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的灾害协同治理孔结构及灾害协同治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6097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矿井的灾害协同治理孔结构及灾害协同治理方法,矿井的灾害层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分布的底板水层、煤矿瓦斯层、开采沉陷层;所述矿井的灾害协同治理孔结构包括:基础孔和治理孔;所述基础孔贯穿所述开采沉陷层、所述煤矿瓦斯层、所述底板水层;所述治理孔的一端连通所述基础孔,所述治理孔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底板水层、所述煤矿瓦斯层、所述开采沉陷层当中的一者或多者延伸。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一个基础孔,设置不同井型的治理孔,对多种灾害进行针对性地单独治理,实现对煤层底板突水、瓦斯、地面沉陷等多种矿山灾害的立体协同治理。地面沉陷等多种矿山灾害的立体协同治理。地面沉陷等多种矿山灾害的立体协同治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矿井的灾害协同治理孔结构及灾害协同治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矿井灾害综合治理
,尤其涉及一种矿井的灾害协同治理孔结构及灾害协同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煤炭开采过程中,常常面临底板承压水突水、煤层瓦斯超限、地面开采沉陷等问题,与之相对应的即矿井水害、瓦斯灾害和开采沉陷灾害。
[0003]底板涌(突)水,是煤层底板的承压含水层内的水在水压、矿压等因素的作用下,通过在底板岩体内形成的破坏面构成的导水通道,以突然的方式涌入工作面或巷道的现象。最近二三十年,随着煤炭开采转入深部,煤层底板隔水层厚度越来越薄,承受的水压越来越大,底板突水概率、危险性逐年增大。众所周知,突水三个要素条件为突水水源、导水通道和充水强度。目前,预防底板突水通常是对突水水源层进行注浆改造,变含水层为相对隔水层,同时注浆浆液封堵导水通道,阻断底板含水层水进入煤矿井巷。底板水害定向钻区域治理技术一般是先施工定向分支钻孔,成孔后进行高压注浆治理工作,最终实现对底板含水层进行注浆改造、对断层等导水通道进行注浆封堵。
[0004]矿井瓦斯(煤层气)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井的灾害协同治理孔结构,其特征在于,矿井的灾害层包括:自下而上分布的底板水层、煤矿瓦斯层、开采沉陷层;所述矿井的灾害协同治理孔结构包括:基础孔和治理孔;所述基础孔贯穿所述开采沉陷层、所述煤矿瓦斯层、所述底板水层;所述治理孔的一端连通所述基础孔,所述治理孔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底板水层、所述煤矿瓦斯层、所述开采沉陷层当中的一者或多者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的灾害协同治理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理孔包括:水害治理孔,所述水害治理孔包括:第一定向孔和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定向孔的一端与所述基础孔的尾端连通,所述第一定向孔的另一端沿所述底板水层的延伸方向水平延伸;所述第一导向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定向孔连通,所述第一导向孔的另一端沿所述底板水层的延伸方向垂直延伸;所述第一导向孔内设置有第一导向射流装置,所述第一导向射流装置用于导向射流,以寻找垂向的导水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的灾害协同治理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理孔还包括:第一瓦斯治理孔,所述第一瓦斯治理孔包括:第二定向孔和多个第二导向孔;所述基础孔位于所述煤矿瓦斯层与所述开采沉陷层之间的孔部与所述第二定向孔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定向孔的另一端沿所述煤矿瓦斯层的延伸方向水平延伸;所述第二导向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定向孔连通,所述第二导向孔的另一端沿所述煤矿瓦斯层的延伸方向垂直延伸,多个所述第二导向孔沿所述第二定向孔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所述第二导向孔内设置有第二导向射流装置,所述第二导向射流装置用于导向射流,以对所述煤矿瓦斯层进行压裂增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井的灾害协同治理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理孔还包括:第二瓦斯治理孔,所述基础孔位于所述煤矿瓦斯层与所述开采沉陷层之间的孔部与所述第二瓦斯治理孔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瓦斯治理孔的另一端沿所述煤矿瓦斯层的延伸方向垂直延伸,并贯穿所述煤矿瓦斯层;所述第二瓦斯治理孔内设置有所述第二导向射流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的灾害协同治理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理孔还包括:沉陷治理孔,所述基础孔位于所述开采沉陷层上方的孔部与所述沉陷治理孔的一端连通,所述沉陷治理孔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开采沉陷层;所述沉陷治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振丽曹路通尹希文邵远洋武晓适张玉军何万里于秋鸽张志巍
申请(专利权)人: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