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暖设备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5542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暖设备换热装置,包括壳体、换热翅片、出气管、进气管、气管、防尘装置、安装架、换热管、热气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了防尘装置,气体从进气口进入箱体内部时,通过分别设置了隔尘板,将入箱体分成多个密封室内,进而使得滤网对气体进行分级过滤,进而达到防止气流将粉尘带入箱体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了扰流机构,通过启动电机驱动扰流轴进行转动,使得扰流轴转动产生气流将粉尘带入集尘箱,并通过气体在集尘箱内相互挤压,从滤网中穿过,使得气体从排气口流出,进而达到扰流机构对气体进行扰流,防止气体直接流将箱体。将箱体。将箱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暖设备换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供暖设备技术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暖设备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采暖设备换热装置是一种能够实现高低温差介质的温度转换的设备,以达到介质降温或者升温的要求,满足生产或者生活的使用,广泛应用于别墅、家庭等需要集中使用生活热水与采暖的场所。
[0003]现有的采暖设备换热装置,在使用时,大多采用板翅换热器对气体进行换热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降低了换热成本,但是气体含有大量的粉尘也随着进入了板翅换热器内进而导致板翅换热器换热效率下降,并且存在板翅换热器进行清洗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采暖设备换热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采暖设备换热装置,包括壳体、换热翅片、出气管、进气管、气管、防尘装置、安装架、换热管、热气泵,所述壳体的前部设置有换热翅片,所述出气管与壳体的右端相连通,所述进气管安装于壳体的左端,所述气管与进气管的右端相连接,所述安装架与壳体的底部相固定,所述换热管安装于壳体的内部,所述热气泵与壳体的内部底端相固定,所述防尘装置与气管的左端相连通,所述防尘装置安装于壳体的左端,所述防尘装置包括箱体、固定件、集尘箱、进气口、扰流机构、隔尘板、滤网、挡流板、排气口,所述箱体安装于壳体的左端,所述固定件的顶端与箱体相固定,所述集尘箱设置于箱体的底部,所述扰流机构安装于箱体的顶部,所述隔尘板与壳体的内部相固定,所述隔尘板的底部右侧设有滤网,所述滤网安装于集尘箱的顶部,所述挡流板与排气口的左端,所述排气口的设置于右侧的挡流板。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扰流机构包括电机、传动轮、扰流轴、传动带模组,所述电机安装于箱体的顶部,所述电机采用联轴器与扰流轴的顶部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轮安装于扰流轴的顶部,所述扰流轴设置于集尘箱的内部,所述传动带模组与传动轮的外侧传动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气口与进气管的管径大小一致。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件对称设置于箱体的底端。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尘板设有两组,分别设置于壳体的内部,并将壳体的内部分成多个密封室。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尘板的底部设有三组缺口,其中隔尘板的右侧均设有滤网。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扰流轴设有三组,水平设置于箱体的内部。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扰流轴的顶部均设有传动轮,多组所述传动轮的外侧均与传动带模组传动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气泵采用H

150系列的热气泵,所述换热翅片采用GZ60F

300型号的换热翅片。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采暖设备换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了防尘装置,气体从进气口进入箱体内部时,通过启动扰流机构对经过的气体进行扰动,使得粉尘随着气流将集尘箱,进而使得气体从滤网中穿过流入壳体进行换热,并通过分别设置了隔尘板,将入箱体分成多个密封室内,进而使得滤网对气体进行分级过滤,进而达到防止气流将粉尘带入箱体的效果。
[0016]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了扰流机构,通过启动电机驱动扰流轴进行转动,使得扰流轴转动产生气流将粉尘带入集尘箱,并通过气体在集尘箱内相互挤压,从滤网中穿过,使得气体从排气口流出,进而达到扰流机构对气体进行扰流,防止气体直接流将箱体。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防尘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防尘装置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扰流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壳体

1、换热翅片

2、出气管

3、进气管

4、气管

5、防尘装置

6、安装架

7、换热管

8、热气泵

9、箱体

61、固定件

62、集尘箱

63、进气口

64、扰流机构

65、隔尘板

66、滤网

67、挡流板

68、排气口

69、电机

651、传动轮

652、扰流轴

653、传动带模组

654。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0024]请参阅图1

2本技术实施例中:
[0025]一种采暖设备换热装置,包括壳体1、换热翅片2、出气管3、进气管4、气管5、安装架7、换热管8、热气泵9,壳体1的前部设置有换热翅片2,出气管3与壳体1的右端相连通,进气管4安装于壳体1的左端,气管5与进气管4的右端相连接,安装架7与壳体1的底部相固定,换热管8安装于壳体1的内部,热气泵9与壳体1的内部底端相固定,热气泵9采用H

150系列的热气泵,换热翅片2采用GZ60F

300型号的换热翅片。
[0026]参考图3和图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
[0027]防尘装置6与气管5的左端相连通,防尘装置6安装于壳体1的左端,防尘装置6包括箱体61、固定件62、集尘箱63、进气口64、扰流机构65、隔尘板66、滤网67、挡流板68、排气口69,箱体61安装于壳体1的左端,固定件62的顶端与箱体61相固定,集尘箱63设置于箱体61的底部,扰流机构65安装于箱体61的顶部,隔尘板66与壳体1的内部相固定,隔尘板66的底部右侧设有滤网67,滤网67安装于集尘箱63的顶部,挡流板68与排气口69的左端,排气口69的设置于右侧的挡流板68,排气口69与进气管4的管径大小一致,固定件62对称设置于箱体61的底端,隔尘板66设有两组,分别设置于壳体1的内部,并将壳体1的内部分成多个密封室,隔尘板66的底部设有三组缺口,其中隔尘板66的右侧均设有滤网67。
[0028]参考图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
[0029]扰流机构65包括电机651、传动轮652、扰流轴653、传动带模组654,电机651安装于箱体61的顶部,电机651采用联轴器与扰流轴653的顶部传动连接,传动轮652安装于扰流轴653的顶部,扰流轴653设置于集尘箱63的内部,传动带模组654与传动轮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暖设备换热装置,包括壳体(1)、换热翅片(2)、出气管(3)、进气管(4)、气管(5)、安装架(7)、换热管(8)、热气泵(9),所述壳体(1)的前部设置有换热翅片(2),所述出气管(3)与壳体(1)的右端相连通,所述进气管(4)安装于壳体(1)的左端,所述气管(5)与进气管(4)的右端相连接,所述安装架(7)与壳体(1)的底部相固定,所述换热管(8)安装于壳体(1)的内部,所述热气泵(9)与壳体(1)的内部底端相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装置(6),所述防尘装置(6)与气管(5)的左端相连通,所述防尘装置(6)安装于壳体(1)的左端,所述防尘装置(6)包括箱体(61)、固定件(62)、集尘箱(63)、进气口(64)、扰流机构(65)、隔尘板(66)、滤网(67)、挡流板(68)、排气口(69),所述箱体(61)安装于壳体(1)的左端,所述固定件(62)的顶端与箱体(61)相固定,所述集尘箱(63)设置于箱体(61)的底部,所述扰流机构(65)安装于箱体(61)的顶部,所述隔尘板(66)与壳体(1)的内部相固定,所述隔尘板(66)的底部右侧设有滤网(67),所述滤网(67)安装于集尘箱(63)的顶部,所述挡流板(68)与排气口(69)的左端,所述排气口(69)的设置于右侧的挡流板(6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采暖设备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成岩曹明白延峰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东润热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