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渗透效果的土壤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593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渗透效果的土壤修复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土壤修复装置不能够将土壤修复药剂自动均匀的加压渗透至土壤内部各层的问题,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底部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有密封板,所述装置外壳内安装有多功能加压渗透组件,所述装置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底部侧端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上法兰连接有第二小型水泵,所述第二小型水泵安装在所述装置外壳的顶端,所述导流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在中转框的侧端。本申请不仅能够将土壤修复药剂自动均匀的加压渗透至土壤内部各层,同时能够将渗透后的修复药剂与土壤进行自动均匀的混合处理。动均匀的混合处理。动均匀的混合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渗透效果的土壤修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
,具体的,涉及一种高渗透效果的土壤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壤环境面临严峻形势,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在重污染企业或工业密集区、工矿开采区及周边地区、城市和城郊地区出现了土壤重污染区和高风险区,土壤损失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并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人们在认识到土壤污染的隐蔽性、严重性和不可逆性的同时,也真正的认识到,要做好大气和水环境的保护工作,必须同时做好土壤环境的防治与修复;
[0003]而现有的土壤修复装置在工作过程中,通常是先对土壤进行开垦,随后将混合制备后的土壤修复药剂倾撒至需要修复土壤处,但倾撒后的修复药剂只能够停留在土壤表面,因此药剂只能够进行自然渗透,进而导致渗透效率低,渗透效果差,现有的土壤修复装置不能够将土壤修复药剂自动均匀的加压渗透至土壤内部各层,同时不能够将渗透后的修复药剂与土壤进行自动均匀的混合处理,进而不能够对土壤进行高效稳定的修复工作,并且现有的土壤修复装置在工作过程中,虽能够对土地进行开垦处理,但开垦深度有限,且开垦后的土壤中仍会存在大量结块,不能够对土壤进行自动高效的深层开垦松土工作,进而不能够保证土壤后续与修复药剂渗透混合工作的稳定,而且现有的土壤修复装置在工作结束后,不能够对开垦用的刀具进行自动清理工作,所以还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手动清理,实用性较差,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高渗透效果的土壤修复装置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高渗透效果的土壤修复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土壤修复装置不能够将土壤修复药剂自动均匀的加压渗透至土壤内部各层,同时不能够将渗透后的修复药剂与土壤进行自动均匀的混合处理,并且不能够对土壤进行自动高效的深层开垦松土工作,同时不能够对开垦用的刀具进行自动清理工作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高渗透效果的土壤修复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底部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有密封板,所述装置外壳内安装有多功能加压渗透组件,所述装置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底部侧端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上法兰连接有第二小型水泵,所述第二小型水泵安装在所述装置外壳的顶端,所述导流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在中转框的侧端,所述中转框固定连接在所述密封板的底端面上,所述中转框的底部贯穿开设有通槽,所述装置外壳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把手,所述固定把手上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底端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转动连接有配重滚轮,所述安装架的侧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内固定连接有清扫刷,所述防护框套设在所述装置外壳上,所述装置外壳顶部侧端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
料管上安装有电磁阀。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密封板的底端面与装置外壳的底端面平齐,所述储水箱固定在装置外壳的顶部中心部位,所述导流管对称分布在储水箱的底部两侧,所述导流管与第二小型水泵一一对应。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多功能加压渗透组件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连接在装置外壳的内部顶端,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圆形齿轮,所述第一圆形齿轮上啮合连接有第二圆形齿轮,所述第二圆形齿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往复丝杆上,所述往复丝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在装置外壳的内部顶端,所述第二圆形齿轮的底端面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往复丝杆上螺纹连接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贯穿滑动连接在限位杆上,所述往复丝杆的中心轴线与装置外壳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竖直中心线上,所述限位杆等角度分布在第二圆形齿轮的底端面上,所述限位杆底端面的高度小于往复丝杆底端面的高度。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衔接板的底端面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旋杆,所述第一螺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圆形齿轮,所述第三圆形齿轮上啮合连接有内齿轮柱,所述内齿轮柱固定连接在装置外壳内壁,所述第一螺旋杆转动连接在输送筒内,所述输送筒的顶部侧端连接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上法兰连接有第一小型水泵,所述第一小型水泵安装在输送筒的顶部侧端,所述连接软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块,所述第一螺旋杆等角度分布在衔接板的底端面上,所述第一螺旋杆分别与第三圆形齿轮和输送筒一一对应,所述内齿轮柱的长度大于往复丝杆的长度,所述第一螺旋杆的长度与输送筒的长度相等,所述配重块的长度大于连接软管的底端开口直径,所述配重块的宽度小于连接软管的底端开口直径。