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钩藤种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5410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种植领域,具体为一种钩藤种植设备。包括移动主体,移动主体上设有若干通孔,通孔中滑动设有栽苗器,移动主体上设有控制栽苗器滑动的升降杆,通孔底部两侧设有导向杆,导向杆上滑动设有夹苗机构,导向杆一侧设有控制夹苗机构升降的伸缩杆,夹苗机构包括口字型滑动板,滑块和弹簧,滑动板内部沿两个导向杆设立方向滑动设有两个滑块,滑块与滑动板通过弹簧连接,滑块滑动方向垂直方向两侧向外延伸,滑块延伸端部设有两脚架,移动主体底部设有与两脚架对应的限位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钩藤种植设备,能够在钩藤苗种植至土壤中时不用人为的去提苗。壤中时不用人为的去提苗。壤中时不用人为的去提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钩藤种植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植物种植领域,具体为一种钩藤种植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钩藤是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钩藤以带钩的茎枝入药,它具有降压、抗心律失常、抗脑缺血、镇静、抗血栓、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钩藤是茜草科钩藤属常绿藤本植物,攀援状灌木,茎枝方柱形纤细无毛,叶纸质呈椭圆形,头状花序。钩藤嫩枝一般为方柱形,部分略有4个棱角,成熟的钩藤枝条为圆形或近圆形。钩藤叶片两面光滑无毛,形状为长圆形或椭圆形,钩藤以采用当年新种作为种子育苗为主,合格种子标准为:千粒重不低于0.03g,净度高于于90%,发芽率高于于40%,种实饱满新鲜,种壳呈粟褐色或棕褐色,富有光泽,膜翅明显。钩藤育苗也可采取扦插等无性繁殖方式育苗。钩藤苗木质量标准为:扦插苗苗龄一年以上或实生苗苗龄二年以上,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苗高不低于40cm,地径不低于0.6cm,根系完整,侧根数4条以上,侧根长度20cm以上。
[0003]目前钩藤在种植时,根据根幅大小先在回填后的土堆上挖一小坑,然后把苗扶正、直立放入挖好的坑中,把根系理伸,再盖上细土,注意当土填到一半时,用手把苗往上提一提,适当松弛根部,待土填至苗根颈部后用脚将土踩紧、踩实。每穴栽钩藤苗1株即可。为提高钩藤成活率,采用边起苗边栽植方式以缩短栽植时间,起苗时要保持根系的完整性,而仅是通过人工将钩藤苗种植、扶正、向上提苗、填土、压实,不便于大规模种植钩藤苗,故本技术提出一种钩藤种植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方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在钩藤苗种植至土壤中时不用人为的去提苗。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钩藤种植设备,包括移动主体,所述移动主体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中滑动设有栽苗器,所述移动主体上设有控制栽苗器滑动的升降杆,所述通孔底部两侧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滑动设有夹苗机构,所述导向杆一侧设有控制夹苗机构升降的伸缩杆,所述夹苗机构包括口字型滑动板,滑块和弹簧,所述滑动板内部沿两个导向杆设立方向滑动设有两个滑块,所述滑块与滑动板通过弹簧连接,所述滑块滑动方向垂直方向两侧向外延伸,滑块延伸端部设有两脚架,所述移动主体底部设有与两脚架对应的限位杆。
[0006]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所述栽苗器是现有技术,通过升降杆控制栽苗器能够减轻工作人员工作负担;在种植设备初始状态下,限位杆能够压住两脚架使滑块完全张开,栽苗器的尖嘴能够穿过滑块将钩藤苗放入种植坑中,伸缩杆驱动夹苗机构在下降的途中滑块会夹住栽苗器的尖嘴;在钩藤苗落入种植坑,栽苗器尖嘴上升之后,滑块能够夹住钩藤苗直至限位杆压住两脚架,从而实现将苗种植之后向上提一提的工作,且在夹苗机构上升至极限位置时能够将钩藤苗扶正。
[0007]本技术方案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在滑动板下降至最低位置时限位。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改进后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向杆底部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底部与地面接触。
[0009]本技术方案改进后的有益效果为:避免伸缩杆驱动夹苗机构下降过多使夹苗机构毁坏。
[0010]本技术方案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对栽种好的钩藤苗进行填土工作。
