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电机外壳镗内孔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5731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电机外壳镗孔工装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伺服电机外壳镗内孔工装,包括具有多个支撑腿的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对外壳进行夹持的四个夹持杆;所述操作台的底端安装有驱动四个夹持杆同步移动的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传动机构,实现主动锥齿轮驱动四个从动锥齿轮同步转动,使四个从动锥齿轮分别带动四个螺杆同步转动,使四个传动块分别沿四个螺杆的外壁移动的同时,四个传动块分别带动四个连接杆同步移动的同时,四个连接杆分别带动四个夹持杆同步移动对外壳进行夹持固定,通过以上零件的相互配合使用,可对不同尺寸的伺服电机外壳进行夹持固定,适应度更高,提高装置的实用性。提高装置的实用性。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伺服电机外壳镗内孔工装


[0001]本技术属于电机外壳镗孔工装
,尤其涉及一种伺服电机外壳镗内孔工装。

技术介绍

[0002]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的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是工业控制的心脏,是动力基础,在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今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需求也快速增长,而伺服电机可以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扭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
[0003]伺服电机外壳的横截面通常是正方形结构,且伺服电机外壳的四角位置处成型有弧形倒角,根据电机型号的不同,需要对电机外壳体进行不同的加工,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电机外壳开孔操作,一般是将电机外壳放置在固定的加工工装内,为了适应不同型号的电机外壳进行加工镗孔,方便对不同的电机外壳进行夹持固定,因此,提出,一种伺服电机外壳镗内孔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伺服电机外壳镗内孔工装,旨在解决不便进一步对不同型号的电机外壳进行夹持固定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伺服电机外壳镗内孔工装,包括具有多个支撑腿的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对外壳进行夹持的四个夹持杆;所述操作台的底端安装有驱动四个夹持杆同步移动的传动机构,用于适应对不同尺寸的外壳进行夹持固定;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锥齿轮及四个用于驱动所述夹持杆移动的移动组件;四个移动组件同步接收所述主动锥齿轮的扭矩驱动四个所述夹持杆同步移动对外壳进行夹持固定。
[0006]优选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从动锥齿轮、螺杆、传动块和连接杆;
[0007]所述螺杆转动安装于所述操作台的底端,所述传动块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杆的外壁,所述连接杆固定于所述传动块上,所述连接杆延伸至所述操作台的顶端与所述夹持杆固定连接,所述螺杆转动使所述传动块通过所述连接杆带动夹持杆移动。
[0008]优选地,所述从动锥齿轮固定于所述螺杆的一个端部,并与所述主动锥齿轮相咬合,所述从动锥齿轮用于接收所述主动锥齿轮的扭矩。
[0009]优选地,所述支撑腿上固定有用于对传动电机进行固定的安装架,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与所述主动锥齿轮同轴连接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顶端与所述操作台通过轴承、轴座转动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操作台内开设有供四个所述连接杆移动的四个贯穿槽,所述传动块的顶端与所述操作台的底端相贴合。
[0011]优选地,所述操作台的顶端成型有下沉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呈“十”字型结构。
[0012]优选地,所述连接杆的外壁位于所述夹持杆底端固定有滑板片,所述滑板片沿所述移动槽内限位滑动,所述滑板片的外壁与所述移动槽的内壁相匹配。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传动机构,实现主动锥齿轮驱动四个从动锥齿轮同步转动,使四个从动锥齿轮分别带动四个螺杆同步转动,使四个传动块分别沿四个螺杆的外壁移动的同时,四个传动块分别带动四个连接杆同步移动的同时,四个连接杆分别带动四个夹持杆同步移动对外壳进行夹持固定,通过以上零件的相互配合使用,可对不同尺寸的伺服电机外壳进行夹持固定,适应度更高,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操作台的剖视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图3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传动电机与传动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0019]图中:1、操作台;101、支撑腿;2、外壳;3、夹持杆;4、传动电机;5、传动机构;501、主动锥齿轮;502、从动锥齿轮;503、螺杆;504、传动块;505、连接杆;6、贯穿槽;7、滑板片;8、移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0021]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002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伺服电机外壳镗内孔工装,如图1

图5所示,包括具有多个支撑腿101的操作台1,操作台1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对外壳2进行夹持的四个夹持杆3;操作台1的底端安装有驱动四个夹持杆3同步移动的传动机构5,用于适应对不同尺寸的外壳2进行夹持固定;传动机构5包括主动锥齿轮501及四个用于驱动夹持杆3移动的移动组件;四个移动组件同步接收主动锥齿轮501的扭矩驱动四个夹持杆3同步移动对外壳2进行夹持固定。
[0023]在本实施例中,值得说明的是,伺服电机外壳2的横截面通常是正方形结构,且伺服电机外壳2的四角位置处成型有弧形倒角,在使用该种工装时,通过将需要镗孔的伺服电机外壳2放置于操作台1上,并使伺服电机外壳2的四个弧形倒角分别与四个夹持杆3对齐,
从而使主动锥齿轮501驱动四个移动组件运转,四个移动组件分别驱动四个夹持杆3同步移动,四个夹持杆3移动分别移动至四个弧形倒角处对伺服电机外壳2进行夹持固定,通过以上零件的相互配合使用,可对不同尺寸的伺服电机外壳2进行夹持固定,适应度更高,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0024]本技术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5所示,移动组件包括从动锥齿轮502、螺杆503、传动块504和连接杆505;螺杆503转动安装于操作台1的底端,传动块504螺纹连接于螺杆503的外壁,连接杆505固定于传动块504上,连接杆505延伸至操作台1的顶端与夹持杆3固定连接,螺杆503转动使传动块504通过连接杆505带动夹持杆3移动,从动锥齿轮502固定于所述螺杆503的一个端部,并与主动锥齿轮501相咬合,从动锥齿轮502用于接收主动锥齿轮501的扭矩。
[0025]在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通过主动锥齿轮501带动四个从动锥齿轮502同步转动,使四个从动锥齿轮502分别带动四个螺杆503同步转动,使四个传动块504分别沿四个螺杆503的外壁移动的同时,四个传动块504分别带动四个连接杆505同步移动的同时,四个连接杆505分别带动四个夹持杆3同步移动对外壳2进行夹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电机外壳镗内孔工装,包括具有多个支撑腿的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对外壳进行夹持的四个夹持杆;所述操作台的底端安装有驱动四个夹持杆同步移动的传动机构,用于适应对不同尺寸的外壳进行夹持固定;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锥齿轮及四个用于驱动所述夹持杆移动的移动组件;四个移动组件同步接收所述主动锥齿轮的扭矩驱动四个所述夹持杆同步移动对外壳进行夹持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电机外壳镗内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从动锥齿轮、螺杆、传动块和连接杆;所述螺杆转动安装于所述操作台的底端,所述传动块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杆的外壁,所述连接杆固定于所述传动块上,所述连接杆延伸至所述操作台的顶端与所述夹持杆固定连接,所述螺杆转动使所述传动块通过所述连接杆带动夹持杆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伺服电机外壳镗内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锥齿轮固定于所述螺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勤念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德宇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