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隔热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4642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轻质隔热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瓦,包括超高性能瓦本体,所述超高性能瓦本体内侧浇筑有轻质高强混凝土层,所述超高性能瓦本体外侧涂覆有防护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超高性能瓦本体的厚度相对于常规的水泥瓦可显著降低,从而可有效降低屋面的承重,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超高性能瓦本体内侧浇筑一层轻质高强混凝土,因轻质高强混凝土本身的多孔结构可使所得的水泥基复合瓦具有良好的隔音、隔热效果,并使其具有良好的湿度调节功能,同时因超高性能混凝土致密的结构,使得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制备的瓦本体具有较低吸水率,使得所得的水泥基复合瓦相对于普通的水泥瓦,具有良好的防水以及抗水冲刷能力。防水以及抗水冲刷能力。防水以及抗水冲刷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轻质隔热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瓦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轻质隔热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瓦。

技术介绍

[0002]水泥瓦因其强度高、密实度好、吸水率低、寿命长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但水泥瓦制备时为了防止老化,通常在制备过程中铺贴抗老化膜,导致制备工艺复杂,且制备成本高。而且水泥瓦厚度较普通瓦稍厚,使其具有良好的隔音和隔热效果,但同时导致水泥瓦质量重,大大增加了屋面的承重能力。因此若能制备一种具有良好抗老化性能,并具备轻质隔热功能的水泥瓦对推动水泥瓦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轻质隔热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瓦,以解决现有水泥瓦质量重、制备成本高的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轻质隔热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瓦,包括超高性能瓦本体,所述超高性能瓦本体内侧浇筑有轻质高强混凝土层,所述超高性能瓦本体外侧涂覆有防护层。
[0005]上述方案中,所述超高性能瓦本体的内侧设置有多个梯形凹槽,且所述梯形凹槽的开口为上小下大。
[0006]上述方案中,所述超高性能瓦本体为波形,所述梯形凹槽设置在所述超高性能瓦本体的波谷上。
[0007]上述方案中,所述超高性能瓦本体为平板形,所述梯形凹槽交错设置在所述超高性能瓦本体上。
[0008]上述方案中,所述超高性能瓦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超高性能瓦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匹配的限位条。
[0009]上述方案中,所述限位槽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条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块相匹配的限位凹槽。
[0010]上述方案中,所述防护层为紫外线防护层、装饰防护层或防水防污防护层。
[0011]上述方案中,所述紫外线防护层为二甲苯酮系、苯并三唑系紫外线防护层,或TiO2、ZnO紫外线防护层。
[0012]上述方案中,所述防水防污防护层为有机硅防护层。
[0013]上述方案中,所述装饰防护层为发光防护层。
[0014]实施本技术的轻质隔热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作为瓦本体,因超高性能混凝土优异的韧性、力学性能,在相同承载力下,超高性能瓦本体的厚度相对于常规的水泥瓦可显著降低,从而可有效降低屋面的承重,而且本技术在超高性能瓦本体内侧浇筑一层轻质高强混凝土,
因轻质高强混凝土本身的多孔结构可使所得的水泥基复合瓦具有良好的隔音、隔热效果,并使其具有良好的湿度调节功能,同时因超高性能混凝土致密的结构,使得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制备的瓦本体具有较低吸水率,使得所得的水泥基复合瓦相对于普通的水泥瓦,具有良好的防水以及抗水冲刷能力。同时本技术可根据需要直接在超高性能瓦本体外侧涂覆各种类型的防护层,进一步提高超高性能瓦本体的抗老化能力和美观程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其使用寿命以及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17]图1是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瓦本体外侧示意图;
[0018]图2是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瓦本体内侧示意图;
[0019]图3是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瓦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

3所示,本技术的轻质隔热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瓦包括:超高性能瓦本体1,浇筑在超高性能瓦本体1内侧的轻质高强混凝土层3,涂覆在超高性能瓦本体1外侧的防护层2。
[0022]其中,超高性能瓦本体1采用C120以上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制备而成,其厚度可在3

