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伪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5545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瓶体包装防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伪瓶盖,包括设与瓶体连接的瓶口组件,瓶口组件透明且设置有密封连接结构,且密封连接结构处设置有标记密封件;所述的标记密封件的下部形成密封连接结构套接固定的环状结构,标记密封件的上部形成向内封堵密封连接结构的内凹结构,且上部与下部连接处形成拉拔断裂结构或扭转断裂结构或弯折断裂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瓶口组件与瓶体相连,设置标记密封件可直观从外部观察到密封状态,当标记密封件被开启时下部结构脱落,从外部观察到的视觉效果发生变化,进而可判断瓶盖被开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防伪瓶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避免被重新伪装,从而提高了防伪效果。从而提高了防伪效果。从而提高了防伪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伪瓶盖


[0001]本技术涉及瓶体包装防伪
,具体涉及一种防伪瓶盖。

技术介绍

[0002]瓶装产品一般将产品置入密闭的瓶体环境下,通常需要满足密封、防伪的需求,这需要瓶盖处的结构设置能够满足对应的要求。瓶盖作为瓶体的封口结构,一般通过后安装的方式置于瓶口,并可后期反复开启和关闭瓶口,以满足取用瓶内产品和再次密封。
[0003]多数普通的瓶盖在重复开启和关闭过程中并不能实现防伪的目的,用户难以确认该瓶盖是否已经经过开启;或者部分瓶盖在开启后可进行修复,形成一种尚未开启的伪装效果,消费者难以直观进行分辨。
[0004]可见,现有的瓶盖防伪设置还存在亟待改进的空间,需要对瓶盖的结构进行优化,提高其防伪效果,避免出现开启后再进行伪装的情况,也提高消费者的辨识度,可直观判断瓶盖是否经过开启。故需要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至少为克服其中一种上述内容提到的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防伪瓶盖,通过设置直观可变的标识作为判别提醒,当瓶盖开启时造成标识的破坏,从而可直观确定瓶盖是否经过开启。提高了瓶盖开启与否判断的便捷性,也避免了瓶盖开启后被伪装的情况。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的防伪瓶盖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防伪瓶盖,包括设与瓶体连接的瓶口组件,瓶口组件透明且设置有密封连接结构,且密封连接结构处设置有标记密封件;所述的标记密封件的下部形成密封连接结构套接固定的环状结构,标记密封件的上部形成向内封堵密封连接结构的内凹结构,且上部与下部连接处形成拉拔断裂结构或扭转断裂结构或弯折断裂结构。
[0008]上述公开的防伪瓶盖,通过瓶口组件与瓶体连接固定,且通过标记密封件与瓶口组件连接实现密封,标记密封件的颜色能够通过透明的瓶口组件被外部察觉,因此消费者能够直管看到标记密封件;当标记密封件受到外力时导致拉拔断裂结构、扭转断裂结构或弯折断裂结构的破坏,从而导致标记密封件的上部与下部脱离,尤其是导致下部的脱落,当重新将上部置入瓶口组件时,标记密封件的结构发生变化,从瓶口组件外部观察的视觉效果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可判断该瓶盖已经被开启过,实现防伪识别的目的。
[0009]进一步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标记密封件作为防伪识别的重要结构,其除了通过连接结构实现密封,还便于消费者通过透明的瓶口组件观察直观判断是否开启,具体可采用多种方式满足直接观察判断,此处进行优化并提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标记密封件上至少设置一处标记部,标记部的表面标有标记色。采用如此方案时,标记部可沿用标记密封件的上部和下部,将整体的颜色设置为醒目色,便于透过瓶口组件被观察到;也可在下部连接设置单独的色标件,可通瓶口组件外部观察到色标,当下部脱落时色标件同步脱落,此处无法通过瓶口组件观察到色标,也能实现防伪判断。
[0010]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实现标记密封件的开启,提高操作的便捷度,也提高整体的美感,此处进行优化并提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标记密封件上设置有上盖,上盖与标记密封件的上部连接固定。采用如此方案时,上盖可与标记密封件的上部粘接、卡接固定,当对上盖进行拉拔、扭转、掰动时,上盖带动标记密封件的上部进行移动、转动或弯折偏转,从而导致标记密封件的上部与下部连接处发生断裂,断裂后标记密封件的下部将脱落,导致从瓶口组件的外部观察标记密封件的效果发生变化,从而可判定瓶盖被开启。
[0011]进一步的,瓶口组件用于连接配合瓶体,实现密封的同时还要满足瓶内物体的倾倒流出,因此瓶口组件的结构可被构造为多种形式,具体并不被唯一限定,此处进行优化并提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瓶口组件包括内瓶口件和外瓶口件,所述的内瓶口件与瓶体连接,所述的外瓶口件套设于内瓶口件上。采用如此方案时,内瓶口件内部形成过流通道,通道连通瓶体并用于物体的流出;外瓶口件与内瓶口件套设固定并辅助用以连接标记密封件,共同起到密封防伪效果。
