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46083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至少包括以下步骤:S1、计算所需原纸的层数;S2、配制浸渍浆料;S3、a)将各张单层原纸分别用浸渍浆料进行浸渍处理,将浸渍后的各张单层原纸堆叠在一起后,依次进行干燥处理、热处理、高温碳化处理;或b)取第i张单层原纸用浸渍浆料进行浸渍处理后,将浸渍后的第i张原纸依次进行干燥处理、热处理;之后将第i+1张原纸进行浸渍处理后,置于热处理后的第i片原纸上,再依次进行干燥处理、热处理;直至将步骤1计算得到的全部原纸处理后,进行高温碳化处理,其中i≥1;S4、将高温碳化处理完成的碳纸,经过浸渍疏水材料并高温烧结;并涂覆微孔层浆料并高温烧结后得到气体扩散层。烧结后得到气体扩散层。烧结后得到气体扩散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扩散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气体扩散层(Gas diffusion layers),简称GDL,包括微孔层与支撑层。支撑层的主要材料为碳纸,其主要作用为传导反应气体、排出多余的水、传导热量、传导电子以及为膜电极提供机械支撑;微孔层的作用类似,也是用于传导水、气、热及电子,并起着保护催化层的作用。因此,气体扩散层需要具有导电性高、孔结构佳、亲疏水性佳、导热性好、机械强度好,微孔层平整度高等特点。
[0003]目前,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步骤如下:丙烯腈经聚合后得到聚丙烯腈,再经过纺丝、烧结后得到碳纤维,再短切成10

15 mm长、直径为5

10 μm的短切碳纤维,将碳纤维经过表面处理后,抄纸得到原纸。将原纸经过填孔、烧结后得到碳纸;将碳纸浸渍PTFE并经过350

400℃烧结30

60 min后,再涂布微孔层、再经过350

400℃烧结30

60 min后得到气体扩散层。
[0004]然而,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应用于燃料电池或电解水电池中的气体扩散层的厚度不固定,但是原纸厂商生产的原纸型号固定,因此不满足实际使用过程中所需的特定厚度的气体扩散层;另一方面,当原纸厚度≥500μm时,其填孔浆料不易分散均匀,从而导致碳纸的填孔效果较差。
[0005]因此,现有技术在厚GDL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有:GDL厚度取决于原纸厚度,故原纸制约了厚GDL的生产研发;在用厚原纸生产过程中,填孔效果较差,填孔浆料很难完全浸入厚GDL内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可以制备出不同厚度的气体扩散层,且解决了较厚气体扩散层在浸渍填孔过程中,浸渍填孔不充分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根据所需碳纸的目标厚度、以及单张原纸的厚度,计算所需原纸的层数;
[0009]S2、配制浸渍浆料;
[0010]S3、a)将各张单层原纸分别用所述浸渍浆料进行浸渍处理,将浸渍后的各张单层原纸堆叠在一起后,依次进行干燥处理、热处理、高温碳化处理;或
[0011]b)取第i张单层原纸用所述浸渍浆料进行浸渍处理后,将浸渍后的第i张原纸依次进行干燥处理、热处理;之后将第i+1张原纸进行浸渍处理后,置于热处理后的第i片原纸上,再依次进行干燥处理、热处理;直至将步骤1计算得到的全部原纸处理后,进行高温碳化处理,其中i≥1;
[0012]S4、将步骤S3高温碳化处理完成的所述碳纸,经过浸渍疏水材料并高温烧结后形成支撑层;在所述支撑层上涂覆微孔层浆料并高温烧结后形成为微孔层,由所述支撑层与所述微孔层构成所述气体扩散层。
[0013]进一步地,所述浸渍浆料的原料包括碳系材料、高分子聚合物、溶剂;所述溶剂在所述浸渍浆料中的含量为75%~95%;所述碳系材料在所述碳系材料和所述高分子聚合物质量之和中的占比为30~70%。
[0014]进一步地,所述碳系材料为石墨、碳黑、石墨烯、碳纳米管中的至少一种。
[0015]进一步地,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
[0016]进一步地,所述溶剂为水、乙醇、N