5mm,横向抗折可达4000N/m;轻质高强混凝土层3采用轻质高强混凝土制备而成,其厚度控制在3

5mm,基体强度为5

10MPa,干密度为800

1000kg/m3,相同面积的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瓦的重量仅为水泥瓦的1/2~2/3。
[0023]本实施例中,轻质隔热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瓦可采用支模浇筑方式制备而成,其可以按照需要做成平板瓦、波形瓦等任意形状,其尺寸也可按照需要定制,其长度可达6米,且相对于模压而成的水泥瓦,其可操作性更强。
[0024]本实施例中,超高性能混凝土相对于常规水泥基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韧性和耐久性能,本实施例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作为超高性能瓦本体1,在同承载力要求下,可有效降低瓦本体的厚度,进而有效降低其重量,从而大大降低屋面的承重,同时本实施例采用轻质高强混凝土层3浇筑在超高性能瓦本体1内侧,轻质高强混凝土本身的多孔结构可使所得的水泥基复合瓦具有良好的隔音和隔热效果,而且轻质高强混凝土本身的多孔结构具有良好的湿度调节功能,当室内环境比较潮湿时,水蒸汽可汇聚在轻质高强混凝土的多孔结构内,有利于降低室内湿度,当室内环境比较干燥时,汇聚在轻质高强混凝土的多孔结构内水蒸汽又可释放出来,增加室内湿度,另外,轻质高强混凝土层3作为水泥基复合瓦的一部分,因其较低的干密度,又可保证所得的水泥基复合瓦具有较低的总重量。此外,本实施例直接在超高性能瓦本体1外侧涂覆防护层2,可有效提高超高性能瓦本体1的抗老化能力和装饰效果,以及使其功能化。
[0025]为了提高轻质高强混凝土层3与超高性能瓦本体1中间的粘接牢固性,超高性能瓦本体1的内侧设置有多个开口为上小下大形式梯形凹槽16。当轻质高强混凝土层3浇筑在超
高性能瓦本体1内侧时,轻质高强混凝土灌入梯形凹槽16,可提高轻质高强混凝土层3与超高性能瓦本体1之间的粘结力,有效防止轻质高强混凝土层3和超高性能瓦本体1因两者较大的收缩系数差异,导致轻质高强混凝土层3开裂、脱落现象的出现。而且当超高性能瓦本体1为波形时,梯形凹槽16设置在超高性能瓦本体1的波谷11上;当超高性能瓦本体1为平板形时,梯形凹槽16交错设置在超高性能瓦本体1上,以避免超高性能瓦本体1上抵抗承载力的部位因凹槽的存在,减弱其整体抗承载性能。而对于梯形限位凹槽15个数的设置依据超高性能瓦本体1的面积以及受力要求进行设置。
[0026]同时,为了提高瓦片之间的搭接牢固性,超高性能瓦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槽12,超高性能瓦本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与限位槽12匹配的限位条14。当两片超高性能瓦搭接时,一片超高性能瓦本体1上的限位条14卡接在另一片超高性能瓦本体1上的限位槽12内,避免超高性能瓦受到横向外力作用时,发生横向翻起。
[0027]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瓦片之间的搭接牢固性,限位槽12设置有限位凸块13,限位条14上设置有与限位凸块13匹配的限位凹槽15。当两片超高性能瓦通过匹配的限位条14和限位槽12卡接在一起时,可通过限位槽12内的限位凸块13与限位条14上的限位凹槽15进一步卡接在一起,避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隔热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瓦,其特征在于,包括超高性能瓦本体,所述超高性能瓦本体内侧浇筑有轻质高强混凝土层,所述超高性能瓦本体外侧涂覆有防护层,所述超高性能瓦本体采用C120以上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制备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隔热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瓦,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性能瓦本体的内侧设置有多个梯形凹槽,且所述梯形凹槽的开口为上小下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质隔热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瓦,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性能瓦本体为波形,所述梯形凹槽设置在所述超高性能瓦本体的波谷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质隔热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瓦,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性能瓦本体为平板形,所述梯形凹槽交错设置在所述超高性能瓦本体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隔热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瓦,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性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梦义商得辰余松柏刘勇强
申请(专利权)人: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