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配重块贴合连接在密封板的顶端面上,所述密封板上固定连接有导向筒,所述导向筒内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输送筒限位滑动连接在密封垫内,所述密封垫的内壁与输送筒的外端面相贴合,所述输送筒的横截面呈矩形。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螺旋杆的底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旋杆,所述第二螺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锥头,所述第二螺旋杆的侧端固定连接有粉碎刀片,所述第二螺旋杆的直径大于第一螺旋杆的直径,所述第二螺旋杆上的螺旋叶片为刀片,所述粉碎刀片等距分布在第二螺旋杆的两侧,所述粉碎刀片与第二螺旋杆上的螺旋叶片相间分布,所述第二螺旋杆固定在固定锥头的顶部中间部位。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流管的直径小于密封圈的宽度,所述中转框的直径小于密封板的直径,所述通槽等角度分布在中转框的底部,所述密封圈的外端面与中转框的外端面平齐。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把手对称分布在装置外壳的两侧,所述固定把手通过液压杆与安装架一一对应,所述液压杆的底端固定在安装架的顶端中间部位。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护框的内径大于装置外壳的直径,所述清扫刷设置有十组,每组清扫刷等角度分布在防护框内,十组清扫刷等距分布在防护框内,所述防护框的长度与第二螺旋杆的长度相等,所述清扫刷的长度大于防护框侧壁至第二螺旋杆之间的距离。
[0015]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0016]1、设置有多功能加压渗透组件,利用第一圆形齿轮能够带动第二圆形齿轮啮合转动,通过各个限位杆能够拨动衔接板在往复丝杆上稳定转动,此时在往复丝杆上的螺纹作用下,能够保证衔接板在转动过程中进行自动稳定的上下往复运动,且在衔接板的转动过程中,利用第三圆形齿轮和内齿轮柱的啮合能够带动公转和上下往复运动过程中的第一螺旋杆进行自动自转,在各个第一螺旋杆的快速转动和上下往复运动作用下,能够带动输送筒在土壤中进行上下往复运动,能够将装置外壳内存储的修复药剂均匀加压输送至土壤内部各层,进而能够有效提升修复药剂的渗透效率和渗透范围,从而有效提高了修复药剂的渗透效果,增加了修复装置的工作高效性和多样性,且在各个输送筒转动过程中,能够对装置外壳内存储的修复药剂进行持续稳定的混合搅拌,避免混合制成的修复药剂在长时间存储过程中出现分层或沉淀现象,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渗透效果的土壤修复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的底部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有密封板(2),所述装置外壳(1)内安装有多功能加压渗透组件(3),所述装置外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水箱(7),所述储水箱(7)的底部侧端连接有导流管(8),所述导流管(8)上法兰连接有第二小型水泵(9),所述第二小型水泵(9)安装在所述装置外壳(1)的顶端,所述导流管(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0),所述密封圈(10)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在中转框(11)的侧端,所述中转框(11)固定连接在所述密封板(2)的底端面上,所述中转框(11)的底部贯穿开设有通槽(12),所述装置外壳(1)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把手(13),所述固定把手(13)上安装有液压杆(14),所述液压杆(14)的底端安装有安装架(15),所述安装架(15)内转动连接有配重滚轮(16),所述安装架(15)的侧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框(17),所述防护框(17)内固定连接有清扫刷(18),所述防护框(17)套设在所述装置外壳(1)上,所述装置外壳(1)顶部侧端连接有进料管(19),所述进料管(19)上安装有电磁阀(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渗透效果的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2)的底端面与装置外壳(1)的底端面平齐,所述储水箱(7)固定在装置外壳(1)的顶部中心部位,所述导流管(8)对称分布在储水箱(7)的底部两侧,所述导流管(8)与第二小型水泵(9)一一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渗透效果的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加压渗透组件(3)包括伺服电机(301),所述伺服电机(301)固定连接在装置外壳(1)的内部顶端,所述伺服电机(301)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圆形齿轮(302),所述第一圆形齿轮(302)上啮合连接有第二圆形齿轮(303),所述第二圆形齿轮(30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往复丝杆(304)上,所述往复丝杆(304)的顶端固定连接在装置外壳(1)的内部顶端,所述第二圆形齿轮(303)的底端面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305),所述往复丝杆(304)上螺纹连接有衔接板(306),所述衔接板(306)贯穿滑动连接在限位杆(305)上,所述往复丝杆(304)的中心轴线与装置外壳(1)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竖直中心线上,所述限位杆(305)等角度分布在第二圆形齿轮(303)的底端面上,所述限位杆(305)底端面的高度小于往复丝杆(304)底端面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高渗透效果的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板(306)的底端面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旋杆(307),所述第一螺旋杆(30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圆形齿轮(308),所述第三圆形齿轮(308)上啮合连接有内齿轮柱(309),所述内齿轮柱(309)固定连接在装置外壳(1)内壁,所述第一螺旋杆(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钊崔邢涛李甘雨刘彬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地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