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湿地生态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6149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8
本申请涉及一种人工湿地生态净化系统,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种植层、过滤填料层以及卵石层,还包括设置于卵石层下方的透水管以及开设于地面的集水池,所述透水管开设有多个朝上的通孔,所述透水管覆盖有土工布,所述土工布覆盖于多个通孔,所述透水管连通于集水池,所述集水池连接有供水管及排泥管,所述供水管安装有供水泵且供水泵位于集水池内,所述集水池内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板和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沿竖向穿设并转动连接于集水池,所述安装板套设并螺纹连接于调节螺杆,所述供水泵安装于安装板。本申请能够减小供水泵抽水出现堵塞的可能性,改善供水泵的使用效果。泵的使用效果。泵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湿地生态净化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人工湿地系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工湿地生态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处理和水环境修复技术,其是从生态学原理出发,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人为将土壤、沙、石等材料按一定比例组成基质,并栽种经过选择的耐污植物,培育多种微生物,组成类似于自然湿地的新型污水净化系统。
[0003]常见的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种植层、过滤填料层以及卵石层,还包括设置于卵石层下方的透水管以及开设于地面的集水池,透水管开设有多个朝上的通孔,透水管覆盖有土工布,土工布覆盖于多个通孔,透水管连通于集水池,集水池内还设置有供水管及排泥管,供水管安装有供水泵且供水泵位于集水池内,排泥管用于将集水池底部的污泥排出且设置有控制阀门。使用时,地面的雨水能够依次经过种植层、过滤填料层以及卵石层的过滤,随后进入透水管内最后聚集于集水池;然后,能够通过供水管将集水池内的水流泵出,进而便于为城市、园林或其他区域提供水源,还能够通过排泥管将集水池内的污泥排出,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湿地生态净化系统,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种植层(1)、过滤填料层(2)以及卵石层(3),还包括设置于卵石层(3)下方的透水管(4)以及开设于地面的集水池(5),所述透水管(4)开设有多个朝上的通孔,所述透水管(4)覆盖有土工布(41),所述土工布(41)覆盖于多个通孔,所述透水管(4)连通于集水池(5),所述集水池(5)连接有供水管(6)及排泥管,所述供水管(6)安装有供水泵(61)且供水泵(61)位于集水池(5)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5)内设置有升降组件(7),所述升降组件(7)包括安装板(71)和调节螺杆(72),所述调节螺杆(72)沿竖向穿设并转动连接于集水池(5),所述安装板(71)套设并螺纹连接于调节螺杆(72),所述供水泵(61)安装于安装板(7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71)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伸缩套管(73),所述伸缩套管(73)套设于调节螺杆(72),所述伸缩套管(73)一端固定连接于安装板(7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集水池(5)顶壁或底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套管(73)包括多个沿轴向分布的套管单元(731),所述套管单元(731)套设并滑移连接于相邻的套管单元(731),所述套管单元(731)设置为棱柱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单元(731)成型有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林叶敏汤擎楠孙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园冶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