[0012]进一步的,密封连接结构作为连接标记密封件的部位,可被构造为多种形式以实现密封连接,具体并不被唯一限定,此处进行优化并提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密封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内瓶口件上的出流口,所述的内凹结构与出流口配合并将出流口密封。采用如此方案时,出流口的口径可小于过流通道的口径,且标记密封件的上部可构造为M型的结构,使得内凹结构塞入出流口,而内凹结构的外侧形成一圈套接环结构,套接环结构套在出流口的外壁面或套接在内瓶口件的外壁面形成紧固,为加强连接效果,可在出流口的外壁面或内瓶口件的外壁面设置加强环,从而实现套紧。
[0013]进一步的,本技术中所采用的密封连接结构还可进行调整,此处进行优化并提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密封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外瓶口件上的连接台阶,所述的环状结构与连接台阶对接卡紧。采用如此方案时,连接台阶与环状结构之间可通过卡槽等方式连接固定。
[0014]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内瓶口件与瓶体的连接处需要进行密封,具体连接方式不进行唯一限定,此处进行优化并提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内瓶口件的下端与瓶体套接,且内瓶口件的内壁面与瓶体对应设置有用以固定配合的卡紧结构。采用如此方案时,可将卡紧结构设置为卡槽、卡块结构,也可设置为环形槽和环形卡条结构。
[0015]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为了提高美观度,以及对外瓶口件进行配合固定,对瓶口组件处的结构进行调整优化,提出如下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瓶口组件上还设置有外覆盖件。采用如此方案时,所述的外覆盖件可采用套环,套接在内瓶口件的下部,而外瓶口件套接在内瓶口件的上部,外覆盖件对外瓶口件进行支撑限位,使得外瓶口件的连接更加稳定。
[0016]再进一步,为了加强瓶体与瓶口组件之间的密封性能,使瓶内物体向外倒出时避免撒漏,可对瓶体与瓶口组件的连接处结构进行调整,此处进行优化并提出如下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内瓶口件内设置有连接密封件,所述的连接密封件包括一体成型的下密封套和上密封套,所述的下密封套贴合瓶体的内壁面并保持贴合面密封,所述的上密封套贴合内瓶口件的内壁面并保持贴合面密封。采用如此方案时,上密封套和下密封套对瓶体与瓶口组件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避免了物体的泄漏。
[0017]再进一步,上密封套与下密封套可采用柔性结构,并在贴合面处加强密封,具体方式不被唯一限定,此处进行优化并提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内瓶口件的内壁面与上密封套之间形成固定连接的限位结构,所述的瓶体的内壁面与下密封套之间形成若干级密封阻挡结构。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技术方案的部分有益效果包括:
[0019]本技术通过瓶口组件与瓶体相连,设置标记密封件可直观从外部观察到密封状态,当标记密封件被开启时下部结构脱落,从外部观察到的视觉效果发生变化,进而可判断瓶盖被开启。本技术公开的防伪瓶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避免被重新伪装,从而提高了防伪效果。
附图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与瓶体(7)连接的瓶口组件,瓶口组件透明且设置有密封连接结构,且密封连接结构处设置有标记密封件(2);所述的标记密封件(2)的下部形成密封连接结构套接固定的环状结构(10),标记密封件(2)的上部形成向内封堵密封连接结构的内凹结构(8),且上部与下部连接处形成拉拔断裂结构(9)或扭转断裂结构或弯折断裂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标记密封件(2)上至少设置一处标记部,标记部的表面标有标记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标记密封件(2)上设置有上盖(1),上盖(1)与标记密封件(2)的上部连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口组件包括内瓶口件(4)和外瓶口件(3),所述的内瓶口件(4)与瓶体(7)连接,所述的外瓶口件(3)套设于内瓶口件(4)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内瓶口件(4)上的出流口(12),所述的内凹结构(8)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杨杨吉红胡昌红王传龙凌生愉柳洋周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宜宾普拉斯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