肥比例达
到水肥比例阈值时,先后停止进水和加肥,进行水肥混合,混合后排到灌溉单元进行灌溉。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一体化处理模块包括存水模块、储肥模块、上料模块、混合模块;所述存水模块与外部水源对接,用于存储从外部注入的水;所述储肥模块与存水模块连通,储肥模块内部储存有多种肥料,且每种肥料分开储存;所述上料模块用于分别控制每种肥料的添加量;所述混合模块用于将注入存水模块的水和肥料混合后排出。
[0009]进一步的,所述监测模块有多个并与一体化处理模块一一对应,监测模块包括土地含水量监测模块、进水量监测模块、肥料添加量监测模块;所述土地含水量监测模块用于监测与之对应的一体化处理模块浇灌的土地含水量;所述进水量监测模块、肥料添加量监测模块,分别用于监测与之对应的一体化处理模块进水量和肥料添加量,并计算添加的肥料比进水量的重量份比值。
[0010]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单元内设多组含水量阈值,进水量阈值,水肥比例阈值,并可人工设置每组含水量阈值,进水量阈值,水肥比例阈值对应的监测模块和一体化处理模块,智能控制单元检测到监测模块监测到的含水量、进水量以及计算出的水肥比例符合逻辑判断算法中与之对应的那组条件时,与之对应的一体化处理模块执行相应操作。
[0011]进一步的,所述灌溉单元包括喷洒模块、浇灌模块、滴灌模块,分别用于将水肥从作物顶部喷洒,直接排到土地表面,以水滴的形式缓慢而均匀地滴入植物根部附近土壤的灌溉方式进行灌溉。
[0012]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单元还预设不同作物各生长阶段匹配的灌溉方式,用户可通过设置各一体化处理模块对应作物,在一体化处理模块将水排到灌溉单元后,使用相应的灌溉方式进行灌溉。
[0013]一种引黄灌溉的水肥一体灌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土地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布置一个一体化处理模块,并布置与一体化处理模块连通灌溉单元;S2、在每个区域均匀布置多个监测模块与同区域的一体化处理模块和灌溉单元对应;S3、将所有区域的一体化处理模块、监测模块、灌溉单元与智能控制单元连接,并设置智能控制单元的判断条件;S4、将所有区域的一体化处理模块与外部水源连通。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引黄灌溉的水肥一体灌溉方法和系统,通过设置一体化处理单元、监测单元、智能控制单元,可实时监测土地的含水量,并通过预设各种阈值使得监测单元监测到的数值分别达到或低于对应的阈值时,自动配比水肥进行混合和浇灌,系统结构、逻辑简单,便于布置,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整体结构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处理模块结构框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监测模块结构框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1、一体化处理单元;11、一体化处理模块;111、存水模块;112、储肥模块;113、上料模块;114、混合模块;2、监测单元;21、监测模块;211、土地含水量监测模块;212、进水量监测模块;213、肥料添加量监测模块;3、智能控制单元;4、灌溉单元;41、喷洒模块;42、浇灌模块;43、滴灌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坚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黄灌溉的水肥一体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化处理单元、监测单元、智能控制单元、灌溉单元,所述一体化处理单元由多个一体化处理模块组成,每个所述一体化处理模块均与外部水源连接,并通向土地不同位置,所述一体化处理模块用于储存各种肥料,并在通水后向水中添加肥料,将水与肥料混合后排出到土地;所述监测单元包括多个监测模块,所述监测模块分别用于监测土地各处的含水量,每个一体化处理模块的进水量和肥料添加量;所述智能控制单元内预设含水量阈值,进水量阈值,水肥比例阈值和逻辑判断算法,根据监测单元的监测数据,判断土地含水量低于含水量阈值时进行向一体化处理模块注水,判断进水量达到进水量阈值,且水肥比例达到水肥比例阈值时,先后停止进水和加肥,进行水肥混合,混合后排到灌溉单元进行灌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黄灌溉的水肥一体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处理模块包括存水模块、储肥模块、上料模块、混合模块;所述存水模块与外部水源对接,用于存储从外部注入的水;所述储肥模块与存水模块连通,储肥模块内部储存有多种肥料,且每种肥料分开储存;所述上料模块用于分别控制每种肥料的添加量;所述混合模块用于将注入存水模块的水和肥料混合后排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黄灌溉的水肥一体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块有多个并与一体化处理模块一一对应,监测模块包括土地含水量监测模块、进水量监测模块、肥料添加量监测模块;所述土地含水量监测模块用于监测与之对应的一体化处理模块浇灌的土地含水量;所述进水量监测模块、肥料添加量监测模块,分别用于监测与之对应的一体化处理模块进水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中华吕名礼吴小李朱登平李宏亚李银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维可控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