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煜琳专利>正文

留置导管防护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4769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留置导管防护工具,包括用于防止留置导管沾染水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由内壳体和外壳体组合而成,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皆为底部敞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外壳体对内壳体呈封套状,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内壳体的顶壁与外壳体内部的顶壁相连接;所述外壳体上连接有用于对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间隙进行抽气的抽气机构,在抽气机构的作用下,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的间隙构成将防护罩负压固定的负压空腔。本申请技术方案完成对留置导管的防尘及防水的双重防护,极大限度的保障了留置导管的卫生性与防水性,避免了患者因洗澡而导致的留置导管潮湿等问题,以便于患者在后期使用留置导管进行阶段性的血液透析治疗。后期使用留置导管进行阶段性的血液透析治疗。后期使用留置导管进行阶段性的血液透析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留置导管防护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工具
,具体涉及留置导管防护工具。

技术介绍

[0002]血液透析是利用血透机来净化血液,机器上有一个特殊的滤器,叫做透析器,它就相当于一个人工肾脏,清除身体里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血液经过一条塑料管子被引流到透析器里接受净化,净化后的血液再通过另一条塑料管子回流到身体里。
[0003]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由于治疗需要,需长期留置静脉导管,以便血液透析的阶段性有效治疗,在此过程中,患者需对静脉导管的管口进行防护,以避免杂质及其他颗粒灰尘对静脉导管的管口处造成污染,从而进一步的避免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二次威胁;不仅如此,静脉导管的管口及其敷料还需保证干燥,在患者沐浴过程中,应当避免洗澡水浸湿静脉导管的管口以及敷料。
[0004]目前已授权公开的技术专利“一种血液透析护理静脉留置导管防护套”(CN202122721590.5),其具体公开“通过防护机构、连接条、防护罩、监测窗、组装机构、卡槽、卡块、管槽与密封条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导管提供一个防护隔离的功能,解决了在工作时,无法对导管进行有效的防护密封,导致导管暴露在空气中,造成导管外露部分细菌感染的情况,从而给病人带来了二次伤害的问题,工作时,将导管放入该防护套内侧后,再将防护罩通过连接条盖入到主体上方,再将防护罩上的限位块卡入到主体上的限位槽内侧进行防护,同时密封条能有效的对管道与管槽之间的缝隙进行一耳光堵塞的情况,从而为该防护套的防护隔离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0005]由上述内容可见,目前本领域现有技术中,其一般情况下,皆在致力于如何防止细菌感染导管的外露部分,然而在针对于患者沐浴期间,如何防止静脉导管的管口不被洗澡水所淋湿,保证导管管口敷料的干燥,此类技术问题依然未有合适的技术方案对此予以解决。
[0006]基于此,提出一种全新的留置导管防护工具以解决上述问题,对于目前本领域而言是迫切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留置导管防护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患者沐浴期间,留置导管的管口及敷料易被洗澡水所淋湿的问题。
[0008]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留置导管防护工具,包括用于防止留置导管沾染水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由内壳体和外壳体组合而成,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皆为底部敞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外壳体对内壳体呈封套状,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内壳体的顶壁与外壳体内部的顶壁相连接;
[0010]所述外壳体上连接有用于对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间隙进行抽气的抽气机构,在抽
气机构的作用下,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的间隙构成将防护罩负压固定的负压空腔;
[0011]所述外壳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调节绳,其中一个调节绳上设置有日字扣;
[0012]该防护工具还包括用于对留置导管封套防尘的防护套,该防护套为一端敞口的中空结构,所述防护套端部的敞口处,沿其边缘设置有医用双面胶;
