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喜源专利>正文

一种手拉线陀螺玩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5335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拉线陀螺玩具,包括通过可拆卸结构扣装到一起的陀螺复合上体和陀螺复合下体;所述陀螺复合上体包括固定连接的上中间体和上盖,所述上中间体在中心设置有定位孔,所述上盖向上凸起有与上盖构成一体结构的套筒,所述套筒包括大直径的内孔和小直径的端口孔,使套筒的端口处形成限位轴肩;所述套筒嵌设有活动把手,所述活动把手为三段结构,包括连接成一体的小径、大径和握持部,所述小径与定位孔相适配形成间隙配合并形成活动把手向下的限位,所述大径与套筒内孔相适配形成间隙配合,所述握持部与套筒的端口孔相适配并使限位轴肩形成活动把手向上的限位。本新型的手拉线陀螺玩具装配性好,可玩性好。可玩性好。可玩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拉线陀螺玩具


[0001]本技术涉及陀螺玩具
,具体是一种手拉线陀螺玩具。

技术介绍

[0002]陀螺指的是绕一个支点高速转动的刚体,形状上半部分为圆形,下方尖锐。从前多用木头制成,现代多为塑料或铁制。玩时可用绳子缠绕,用力抽绳,使直立旋转。或利用发条的弹力旋转。传统古陀螺大致是木或铁制的倒圆锥形,玩法是用鞭子劈。现代已有用发射器发射的陀螺。当然,还有一些“手捻陀螺”十分普及。陀螺,是青少年们十分熟悉的玩具。
[0003]但现有技术的陀螺存在的缺陷一是陀螺的装配性不好,二是比较难的让陀螺转动起来,可玩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拉线陀螺玩具,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手拉线陀螺玩具,包括通过可拆卸结构扣装到一起的陀螺复合上体和陀螺复合下体;所述陀螺复合上体包括固定连接的上中间体和上盖,所述上中间体在中心设置有定位孔,所述上盖向上凸起有与上盖构成一体结构的套筒,所述套筒包括大直径的内孔和小直径的端口孔,使套筒的端口处形成限位轴肩;所述套筒嵌设有活动把手,所述活动把手为三段结构,包括连接成一体的小径、大径和握持部,所述小径与定位孔相适配形成间隙配合并形成活动把手向下的限位,所述大径与套筒内孔相适配形成间隙配合,所述握持部与套筒的端口孔相适配并使限位轴肩形成活动把手向上的限位。
[0007]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套筒的外周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与套筒形成一体结构的凸筋以缠绕拉线。
[0008]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陀螺复合下体包括下盖和下中间体,所述下盖在周部均匀设置有三个螺孔,所述下中间体在相应位置设置有三个螺栓孔使下中间体和下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09]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下中间体在周部设置有扣装长孔,所述上中间体相应位置设置有扣装凸起使上中间体和下中间体通过扣装凸起和扣装长孔的扣合可拆卸连接。
[0010]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下盖的周部设置有周部限位块,所述下中间体在相应位置设置有限位槽使下盖和下中间体形成周向定位;所述上盖的周部设置有周部限位块,所述上中间体在相应位置设置有限位槽使上盖和上中间体形成周向定位。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2]本技术的手拉线陀螺玩具,玩具陀螺分为陀螺复合上体和陀螺复合下体,陀螺复合下体对等分布有三个凸起(扣装凸起),陀螺复合下体也对等分布相对应的凸起对应口(扣装长孔)。陀螺复合上体通过旋转对应的陀螺复合下体凸起,也就组成陀螺整体。活动
把手放置在限位中,能360度转动。
[0013]拉线上设置有手指拉洞,拉线通过缠绕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式安装在拉线位置上,通过一只手拿住活动把手,另一只手手指放在手指拉洞,陀螺着地点朝下。通过用力拉动手指拉洞,拉线迅速向外活动。这是陀螺快速转动,把陀螺放置在地上,陀螺也就着地快速转动起来。
[0014]本技术的手拉线陀螺玩具,拉线和陀螺完全分开,通过拉线转动陀螺,提高动手能力,即提高使用者的DIY能力,提高可玩性。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上中间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上中间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活动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下中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拉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技术的整体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5]如图1

8所示,本技术的手拉线陀螺玩具,包括通过可拆卸结构扣装到一起的陀螺复合上体和陀螺复合下体;所述陀螺复合上体包括固定连接的上中间体3和上盖2,所述上中间体3在中心设置有定位孔301,所述上盖2向上凸起有与上盖构成一体结构的套筒203,所述套筒203包括大直径的内孔202和小直径的端口孔201,使套筒203的端口处形成限位轴肩;所述套筒203嵌设有活动把手1,所述活动把手1为三段结构,包括连接成一体的小径103、大径102和握持部101,所述小径103与定位孔301相适配形成间隙配合并形成活动把手1向下的限位,所述大径102与套筒内孔202相适配形成间隙配合,所述握持部101与套筒203的端口孔201相适配并使限位轴肩形成活动把手1向上的限位。
[0026]所述套筒203的外周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与套筒203形成一体结构的凸筋以缠绕拉线6,拉线6是缠绕在上盖的长柱外面上,使用的时候用手拉手指拉洞601,即可拉动陀螺玩具旋转。所述陀螺复合下体包括下盖5和下中间体4,所述下盖5在周部均匀设置有三
个螺孔,所述下中间体4在相应位置设置有三个螺栓孔403使下中间体4和下盖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27]所述下中间体4在周部设置有扣装长孔402,所述上中间体3相应位置设置有扣装凸起304使上中间体3和下中间体4通过扣装凸起304和扣装长孔402的扣合可拆卸连接,这样的扣装结构极大的方便的手拉线陀螺玩具组装和拆卸。
[0028]所述下盖5的周部设置有周部限位块,所述下中间体4在相应位置设置有限位槽401使下盖5和下中间体4形成周向定位,防止下盖5与下中间体4的周向转动。所述上盖2的周部设置有周部限位块204,所述上中间体3在相应位置设置有限位槽305使上盖2和上中间体3形成周向定位,防止上盖2与上中间体3的周向转动。
[0029]其中,上盖2在下端面的周部还设置有三个连接柱205,相应的上中间体3在相应位置设置有三个连接柱303使上盖2、上中间体3通过超声波焊接到一起,形成陀螺复合上体,当然也可以采用粘接的方式或其它可以使上盖2、上中间体3连接在一起即可。在焊接的时候,活动把手1已经装在了上盖2的套筒203内,这样,活动把手1可活动与陀螺复合上体配合,上拨不出来,下按不下去,即活动把手1活动的装在套筒203的内孔中且与陀螺复合上体活动配合。拉线通过缠绕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式安装在拉线位置上,通过一只手拿住活动把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拉线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可拆卸结构扣装到一起的陀螺复合上体和陀螺复合下体;所述陀螺复合上体包括固定连接的上中间体和上盖,所述上中间体在中心设置有定位孔,所述上盖向上凸起有与上盖构成一体结构的套筒,所述套筒包括大直径的内孔和小直径的端口孔,使套筒的端口处形成限位轴肩;所述套筒嵌设有活动把手,所述活动把手为三段结构,包括连接成一体的小径、大径和握持部,所述小径与定位孔相适配形成间隙配合并形成活动把手向下的限位,所述大径与套筒内孔相适配形成间隙配合,所述握持部与套筒的端口孔相适配并使限位轴肩形成活动把手向上的限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拉线陀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外周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与套筒形成一体结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喜源
申请(专利权)人:林喜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