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5998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新风装置,包括:外壳体,其上形成有室外进风口、室外排风口、室内送风口以及室内回风口,外壳体内形成有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换热器以及第二换热器;换向装置,其具有阀腔和隔挡部,阀腔被隔挡部隔挡形成四个子腔,该四个子腔分别与新风通道、排风通道、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连通;控制模块,其配置为:控制隔挡部的开闭状态,用于控制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所连通的换热腔,并且控制冷媒流向,使得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与运行模式相匹配,还包括吸附件,所述第一换热腔以及所述第二换热腔中均设置有所述吸附件。本方案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同时控制逻辑简单,实现方便。实现方便。实现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调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新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室内环境的品质,需要对空气进行调节。空气调节包括温度调节和湿度调节,空气质量以及舒适度日益被每个家庭及各类商业、办公场所重视。
[0003]在一些新风装置中,夏季室外空气湿度大,室外新风携带的水分需先经过吸附材料的吸收,再经过室内排风将吸附材料中的水分带走,从而实现使室外新风中携带的水分无法进入室内得目的。过程中需要换热器不断从蒸发器变成冷凝器,再由冷凝器变成蒸发器,而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也需要不断的相互之间进行切换,因此需要一种切换装置实现风道的自由切换。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目前有的新风装置通过8个风阀的组合开启和关闭,但是风阀数量多,且占用空间大,过程中有一个风阀故障,则装置就无法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控制阀门结构复杂,各风阀工作独立性差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其上形成有室外进风口、室外排风口、室内送风口以及室内回风口,外壳体内形成有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换热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换热腔中的第一换热器以及设置在第二换热腔中的第二换热器;换向装置,其具有阀腔和隔挡部,所述阀腔被隔挡部隔挡形成四个子腔,该四个子腔分别与新风通道、排风通道、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连通;控制模块,其配置为:控制所述换向装置的隔挡部的开闭状态,用于控制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所连通的换热腔,并且控制冷媒流向,使得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与运行模式相匹配;新风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室外进风口和室内送风口,排风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室内回风口和室外排风口;吸附件,所述第一换热腔以及所述第二换热腔中均设置有所述吸附件,用于吸附或释放水分。
[0007]进一步的,所述隔挡部包括:固定框,其具有两个,交叉固定在所述阀腔中;百叶,其具有多个,分别通过转轴连接在所述固定框中;
驱动装置,其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转轴连接,驱动装置接受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用于带动所述百叶转动实现开启或者关闭,用于将分别位于所述百叶两侧的两个子腔连通或者隔断。
[0008]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换向装置的控制方法为:确定运行模式以及当前各固定框的百叶的开启状态,并判断当前各固定框的百叶的开启状态与所述运行模式的匹配状态;当所述匹配状态为不匹配时,控制相应的百叶转动,换向装置进行换向;所述换向装置包括室内换向装置和/或室外换向装置。
[0009]进一步的,控制换向装置换向步骤包括:确定应当动作的百叶及其目标状态,根据所述百叶的目标状态确定相应的驱动装置的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动作。
[0010]进一步的,确定当前各固定框的百叶的开启状态的方式为:查询存储器中记录的各固定框的百叶的开启状态。
[0011]进一步的,在接收到停机信号之后,还包括控制将所有叶片复位的步骤,控制驱动装置将所有叶片转动至复位位置;当再次开机时以复位位置作为当前各固定框的百叶的开启状态。
[0012]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具有两个,分别对应驱动两个固定框中的百叶。
[0013]进一步的,所述换向装置开设分别与四个子腔连通的连接口;所述换向装置具有两个,分别为室内换向装置和室外换向装置,室内换向装置的第一连接口与所述室内回风口连接,室内换向装置的第四连接口与所述室内送风口连接,室内换向装置的第二连接口与所述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的其中一个连接,室内换向装置的第三连接口与所述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的另外一个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室内换向装置的四个连接口之间的连通状态,用于将室内换向装置的第一连接口与其第二连接口连通、将室内换向装置的第四连接口与其第三连接口连通,或者,将室内换向装置的第一连接口与其第三连接口连通、将室内换向装置的第四连接口与其第二连接口连通;室外换向装置的第一连接口与所述室外排风口连接,室外换向装置的第四连接口与所述室外进风口连接,室外换向装置的第二连接口与所述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的其中一个连接,室外换向装置的第三连接口与所述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的另外一个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室外换向装置的四个连接口之间的连通状态,用于将室外换向装置的第一连接口与其第二连接口连通、将室外换向装置的第四连接口与其第三连接口连通,或者,将室外换向装置的第一连接口与其第三连接口连通、将室外换向装置的第四连接口与其第二连接口连通。
