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海绵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6025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静电海绵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海绵生产技术领域。制备所述抗静电海绵的原料包括:第一聚醚多元醇、第二聚醚多元醇、改性第二聚醚多元醇、水、抗静电剂、硅油、催化剂、异氰酸酯;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的官能度为2,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的官能度为3,所述改性第二聚醚多元醇为第二聚醚多元醇与苯乙烯及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的产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抗静电海绵,通过添加抗静电剂,同时采用活性不同第一聚醚多元醇、第二聚醚多元醇以及改性第二聚醚多元醇,可使聚合反应的速度与排气的速度相适配,进而使气泡能排出,大大提高破孔率,进而提高海绵的透气性。进而提高海绵的透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静电海绵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绵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抗静电海绵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由于海绵质轻、价廉、易切割且具有缓冲抗震作用而广泛用作电子元件包装领域。但是海绵容易产生静电,会影响其在包装领域的使用。对此,现有技术通过在海绵的生产过程中添加抗静电剂,以使制备得到的海绵具有抗静电性。现有添加到海绵中的抗静电剂有炭黑、活性碳、ABS种子、离子型抗静电剂、非离子型抗静电剂,其中,由于无机的抗静电剂会影响海绵的强度,而离子型抗静电剂会迁入金属离子,使得他们在海绵中的使用受到限制。而非离子型抗静电剂在海绵中的分散性最佳,抗静电效果最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抗静电海绵的生产制造中。然而,由于非离子型抗静电剂中含有大量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具有表面活性,容易导致闭孔收缩,使其透气性下降,无法满足电子元件包装的要求。
[0003]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抗静电海绵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添加有非离子型抗静电剂的海绵,其破孔率低,透气性差的缺陷。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抗静电海绵,其中,制备所述抗静电海绵的原料包括:第一聚醚多元醇、第二聚醚多元醇、改性第二聚醚多元醇、水、抗静电剂、硅油、催化剂、异氰酸酯;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的官能度为2,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的官能度为3,所述改性第二聚醚多元醇为第二聚醚多元醇与苯乙烯及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的产物。
[0007]所述的抗静电海绵中,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和第二聚醚多元醇的羟值均为56。
[0008]所述的抗静电海绵中,所述改性第二聚醚多元醇的羟值为29,固含量为45%。
[0009]所述的抗静电海绵中,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的添加量占第一聚醚多元醇、第二聚醚多元醇、改性第二聚醚多元醇总质量的25%~40%。
[0010]所述的抗静电海绵中,所述抗静电剂为乙氧基化烷基胺类抗静电剂。
[0011]所述的抗静电海绵中,按重量份数计,制备所述抗静电海绵的原料包括:第一聚醚多元醇25~40份、第二聚醚多元醇10~30份、改性第二聚醚多元醇30~65份、水2~3.5份、抗静电剂1份、硅油1~1.2份、胺催化剂0.12~0.17份、凝胶催化剂0.1~0.14份,异氰酸酯33~48份。
[0012]所述的抗静电海绵中,按重量份数计,制备所述抗静电海绵的原料包括:第一聚醚多元醇30份、第二聚醚多元醇20份、改性第二聚醚多元醇50份、水3份、抗静电剂1份、硅油1.1份、胺催化剂0.15份、凝胶催化剂0.12份,异氰酸酯39份。
[0013]一种抗静电海绵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如上所述的抗静电海绵,其中,所述制备方
法包括步骤:取第一聚醚多元醇、第二聚醚多元醇、改性第二聚醚多元醇、水、抗静电剂、硅油、催化剂,搅拌混匀,得混合料;取异氰酸酯并加入混料料中,快速搅拌4~5s,得发泡浆料;将发泡浆料倒入模具中,发泡;发泡结束后,于25℃熟化24h,得到成品。
[0014]所述的抗静电海绵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混合料及异氰酸酯在混合前的温度为23~25℃。