[0011]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改进后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主体底部对应设有覆土机构,所述覆土机构设置在夹苗机构移动方向后方。
[0012]本技术方案改进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覆土机构能够在种植完钩藤苗之后对钩藤苗所在种植坑进行覆土工作。
[0013]本技术方案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将填好土的种植坑压紧。
[001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改进后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主体底部还对应设有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两个压紧轮,所述压紧轮设置在钩藤苗种植坑两侧,所述压紧机构设置在覆土机构移动方向后方。
[0015]本技术方案改进后的有益效果为:将压紧轮设置在钩藤苗种植坑的两侧,能够进一步的对种植完之后种植坑两侧的土壤进行压紧。
[0016]本技术方案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使操作人员能够坐在设备上进行放苗和放土工作。
[001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改进后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主体上对应设有座椅。
[0018]本技术方案改进后的有益效果为:使操作人员能够坐在移动主体上对钩藤苗和少部分土壤进行投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图1仰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夹苗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图3正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各标号说明:1、移动主体;2、栽苗器;3、升降杆;4、导向杆;5、升降杆;6、滑动板;7、滑块;8、弹簧;101、覆土机构;102、压紧机构;103、座椅;401、限位块;701、两脚架;702、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25]实施例1:
[0026]如公开号CN203801259U中的烟苗移栽器,包括贯通的筒体,顶开口下端设有可开合的锥头,锥头包括与筒体固定连接的定锥头和与动锥头,动锥头与筒体或定锥头铰接连
接,在筒体外壁设有把手,把手下部设有旋把,动锥头通过连杆与旋把铰接;所述的定锥头外壁轮廓线中的一根与筒体外壁轮廓线中的一根重合,在定锥头与动锥头闭合时成倾斜的锥形,张开时,定锥头与动锥头之间的内径大于或等于筒体内径。本技术中栽苗器2结构与公开号CN203801259U中烟苗移栽器结构一致,属于现有技术。
[0027]一种钩藤种植设备,包括移动主体1,所述移动主体1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中滑动设有栽苗器2,所述移动主体1上设有控制栽苗器2滑动的升降杆3,所述通孔底部两侧设有导向杆4,所述导向杆4底部设有限位块401,所述限位块401底部与地面接触,所述导向杆4上滑动设有夹苗机构,所述导向杆4一侧设有控制夹苗机构升降的伸缩杆5,所述夹苗机构包括口字型滑动板6,滑块7和弹簧8,所述滑动板6内部沿两个导向杆4设立方向滑动设有两个滑块7,所述滑块7与滑动板6通过弹簧8连接,所述弹簧8初始状态下,两个滑块7之间留有与钩藤苗配合的空隙,所述滑块7滑动方向垂直方向两侧向外延伸,滑块7延伸端部设有两脚架701,所述移动主体1底部设有与两脚架701对应的限位杆702。
[0028]具体使用时,在初始状态下,限位杆将两脚架压开能够使栽苗器的尖嘴通过一半,移动主体在栽苗器中心与种植坑中心对齐时停止,此时限位块与地面接触,升降杆驱动栽苗器下降至栽苗器尖嘴一半通过滑动板,此时栽苗器与滑动板一同下降,当滑动板下降至极限位置时,滑动板停止,栽苗器继续往种植坑中下降一定位置后停止,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钩藤种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主体(1),所述移动主体(1)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中滑动设有栽苗器(2),所述移动主体(1)上设有控制栽苗器(2)滑动的升降杆(3),所述通孔底部两侧设有导向杆(4),所述导向杆(4)上滑动设有夹苗机构,所述导向杆(4)一侧设有控制夹苗机构升降的伸缩杆(5),所述夹苗机构包括口字型滑动板(6),滑块(7)和弹簧(8),所述滑动板(6)内部沿两个导向杆(4)设立方向滑动设有两个滑块(7),所述滑块(7)与滑动板(6)通过弹簧(8)连接,所述滑块(7)滑动方向垂直方向两侧向外延伸,滑块(7)延伸端部设有两脚架(701),所述移动主体(1)底部设有与两脚架(701)对应的限位杆(7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霞郭常交
申请(专利权)人:新田县横和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