甲基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
[0017]进一步地,步骤b)中,所述浸渍浆料还包括增稠剂;所述增稠剂为淀粉、阿拉伯胶、果胶、琼脂、明胶、海藻胶、角叉胶、糊精、多糖衍生物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丙二醇藻蛋白酸酯、甲基纤维素、淀粉磷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藻蛋白酸钠、酪蛋白、聚丙烯酸钠、聚氧乙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浸渍浆料中,所述增稠剂的占比为0.5~20wt%。
[0018]进一步地,所述干燥处理步骤包括:在50

150℃的温度条件下对浸渍后的所述碳纸干燥15min

5h;在200

400℃的温度条件下对干燥后的所述碳纸热处理3

30min。
[0019]进一步地,所述高温碳化处理步骤包括:在1000

2000℃的温度条件下对热处理后的所述碳纸碳化0.2

2h。
[0020]进一步地,各张原纸的碳纤维含量朝向所述微孔层的方向逐渐递增;或
[0021]所述浸渍浆料还添加有造孔剂;浸渍各张原纸的所述浸渍浆料中,所述造孔剂的含量朝向所述微孔层的方向逐渐减少。
[002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一种气体扩散层在燃料电池或电解水电池中的应用。
[0023]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实现了不同厚度气体扩散层的制备。由于气体扩散层的厚度往往受原纸厂商生产的原纸制约,特定厚度的原纸只能制备特定厚度的气体扩散层,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浸渍后的原纸进行一次性堆叠或逐步堆叠,从而制备得到更厚的气体扩散层。
[0025]2、解决了较厚气体扩散层浸渍填孔过程中,浸渍填孔不充分问题。由于较厚原纸在填孔过程中,存在填孔浆料浸润不佳,填孔不充分,进而使得气体扩散层的导电性、机械性降低。本专利技术通过浸渍每张原纸,从而保证了原纸的充分浸润,保证了气体扩散层的导电性及机械性能。
[0026]3、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次性堆叠法,制备方法简便,同时在烧结过程中保证了每一片原纸都浸渍完全,保证了高温热处理充分。同时,选取不同碳纤维质量百分数及碳纤维体积占比的原纸可以制备阶梯化气体扩散层。
[0027]逐步堆叠法可以实现梯度化:一方面,浸渍浆料的固含、树脂成分、比例以及造孔剂都会影响浸渍烧结后成品的面密度、孔结构和电导率,所以可以通过调节第i次的浸渍浆料来调节第i层的面密度、孔结构和电导率;另一方面,原纸的面密度、孔结构、表面状态会影响浸渍烧结后成品的面密度、孔结构,所以可以通过调节第i层原纸的面密度、孔结构和电导率。因此通过合理设计逐步堆叠法的工艺条件可以实现支撑层孔结构的阶梯化分布。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为实施例1的电池性能曲线图。
[0030]图2为实施例2的电池性能曲线图。
[0031]图3为实施例3的电池性能曲线图。
[0032]图4为实施例4的电池性能曲线图。
[0033]图5为实施例5的电池性能曲线图。
[0034]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所需碳纸的目标厚度、以及单张原纸的厚度,计算所需原纸的层数;S2、配制浸渍浆料;S3、a)将各张单层原纸分别用所述浸渍浆料进行浸渍处理,将浸渍后的各张单层原纸堆叠在一起后,依次进行干燥处理、热处理、高温碳化处理;或b)取第i张单层原纸用所述浸渍浆料进行浸渍处理后,将浸渍后的第i张原纸依次进行干燥处理、热处理;之后将第i+1张原纸进行浸渍处理后,置于热处理后的第i片原纸上,再依次进行干燥处理、热处理;直至将步骤1计算得到的全部原纸处理后,进行高温碳化处理,其中i≥1;S4、将步骤S3高温碳化处理完成的所述碳纸,经过浸渍疏水材料并高温烧结后形成支撑层;在所述支撑层上涂覆微孔层浆料并高温烧结后形成为微孔层,由所述支撑层与所述微孔层构成所述气体扩散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渍浆料的原料包括碳系材料、高分子聚合物、溶剂;所述溶剂在所述浸渍浆料中的含量为75%~95%;所述碳系材料在所述碳系材料和所述高分子聚合物质量之和中的占比为30~7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系材料为石墨、碳黑、石墨烯、碳纳米管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水、乙醇、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平李帅张瀚文薛晓武车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通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