[0013]所述防护套对留置套管套设,并将留置导管包裹于防护套的内部。
[0014]进一步,所述抽气机构包括设置于外壳体上,并与所述负压空腔相连通的输气内管,所述抽气机构还输气套管与抽气囊体;
[0015]所述输气内管与输气套管皆为两端敞口的中空结构,所述输气内管背离外壳体的一端延伸至输气套管的内部,所述输气套管背离输气内管的一端与抽气囊体相连通;
[0016]当所述抽气囊体按压抽气,经由输气套管及输气内管抽出负压空腔内部气体。
[0017]进一步,所述输气内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0018]进一步,每个所述调节绳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弹力绳,两个所述弹力绳的一端分别与外壳体相连接;
[0019]其中一个所述调节绳的弹力绳上与日字扣相连接。
[0020]进一步,相邻的两个弹力绳,其二者背离外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该连接部用于将两个弹力绳交接为一体;
[0021]其中一个所述连接部与日字扣相连接。
[0022]进一步,所述防护套端部的敞口处设置有吸水棉,所述吸水棉与医用双面胶相邻设置。
[0023]进一步,所述外壳体的底部敞口处,沿其边缘设置有第一软胶套。
[0024]进一步,所述内壳体的底部敞口处,沿其边缘设置有第二软胶套。
[002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6]该留置导管防护工具,本装置使用时,首先将防护套对留置导管进行套设,以此达到对留置导管防尘防护的目的,再撕开医用双面胶以完成将防护套粘合于人体表面,随后再将防护罩完成对防护套的套设,并利用抽气机构,将外壳体与内壳体吸附于人体表面,利用防护罩以达到对留置导管及留置导管周围的敷贴进行防水防护,至此,本申请技术方案完成对留置导管的防尘及防水的双重防护,极大限度的保障了留置导管的卫生性与防水性,避免了患者因洗澡而导致的留置导管潮湿等问题,以便于患者在后期使用留置导管进行阶段性的血液透析治疗。
[0027]进一步的,本申请技术方案还在外壳体的外部两侧对称设置有调节绳及日字扣,从而使得本装置在利用负压空腔吸附于人体表面的同时,还可利用调节绳及日字扣完成将本装置绑缚于人体四肢或身部,通过调节绳及日字扣对本装置施加绑缚力,从而进一步的保障本装置的使用稳定性,以避免本装置在使用时,稳定性较差而随意松动,影响对留置导管的有效防水防护。
[0028]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的防护罩正视图;
[0030]图2为本技术的防护罩侧视图;
[0031]图3为本技术的防护罩俯视图;
[0032]图4为本技术的防护罩仰视图;
[0033]图5为本技术的防护罩立体示意图I;
[0034]图6为本技术的防护罩立体示意图II;
[0035]图7为本技术的防护套侧视图;
[0036]图8为本技术的防护套正视图;
[0037]图9为本技术的防护套后视图;
[0038]图10为本技术的防护套立体示意图I;
[0039]图11为本技术的防护套立体示意图II;
[0040]图12为防护套及防护罩对留置套管封套防护示意图。
[0041]图中:1、防护罩;101、外壳体;102、内壳体;2、负压空腔;3、日字扣;4、防护套;5、医用双面胶;6、抽气机构;601、输气内管;602、输气套管;603、抽气囊体;7、单向阀;8、弹力绳;9、连接部;10、吸水棉;11、第一软胶套;12、第二软胶套;13、留置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留置导管防护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防止留置导管(13)沾染水的防护罩(1),所述防护罩(1)由内壳体(102)和外壳体(101)组合而成,所述内壳体(102)和外壳体(101)皆为底部敞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外壳体(101)对内壳体(102)呈封套状,所述外壳体(101)与内壳体(102)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内壳体(102)的顶壁与外壳体(101)内部的顶壁相连接;所述外壳体(101)上连接有用于对外壳体(101)与内壳体(102)之间间隙进行抽气的抽气机构(6),在抽气机构(6)的作用下,外壳体(101)与内壳体(102)之间的间隙构成将防护罩(1)负压固定的负压空腔(2);所述外壳体(10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调节绳,其中一个调节绳上设置有日字扣(3);该防护工具还包括用于对留置导管(13)封套防尘的防护套(4),该防护套(4)为一端敞口的中空结构,所述防护套(4)端部的敞口处,沿其边缘设置有医用双面胶(5);所述防护套(4)对留置套管套设,并将留置导管(13)包裹于防护套(4)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导管防护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机构(6)包括设置于外壳体(101)上,并与所述负压空腔(2)相连通的输气内管(601),所述抽气机构(6)还输气套管(602)与抽气囊体(603);所述输气内管(601)与输气套管(602)皆为两端敞口的中空结构,所述输气内管(601)背离外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煜琳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胡煜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