[0015]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静电海绵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静电海绵的制备原料中,通过添加抗静电剂,同时采用活性不同第一聚醚多元醇、第二聚醚多元醇以及改性第二聚醚多元醇,可使聚合反应的速度与排气的速度相适配,进而使气泡能排出,大大提高破孔率,进而提高海绵的透气性。同时,通过采用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后的第二聚醚多元醇,可大大提高海绵的硬度,满足作为电子元件外包装对硬度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静电海绵及其制备方法,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静电海绵,制备所述抗静电海绵的原料包括第一聚醚多元醇、第二聚醚多元醇、改性第二聚醚多元醇、水、抗静电剂、硅油、催化剂、异氰酸酯。其中,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的官能度为2,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为官能度为3,并且,第一聚醚多元醇的平均分子量为2000,第二聚醚多元醇的平均分子量为3000,所述改性第二聚醚多元醇为第二聚醚多元醇与苯乙烯及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的产物。
[0019]上述抗静电海绵的原料中,由于第二聚醚多元醇的活性较高,而添加的抗静电剂及硅油中均含有大量的活性基团,这些活性基团会加速聚和反应的速度,致使气泡产生的速度跟不上交联的速度,容易导致气体无法排出,形成闭孔,最终导致开孔率过低,透气性差,使得海绵成品无法达标。为了提高破孔率,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聚合反应的速度,在原料中添加官能度为2的第一聚醚多元醇,即,采用活性较低的第一聚醚多元醇替代第二聚醚多元醇,使聚合反应的速度降低,进而使聚合速度与发泡速度适配,使产生的气泡能破孔排出,提高海绵的破孔率和透气性。此外,为了使得到的抗静电海绵具有较好的硬度,采用以第二聚醚多元醇接枝苯乙烯及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的改性第二聚醚多元醇作为主要原料,由于接枝后的第二聚醚多元醇不但能保持较好的活性,且能形成更好的网状交联结构,能大大的提高海绵的硬度。
[0020]上述抗静电海绵,通过调整制备原料,以活性不同的第一聚醚多元醇、第二聚醚多元醇及改性第二聚醚多元醇配合使用,使得发泡速度与聚合速度相适配,进而使气泡能排出,提高破孔率。通过上述原料制备得到抗静电海绵,不但具有优异的抗静电性,同时破孔率可达到95%,进而满足海绵作为电子元件包装应用的要求。
[0021]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第二聚醚多元的羟值均为56mgKOH/g,第一聚醚多元醇的平均分子量为2000,第二聚醚多元醇的平均分子量为3000;所述改性第二聚醚多元醇的羟值为29mgKOH/g(由于改性第二聚醚多元醇为混合物,其分子量不可测,理论上其分子量大于300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羟值相同,平均分子量不同
的第一聚醚多元醇和第二聚醚多元醇,以及羟值与第二聚醚多元醇不同的改性第二聚醚多元醇,不但可调整交联的速度,同时,由于三者的分子量不同,可形成级配,聚合时能更好的交联,得到硬度和回弹性适合电子元件包装的海绵制品。
[0022]由于第一聚醚多元醇的添加量越高,则交联的速度会越慢,形成的泡孔开孔率就会越高,但是发泡率会下降,而第一聚醚多元醇的添加量越少,则交联速度会越快,形成的泡孔开孔率会越低,无法满足海绵透气性的要求。为了确保制备时交联的速度与发泡的速度适配,在不改变其他辅料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的添加量不小于第一聚醚多元醇、第二聚醚多元醇及改性第二聚醚多元醇总量的25%,且不高于40%,当第一聚醚多元醇的添加量位于25%~40%之间时,具有较好的开孔率,透气性好,且海绵密度、硬度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静电海绵,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抗静电海绵的原料包括:第一聚醚多元醇、第二聚醚多元醇、改性第二聚醚多元醇、水、抗静电剂、硅油、催化剂、异氰酸酯;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的官能度为2,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的官能度为3,所述改性第二聚醚多元醇为第二聚醚多元醇与苯乙烯及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的产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和第二聚醚多元醇的羟值均为5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静电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第二聚醚多元醇的羟值为29,固含量为4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静电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的添加量占第一聚醚多元醇、第二聚醚多元醇、改性第二聚醚多元醇总质量的25%~4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静电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剂为乙氧基化烷基胺类抗静电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静电海绵,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制备所述抗静电海绵的原料包括:第一聚醚多元醇25~40份、第二聚醚多元醇10~30份、改性第二聚醚多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纳新吕亮武留振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惠安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