[0014]进一步的,所述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制冷模式时,所述新风通道与蒸发器所在的换热腔连通,并且所述排风通道与冷凝器所在的换热腔连通;制热模式时,所述新风通道与冷凝器所在的换热腔连通,并且所述排风通道与蒸发器所在的换热腔连通;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控制冷媒的流向,使得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其中一个作为蒸发器,另外一个作为冷凝器。
[0015]进一步的,所述运行模式包括除湿模式和加湿模式;除湿模式时,所述新风通道与蒸发器所在的换热腔连通,并且所述排风通道与冷凝器所在的换热腔连通;加湿模式时,所述新风通道与冷凝器所在的换热腔连通,并且所述排风通道与蒸发器所在的换热腔连通;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获取吸附件的吸附能力或者获取输入到室内的新风湿度,除湿模式中,当蒸发器的吸附件的吸附能力下降或者输入到室内的新风湿度大于设定值时;或者,加湿模式中,当冷凝器的吸附件的释放能力下降或者输入到室内的新风湿度小于设定值时,转换冷媒的流向,同时,控制室内换向装置和室外换向装置换向。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新风装置,通过设置换向装置,其一方面与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连通,另外一方面分别与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连通,通过控制换向装置换向,能够切换新风通道与排风通道分别与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的连通状态。同时可配合冷媒的流向,实现两个换热腔的制冷和制热功能的互换,同时配合控制两个换向装置的隔挡部的开闭状态,进而改变室内换向装置和室外换向装置控制各自的连接口之间的连通状态,能够实现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所连通的换热腔切换,空气调节运行模式可保持不变,尤其适用于为了达到除湿或者加湿功能,需要配合切换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的新风装置。
[0017]本方案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同时控制逻辑简单,实现方便。
[0018]结合附图阅读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 是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新风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室内换向装置的结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其上形成有室外进风口、室外排风口、室内送风口以及室内回风口,外壳体内形成有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换热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换热腔中的第一换热器以及设置在第二换热腔中的第二换热器;换向装置,其具有阀腔和隔挡部,所述阀腔被隔挡部隔挡形成四个子腔,该四个子腔分别与新风通道、排风通道、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连通;控制模块,其配置为:控制所述隔挡部的开闭状态,用于控制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所连通的换热腔,并且控制冷媒流向,使得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与运行模式相匹配;新风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室外进风口和室内送风口,排风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室内回风口和室外排风口;吸附件,所述第一换热腔以及所述第二换热腔中均设置有所述吸附件,用于吸附或释放水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部包括:固定框,其具有两个,交叉固定在所述阀腔中;百叶,其具有多个,分别通过转轴连接在所述固定框中;驱动装置,其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转轴连接,驱动装置接受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用于带动所述百叶转动实现开启或者关闭,用于将分别位于所述百叶两侧的两个子腔连通或者隔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换向装置换向的控制方法为:确定运行模式以及当前各固定框的百叶的开启状态,并判断当前各固定框的百叶的开启状态与所述运行模式的匹配状态;当所述匹配状态为不匹配时,控制相应的百叶转动,换向装置进行换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换向装置换向步骤包括:确定应当动作的百叶及其目标状态,根据所述百叶的目标状态确定相应的驱动装置的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动作。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确定当前各固定框的百叶的开启状态的方式为:查询存储器中记录的各固定框的百叶的开启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接收到停机信号之后,还包括控制将所有叶片复位的步骤,控制驱动装置将所有叶片转动至复位位置;当再次开机时以复位位置作为当前各固定框的百叶的开启状态。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具有两个,分别对应驱动两个固定框中的百叶。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装置开设分别与四个子腔连通的连接口;
所述换向装置具有两个,分别为室内换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都学敏孟建军黄信博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