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货运索道的监测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5994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输电线路工程设计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货运索道的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采集终端,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图像信息和定位信息;基准站,用于作为北斗差分定位的基准点,并向所述采集终端提供网络信号;中继站,用于向所述采集终端和移动终端提供中继链路;移动终端,用于采集索道支架的图像信息和定位信息,并将所述图像信息和定位信息通过中继链路发送至所述采集终端;该方案针对目前人工登山评估索道搭设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通过移动终端采集索道支架的图像信息和定位信息,整个评估数据通过自组网技术传输,可以实现免登山评估索道搭设施工质量。工质量。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线路货运索道的监测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输电线路工程设计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货运索道的监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受线路走廓制约及环保问题影响,特高压输电线路路径越来越频繁地经过高山峻岭,特高压输电线路物资运输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传统人力、畜力的物资运输方式已无法满足施工需求。国家对环保的政策日益严苛,通过大量砍伐林木修建施工运输道路也不可行,架空输电线路施工专用货运索道(以下简称索道)兼顾安全、效率、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是一种理想的物资运输方式。
[0003]为了保证索道搭设施工质量,需要对索道的搭设质量和外观质量进行评估,搭设质量需要测量索道各支架的跨距和高差,然后通过校核计算,判断索道搭设质量是否合格,外观质量是通过观察索道支架各部件的安装质量及自身外观情况判断是否合格。
[0004]但因为索道主要位于山区,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在进行索道施工质量安全评估时,需要登山进行逐基索道逐基支架外观检查,并手持GPS测量仪复测索道主要参数(跨距、弦倾角等)。
[0005]1、整个评估作业效率低,人工强度大,后期需要人工处理大量的图像及测量数据,将数据处理成跨距及高差,处理工作量大,而且容易错误。
[0006]2、整个评估工作存在严重安全风险。安全风险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高海拔登山作业风险,如高原反应缺氧;2)山区迷路;3)跌倒滑落;4)蛇虫咬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输电线路货运索道的监测系统及方法。
[0008]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输电线路货运索道的监测系统,所述输电线路货运索道的监测系统包括:采集终端1、基准站2、多个中继站3和移动终端4;
[0009]所述采集终端1,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移动终端4发送的图像信息和定位信息;
[0010]所述基准站2,用于作为北斗差分定位的基准点,并向所述采集终端1提供网络信号;
[0011]所述中继站3,用于向所述采集终端1和移动终端4提供中继链路;
[0012]所述移动终端4,用于采集索道支架5的图像信息和定位信息,并将所述图像信息和定位信息通过中继链路发送至所述采集终端1;
[0013]其中,所述定位信息为以所述基准站2为基准点的索道支架5的定位信息。
[0014]优选的,所述基准站2设置于输电线路货运索道起点。
[0015]优选的,所述基准站2由第一全向天线21、第一北斗天线22和基准站本体23组成。
[0016]优选的,所述中继站3由第二全向天线31、中继站本体33以及设置在中继站本体33上的第一吊耳32组成。
[0017]进一步的,所述中继站3通过所述第一吊耳32设置于输电线路货运索道沿线上的索道运行小车6上。
[0018]优选的,所述移动终端4由第三全向天线41、第二北斗天线42、移动终端本体43、摄像头44以及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本体43上的第二吊耳45组成。
[0019]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终端4通过所述第二吊耳45置于输电线路货运索道上的索道运行小车6上。
[0020]进一步的,所述索道运行小车6上设有第三吊耳61。
[0021]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所述输电线路货运索道的监测系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22]将基准站2设置在索道起点,多个中继站3通过索道运行小车6设置在输电线路货运索道,移动终端4悬挂在索道运行小车6上;
[0023]当采集终端1连接基准站2的网络并获取到移动终端4发送的图像信息和定位信息时,启动输电线路货运索道;
[0024]当移动终端4移动到索道支架5处时,暂停输电线路货运索道,通过采集终端1控制移动终端4采集并存储索道支架5的图像信息和定位信息;
[0025]反向启动输电线路货运索道,并回收中继站3和移动终端4。
[0026]优选的,所述图像信息至少包括下述中的一种:整体外观图像、吨位标识。
[0027]本专利技术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有益效果: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电线路货运索道的监测系统,所述输电线路货运索道的监测系统包括:采集终端1、基准站2、多个中继站3和移动终端4;所述采集终端1,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移动终端4发送的图像信息和定位信息;所述基准站2,用于作为北斗差分定位的基准点,并向所述采集终端1提供网络信号;所述中继站3,用于向所述采集终端1和移动终端4提供中继链路;所述移动终端4,用于采集索道支架5的图像信息和定位信息,并将所述图像信息和定位信息通过中继链路发送至所述采集终端1;其中,所述定位信息为以所述基准站2为基准点的索道支架5的定位信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远程完成索道施工质量评估工作,免登山,大幅提升了评估工作效率,通过无线自组网技术,可以有效保证山区非视距环境下索道评估用网络环境,通过北斗差分定位技术,可以有效保证索道支架间跨距和高差的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输电线路货运索道的监测系统的主要结构框图;
[0030]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准站的主要结构框图;
[0031]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中继站的主要结构框图;
[0032]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主要结构框图;
[0033]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输电线路货运索道的主要结构框图;
[0034]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索道支架的主要结构框图;
[0035]其中。1为采集终端,2为基准站,3为中继站,4为移动终端,5为索道支架,6为索道运行小车。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7]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8]参阅附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输电线路货运索道的监测系统的主要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输电线路货运索道的监测系统主要包括:采集终端1、基准站2、多个中继站3和移动终端4;
[0039]所述采集终端1,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移动终端4发送的图像信息和定位信息;
[0040]所述基准站2,用于作为北斗差分定位的基准点,并向所述采集终端1提供网络信号;
[0041]所述中继站3,用于向所述采集终端1和移动终端4提供中继链路;
[0042]所述移动终端4,用于采集索道支架5的图像信息和定位信息,并将所述图像信息和定位信息通过中继链路发送至所述采集终端1;
[0043]其中,所述定位信息为以所述基准站2为基准点的索道支架5的定位信息。
[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路货运索道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采集终端(1)、基准站(2)、多个中继站(3)和移动终端(4);所述采集终端(1),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移动终端(4)发送的图像信息和定位信息;所述基准站(2),用于作为北斗差分定位的基准点,并向所述采集终端(1)提供网络信号;所述中继站(3),用于向所述采集终端(1)和移动终端(4)提供中继链路;所述移动终端(4),用于采集索道支架(5)的图像信息和定位信息,并将所述图像信息和定位信息通过中继链路发送至所述采集终端(1);其中,所述定位信息为以所述基准站(2)为基准点的索道支架(5)的定位信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站(2)设置于输电线路货运索道起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站(2)由第一全向天线(21)、第一北斗天线(22)和基准站本体(23)组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站(3)由第二全向天线(31)、中继站本体(33)以及设置在中继站本体(33)上的第一吊耳(32)组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站(3)通过所述第一吊耳(32)设置于输电线路货运索道沿线上的索道运行小车(6)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明彭飞万建成刘开秦剑刘晨胡春华马一民郝玉靖安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