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隔膜、电芯和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5533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隔膜、电芯和锂离子电池,该电池隔膜包括基膜和涂覆层;基膜包括依次交替设置的预定平直段和预定弯折段;涂覆层包括分设于基膜两侧表面的全面涂覆层和分段涂覆层;分段涂覆层包括第一涂覆层和第二涂覆层,第一涂覆层为连续涂覆层,其设于预定平直段;第二涂覆层设于预定弯折段,其上具有储液凹槽。其中,在基膜一侧设置全面涂覆层,可提高隔膜的结构稳定性;在另一侧的预定平直段设置连续涂覆层作为第一涂覆层,可保证电芯性能不受影响,在预定弯折段设置具有储液凹槽的第二涂覆层,其中储液凹槽有利于存储电解液,可改善拐角析锂,提高电池循环寿命。提高电池循环寿命。提高电池循环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隔膜、电芯和锂离子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隔膜、电芯和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向上,发展的热潮也推动了锂离子电池的快速增长。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通过Li
+
在正负极材料之间嵌入和脱嵌来实现能量转化的可充放电高能二次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倍率性能好、绿色环保等特点。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多采用卷绕式结构,而对于卷绕式锂离子电池,在循环充放电时,负极极片的拐角处容易析锂,从而影响电池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池隔膜、电芯和锂离子电池。
[0004]本发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电池隔膜,包括基膜和涂覆层;所述基膜包括依次交替设置的预定平直段和预定弯折段;所述涂覆层包括全面涂覆层和分段涂覆层,所述全面涂覆层设于所述基膜的一侧表面,所述分段涂覆层设于所述基膜上背离全面涂覆层的一侧表面;所述分段涂覆层包括第一涂覆层和第二涂覆层,所述第一涂覆层设于所述预定平直段,所述第一涂覆层为连续涂覆层;所述第二涂覆层设于所述预定弯折段,所述第二涂覆层上具有储液凹槽。
[0005]其中,电池隔膜上设有全面涂覆层的一侧被配置于与负极片和正极片配合组装电芯时朝向正极片设置,其上设有分段涂覆层的一侧被配置于组装电芯时朝向负极片设置;具体组装电芯时,正极片、电池隔膜和负极片依次层叠且卷绕设置形成卷绕结构,该卷绕结构包括平直区和连接平直区的拐角区,电池隔膜的预定平直段位于平直区,预定弯折段位于拐角区。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隔膜,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电池隔膜通过在基膜的一侧表面设置全面涂覆层,可以改善隔膜的结构稳定性;该电池隔膜可适用于配置卷绕型电芯,对应地,其中基膜包括依次交替排布设置预定平直段和预定弯折段,预定弯折段连接相邻的预定平直段,预定平直段以对应卷绕电芯的平直区,预定弯折段以对应卷绕电芯的拐角区,并在基膜上预定平直段背离全面涂覆层的一侧表面设置连续涂覆层作为第一涂覆层,预定弯折段背离全面涂覆层的一侧表面设置具有储液凹槽的第二涂覆层,从而在基膜上背离全面涂覆层的一侧形成分段涂覆层,进而预定平直段的连续涂覆层可保证电芯性能不受影响,而在基膜上对应卷绕电芯的拐角区的预定弯折段设置具有储液凹槽的第二涂覆层,拐角区电池隔膜上第二涂覆层的储液凹槽有利于存储电解液,可改善拐角析锂的风险,进而可提高电池循环寿命。
[000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涂覆层为间隔涂覆层。
[000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间隔涂覆层包括至少两个子涂覆层,所述子涂覆层沿所述预定平直段和所述预定弯折段的排布方向上间隔排布。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子涂覆层之间的间隔宽度为1~5mm。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涂覆层包括粘结层和分散填充于所述粘结层中的无机填料。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无机填料选自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锌、二氧化硅、二氧化钛、二氧化锆、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勃姆石中的任一种。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粘结层的材料选自聚四氟乙烯、聚三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氟乙烯、聚六氟丙烯、四氟乙烯

六氟丙烯共聚物、偏二氟乙烯

六氟丙烯共聚物、偏二氟乙烯

四氟乙烯共聚物、聚酰胺、聚酰亚胺、聚丙烯腈、聚氧化乙烯、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甲醛、聚乙烯醇缩丁醛、聚氨酯、聚苯醚、环氧树脂、环氧树脂衍生物中的任一种。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沿所述预定平直段和所述预定弯折段的排布方向上,各所述预定弯折段的长度呈递增或递减趋势。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膜选自聚合物微孔隔膜、无纺布隔膜中的至少一种。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膜的厚度为3~30mm,孔隙率为20%~80%,透气度为50~300s/100cc。
[0016]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电芯,其包括本技术第一方面所提出的任一种电池隔膜。
[0017]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其包括本技术第一方面所提出的任一种电芯。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0019]图1为本技术电池隔膜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电池隔膜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3]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
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本技术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25]请参阅图1和图2,图1示出了本技术电池隔膜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图1所示电池隔膜的俯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电池隔膜包括基膜10和涂覆层20;基膜10包括依次交替排布设置的预定平直段11和预定弯折段12,预定弯折段12连接相邻的预定平直段11;涂覆层20包括全面涂覆层21和分段涂覆层22,全面涂覆层21覆设于基膜10的一侧表面,分段涂覆层22覆设于基膜10上背离全面涂覆层21的一侧表面;分段涂覆层22包括第一涂覆层221和第二涂覆层222,第一涂覆层221设于预定平直段11,第一涂覆层221具体为连续涂覆层;第二涂覆层222设于预定弯折段12,第二涂覆层222上具有储液凹槽。
[0026]该电池隔膜可适用于卷绕型电池,即为卷绕型电池用电池隔膜。进而对应卷绕型电池结构,电池隔膜的基膜10包括依次交替排布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膜和涂覆层;所述基膜包括依次交替排布设置的预定平直段和预定弯折段;所述涂覆层包括全面涂覆层和分段涂覆层,所述全面涂覆层设于所述基膜的一侧表面,所述分段涂覆层设于所述基膜上背离全面涂覆层的一侧表面;所述分段涂覆层包括第一涂覆层和第二涂覆层,所述第一涂覆层设于所述预定平直段,所述第一涂覆层为连续涂覆层;所述第二涂覆层设于所述预定弯折段,所述第二涂覆层上具有储液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涂覆层为间隔涂覆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涂覆层包括至少两个子涂覆层,所述子涂覆层沿所述预定平直段和所述预定弯折段的排布方向上间隔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相邻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政李光星潘伟邓豪马斌陈杰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