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4813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箱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吸收组件,箱体水平设置,吸收组件内嵌于箱体内的中部,第一隔板竖直设于箱体的内底壁上,第二隔板竖直设于箱体的内顶壁上,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别位于吸收组件的两侧,箱体上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出气组件与进气管连通,箱体上还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出水管位于箱体底部,且进水管位于出水管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废气处理装置,通过进水管向第一腔室内注入水,使水吸收废气中能溶于水的气体以及杂质;通过吸收组件中的滤材再对废气中部分气体进行吸收,同时对废气进行干燥;废气进入第二腔室后通过燃烧器对废气中的可燃气体进行燃烧。的可燃气体进行燃烧。的可燃气体进行燃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废气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废气处理指的是针对工业场所、工厂车间产生的废气在对外排放前进行预处理,以达到国家废气对外排放的标准的工作。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会大量的排放各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气,若将其直接进行排放,则不仅会造成环境的污染,还会浪费大量的资源,因此,需要对化工气体进行回收利用,一般会采用活性炭纤维对其化工气体中的有机废气进行吸附,但是现有的采用活性炭纤维对化工气体进行吸附时,其接触均匀性较差,因此容易造成吸附不均匀的现象,从而导致其实用性较差,降低了废气处理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箱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吸收组件,所述箱体水平设置,所述吸收组件内嵌于所述箱体内的中部,所述第一隔板竖直设于所述箱体的内底壁上,并位于所述吸收组件的一侧,且其与所述箱体的内顶壁具有间隙,以便于气体通过,所述第二隔板竖直设于所述箱体的内顶壁上,并位于所述吸收组件的另一侧,且其与所述箱体的内底壁具有间隙,以便于气体通过,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分别位于所述吸收组件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箱体的内壁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箱体上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出气组件,所述出气组件与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出气管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箱体上还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箱体底部,且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出水管上方。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收组件包括顶盖、底板、两块侧板、两张滤网和多块第三隔板,所述箱体的顶端的中部开有插入口,所述顶盖可拆卸的设于所述插入口顶端,两块所述侧板竖直设于所述顶盖的底端,且两者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平行,两张所述滤网竖直设于所述顶盖的底端,且两者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底板设于两块所述侧板的底端,并所述顶盖、两块所述侧板和两张所述滤网组成框体,并在框体内填装有滤材,多块所述第三隔板竖直且间隔的设于两块所述侧板之间,且其两端均与两块所述侧板连接,多块所述第三隔板之间的间隙形成S型的通道,以增加气体与滤材的接触时间。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盖的顶端表面上设置有提把。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气组件包括中空的圆盘、连通管和多个出气头,所述连通管设于所述箱体的内顶壁上,并与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圆盘设于所述连通管的底端,并与所述连通管连通,多个所述出气头均匀设于所述圆盘上,并与所述圆盘内连通。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燃烧器,所述燃烧器设于所述箱体的内底壁上,并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底端设有多根支撑杆,所述出水管的端部设有水泵。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通过进水管向第一腔室内注入水,并通过出气组件将废气通入水中,使水吸收废气中能溶于水的气体以及杂质;
[0013]2、通过吸收组件中的滤材再对废气中部分气体进行吸收,同时对废气进行干燥;
[0014]3、废气进入第二腔室后通过燃烧器对废气中的可燃气体进行燃烧,燃烧后的气体通过出气管排出。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图之一;
[0019]图4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图之二;
[0020]图中:1、箱体;2、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吸收组件;401、顶盖;402、底板;403、侧板;404、滤网;405、第三隔板;406、提把;5、第一腔室;6、第二腔室;7、进气管;8、出气管;9、出气组件;901、圆盘;902、连通管;903、出气头;10、进水管;11、出水管;12、插入口;13、燃烧器;14、支撑杆;15、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0023]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和吸收组件4,箱体1水平设置,吸收组件4内嵌于箱体1内的中部,第一隔板2竖直设于箱体1的内底壁上,并位于吸收组件4的一侧,且其与箱体1的内顶壁具有间隙,以便于气体通过,第二隔板3竖直设于箱体1的内顶壁上,并位于吸收组件4的另一侧,且其与箱体1的内底壁具有间隙,以便于气体通过,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分别位于吸收组件4的两侧,并分别与箱体1的内壁形成第一腔室5和第二腔室6,箱体1上设有进气管7和出气管8,第一腔室5内设有出气组件9,出气组件9与进气管7连通,出气管8与第二腔室6连通,箱体1上还设有进水管10和出水管11,出水管11位于箱体1底部,且进水管10位于出水管11上方。
[0024]本技术的使用方式如下:
[0025]1、首先通过进水管10为第一腔室5内注水,水面不能超过第一隔板2的顶端,再将废气从进气管7送入出气组件9,废气从插入水中的出气组件9排出,使废气中的部分气体以及杂质溶于水中,剩余的废气从水面上冒出;
[0026]2、冒出水面的废气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从第一隔板2与箱体1内顶壁的间隙进入吸收组件4中,吸收组件4对废气中的部分废气进行吸收和干燥;
[0027]3、干燥后的废气从第二隔板3与箱体1内底壁的间隙进入第二腔室6中,最后从出气管8处排出。
[0028]进一步的,吸收组件4包括顶盖401、底板402、两块侧板403、两张滤网404和多块第三隔板405,箱体1的顶端的中部开有插入口12,顶盖401可拆卸的设于插入口12顶端,两块侧板403竖直设于顶盖401的底端,且两者的设置方向与箱体1的长度方向平行,两张滤网404竖直设于顶盖401的底端,且两者的设置方向与箱体1的长度方向垂直,底板402设于两块侧板403的底端,并顶盖401、两块侧板403和两张滤网404组成框体,并在框体内填装有滤材,多块第三隔板405竖直且间隔的设于两块侧板403之间,且其两端均与两块侧板403连接,多块第三隔板405之间的间隙形成S型的通道,以增加气体与滤材的接触时间。
[0029]本实施例中,顶盖401、底板402、两块侧板403和两张滤网404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和吸收组件(4),所述箱体(1)水平设置,所述吸收组件(4)内嵌于所述箱体(1)内的中部,所述第一隔板(2)竖直设于所述箱体(1)的内底壁上,并位于所述吸收组件(4)的一侧,且其与所述箱体(1)的内顶壁具有间隙,以便于气体通过,所述第二隔板(3)竖直设于所述箱体(1)的内顶壁上,并位于所述吸收组件(4)的另一侧,且其与所述箱体(1)的内底壁具有间隙,以便于气体通过,所述第一隔板(2)和所述第二隔板(3)分别位于所述吸收组件(4)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箱体(1)的内壁形成第一腔室(5)和第二腔室(6),所述箱体(1)上设有进气管(7)和出气管(8),所述第一腔室(5)内设有出气组件(9),所述出气组件(9)与所述进气管(7)连通,所述出气管(8)与所述第二腔室(6)连通,所述箱体(1)上还设有进水管(10)和出水管(11),所述出水管(11)位于所述箱体(1)底部,且所述进水管(10)位于所述出水管(11)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组件(4)包括顶盖(401)、底板(402)、两块侧板(403)、两张滤网(404)和多块第三隔板(405),所述箱体(1)的顶端的中部开有插入口(12),所述顶盖(401)可拆卸的设于所述插入口(12)顶端,两块所述侧板(403)竖直设于所述顶盖(401)的底端,且两者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调杨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澳格森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