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栽培灌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5226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1
树木栽培灌溉器,包括螺旋滴管A、纱网B、逆止阀C、闷头D;其特征在于,螺旋滴管A上有无数细孔分布在其内侧壁,始端通过逆止阀C和外接水源相连,末段接闷头D,能将灌溉水暂时积蓄其内;纱网B紧贴螺旋滴管A内侧,将其内的土囊和螺旋滴管A隔离,防止土囊细粒漏入螺旋滴管A;逆止阀C能控制水流的方向,只容许外接水源流入螺旋滴管A,而不能反向流出。多个树木栽培灌溉器可通过水源总管相串联,适合行道树、果园、苗木基地、园林等场合的树木灌溉。园林等场合的树木灌溉。园林等场合的树木灌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树木栽培灌溉器


[0001]该技术涉及农业领域,比如行道树、苗圃、果园、园林的树木栽培和灌溉。

技术介绍

[0002]中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对果树、苗圃的灌溉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方式对树木灌溉的技术就人工喷洒(皮管或洒水车)和滴灌两种方式;
[0003]1、前者劳动强度大,劳作频率高,水资源浪费严重(土壤表面的水蒸发)。
[0004]2、后者可减轻人工劳动强度又可节约水资源,但仅有滴灌功能,不能栽培,而且无蓄水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树木栽培灌溉器,在传统滴灌技术的基础之上实现栽培灌溉一体化,以及集蓄水灌溉于一身。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树木栽培灌溉器,包括螺旋滴管A、纱网B、逆止阀C、闷头D;其特征在于,螺旋滴管A上有无数细孔分布在其内侧壁,始端通过逆止阀C和外接水源相连,末段接闷头D,能将灌溉水暂时积蓄其内;纱网B紧贴螺旋滴管A内侧,将其内的土壤和螺旋滴管A隔离,防止土壤细粒漏入螺旋滴管A;逆止阀C能控制水流的方向,只容许外接水源流入螺旋滴管A,而不能反向流出。
[0008]本技术专利具有二大优势;
[0009]1、该技术采用螺旋滴管A,使得施肥灌溉水得以暂时保存其内,并360
°
全方位慢慢渗入内部土壤。
[0010]2、该技术将树木的栽培和灌溉合二为一,方便树木的搬迁和灌溉,尤其适合于苗木基地、园林应用。
[0011]本技术专利结构
[0012]1、本技术
‑‑‑
树木栽培灌溉器分为四个部件;螺旋滴管A(如图1)、纱网B(如图3)、逆止阀C、闷头D。
[0013]2、螺旋滴管A上有无数细孔分布在其内侧壁上,始端通过逆止阀C和外接水源相连,末段接闷头D,从外部水源总管引入的灌溉水依次流经逆止阀C、螺旋滴管A到达闷头D止;逆止阀C一头连接外部水源总管,一头连接螺旋滴管A,其内水流从外部水源总管流向螺旋滴管A;纱网B360
°
紧贴螺旋滴管A内侧壁,其形状同螺旋滴管A,内径稍小并和螺旋滴管A同底同高;闷头D连接螺旋滴管A末端止水于此。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螺旋滴管A的侧视图
[0015]图2是螺旋滴管A的透视图
[0016]图3纱网B的透视图
[0017]图4纱网B所处位置图
[0018]图5是多个树木栽培灌溉器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1、安装实施
[0020]首先用三通接头将树木栽培灌溉器上逆止阀C的尾端接入水源总管上,将水源引入螺旋滴管A内,再在和螺旋滴管A内侧紧贴的纱网B内覆土种上树木即可。
[0021]2、多个串联使用
[0022]对于行道树、苗木基地、果园等场合使用时,只需将多个树木栽培灌溉器一一串联在水源总管之上即可(如图5所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树木栽培灌溉器,包括螺旋滴管A、纱网B、逆止阀C、闷头D;其特征在于,螺旋滴管A上有无数细孔分布在其内侧壁,始端通过逆止阀C和外接水源相连,末段接闷头D,形成一个渗漏式容器;其特征还在于对栽培树根的360
°
全方位多圈包围。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聚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