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6223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装置;该装置由三部分组成,即:与地梁相连的锚固部分、与中间楼层梁相连的锚固部分和与顶层梁相连的锚固部分,与地梁和顶层梁体相连的锚固部分完全相同,只是安装相反,该锚固部分由环形锚固钢板、环形锚固钢板、4个钢套筒组成。与中间楼层梁相连的锚固部分由2块环形锚固钢板、4个钢套筒组成。本装置减少了二次结构柱钢筋接头数量,节约了钢筋,还提高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的竖直度,大大改善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锚固质量。同时,避免了锚固梁体的二次伤害。具有易于加工,操作简便快捷等特点。快捷等特点。快捷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相关领域,具体来讲涉及的可以是构造柱纵向受力钢筋锚固,以及与其相似的二次结构纵向受力钢筋锚固。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及市政工程中,经调查统计现行大部分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与梁体的连接方式是在梁体上植筋。该工艺对锚固梁体会产生一定的破坏,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形成的竖直度较差,且难以100%的保证二次结构纵向受力钢筋在梁体上的锚固质量。同时后植筋会增加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沿柱高方向的接头数量,浪费一定数量的钢筋,加之植筋完成后需等植筋胶强度起来后方可进行拉拔试验,对工期有一定的延误但在植筋钻孔过程中极易碰到梁体内的钢筋,进而对梁体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装置减少了在梁体上造孔环节。与地梁和顶层梁体相连的锚固方式属于机械连接方式,与中间楼层梁相连的锚固方式属于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两种锚固方式,均可在安装前进行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锚固的可靠性进行试验,既可以保证构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质量,同时对工期也无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在此提供一种用于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装置,使用时先将该装置按设计及规范要求的位置安装在对应的锚固梁体内,并与梁体混凝土一起浇筑成型。待二次结构柱施工时,只需将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与对应梁体内的锚固套筒(300和500)进行连接即可。该装置减少了二次结构柱钢筋接头数量,节约了钢筋,还提高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的竖直度,大大改善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锚固质量。同时,避免了锚固梁体的二次伤害。具有易于加工,操作简便快捷等特点。
[0004]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用于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地梁和顶层梁体相连的锚固部分由环形锚固钢板(100)、环形锚固钢板(200)、钢套筒(300)组成;环形锚固钢板(100)一端与多个锚固套筒(300)通过焊接相连,锚固套筒(300)的间距应与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间距一致,环形锚固钢板(200)穿过对应的锚固套筒(300)并焊接相连;与中间楼层梁相连的锚固部分由多块环形锚固钢板(400)、多个钢套筒(500)组成;环形锚固钢板(400)穿过钢套筒(500),钢套筒的间距应与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间距一致。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用于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地梁和顶层梁体相连的锚固部分,锚固套筒(300)长度为锚固梁高的2/3,套筒内壁一端为丝扣状,一端为光滑状,光滑状一端与环形锚固钢板(100)相连,另一端与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相连。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用于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
锚固套筒(300)1/3处需环形锚固钢板(200)连接固定;所述的与中间楼层梁相连的锚固部分,锚固套筒(500)内壁两端均不设丝扣状,高度与锚固梁高一致,2块环形锚固钢板(400)分别位于锚固套筒(500)的1/3处和2/3处,连接时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需穿过锚固套筒(500),然后通过在锚固套筒(500)灌入环氧树脂灌缝胶或水泥浆进行填充。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用于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地梁和顶层梁体相连的锚固部分中,环形锚固钢板(100)和环形锚固钢板(200)厚度为3~5mm,锚固套筒(300)内丝扣长度应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环形锚固钢板(100)和环形锚固钢板(200)宽度应与梁箍筋内缘一致;所述的与中间楼层梁相连的锚固部分中,环形锚固钢板(400)厚度为3~5mm,锚固套筒(500)的内径比锚固的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略大5~10mm。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用于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装置,使用时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首先按设计及规范要求的位置在对应的锚固梁体内安装本装置,并与梁体混凝土一起浇筑成型。待二次结构柱施工时,首先将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与地梁和顶层梁体的锚固套筒(300)进行机械连接,连接时钢筋应外露为2~3丝。然后在将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穿过中间结构层梁体内的锚固装置(500),并同步放入二次结构柱箍筋后与地梁和顶层梁相连的锚固套筒(300)上的钢筋进行绑扎连接。连接时,接头率应不大于50%,再按设计要求安装箍筋后,将与中间楼层梁体相连的锚固套筒(500)下端密封后,从另一端灌入高流动性、微膨胀的灌浆料。本装置减少了二次结构柱钢筋接头数量,节约了钢筋,还提高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的竖直度,大大改善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锚固质量。同时,避免了锚固梁体的二次伤害。具有易于加工,操作简便快捷等特点。
[0009]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提高了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质量,节约了钢筋,减少了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接头数量。使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与梁体连接更好,整体性更强,大大提高了二次结构的抗震性。同时,减少了对锚固梁体的二次伤害,提高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的竖直度,大大改善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施工质量。锚固方式属于机械连接的锚固和套筒灌浆锚固相结合,可在安装前进行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锚固的可靠性进行试验,既保证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质量,还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工期。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专利技术锚固装置平面布置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与地梁和顶层梁体相连的锚固部分立面布置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与中间楼层梁相连的锚固部分立面布置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锚固装置安装平面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锚固装置安装立面示意图;图6是专利技术是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将结合附图1

图6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
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2]本专利技术通过对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锚固过程中的弊端进行研究和试验,在此提供一种用于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装置,如图1

6所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与地梁和顶层梁体相连的锚固部分完全相同,只是安装相反,该锚固部分由环形锚固钢板100、环形锚固钢板200、4个钢套筒300组成。与中间楼层梁相连的锚固部分由2块环形锚固钢板400、4个钢套筒500组成。使用时,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首先按设计及规范要求的位置在对应的锚固梁体内安装本装置,并与梁体混凝土一起浇筑成型。待二次结构柱施工时,首先将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与地梁和顶层梁体的锚固套筒300进行机械连接,连接时钢筋应外露为2~3丝。然后在将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穿过中间结构层梁体内的锚固装置500,并同步放入二次结构柱箍筋后与地梁和顶层梁相连的锚固套筒300上的钢筋进行绑扎连接。连接时,接头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地梁和顶层梁体相连的锚固部分由环形锚固钢板(100)、环形锚固钢板(200)、钢套筒(300)组成;环形锚固钢板(100)一端与多个锚固套筒(300)通过焊接相连,锚固套筒(300)的间距应与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间距一致,环形锚固钢板(200)穿过对应的锚固套筒(300)并焊接相连;与中间楼层梁相连的锚固部分由多块环形锚固钢板(400)、多个钢套筒(500)组成;环形锚固钢板(400)穿过钢套筒(500),钢套筒的间距应与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间距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地梁和顶层梁体相连的锚固部分,锚固套筒(300)长度为锚固梁高的2/3,套筒内壁一端为丝扣状,一端为光滑状,光滑状一端与环形锚固钢板(100)相连,另一端与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用于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锚固套筒(300)1/3处需环形锚固钢板(200)连接固定;所述的与中间楼层梁相连的锚固部分,锚固套筒(500)内壁两端均不设丝扣状,高度与锚固梁高一致,2块环形锚固钢板(400)分别位于锚固套筒(500)的1/3处和2/3处,连接时二次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需穿过锚固套筒(5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辉李嘉李清柳谢孟林董亮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路航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