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根据人眼视野设计的非对称性近视防控型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4525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眼镜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根据人眼视野设计的非对称性近视防控型镜片。包括左眼镜片和右眼镜片,左眼镜片和右眼镜片均包括基片,基片上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中心光区、第一离焦区、第二离焦区、第三离焦区以及第四离焦区,中心光区为倾斜的椭圆形,第一离焦区为中心光区到以中心光区的长轴为直径的圆之间的区域,第二离焦区、第三离焦区和第四离焦区均为长轴与水平线平行的椭圆环形区域,第二离焦区和第三离焦区靠近颞部一侧的宽度均大于靠近鼻子一侧的宽度。第二离焦区和第三离焦区根据人的视野特征设置为颞侧宽于鼻侧的不对称形式,使进入到眼睛的离焦量更符合眼睛视野的解剖生理特点,有效干预周边视网膜的范围。膜的范围。膜的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根据人眼视野设计的非对称性近视防控型镜片


[0001]本技术属于眼镜片
,具体涉及一种根据人眼视野设计的非对称性近视防控型镜片。

技术介绍

[0002]近视是人眼屈光力相对于眼轴长度过大而导致的一种屈光不正,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外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聚焦于视网膜感光细胞层之前即远点移近的一种屈光状态。黄斑以外视网膜的屈光状态成为周边屈光。当轴外像落在视网膜之后(远视离焦),眼球局部增长加速,使周边视网膜尽量与光学相匹配,从而导致黄斑中心凹近视而周边正视。为了防控近视,通过在近视镜片周边部利用紧密排列的离焦微透镜产生旁周边视网膜近视性离焦,使周边视网膜像落在视网膜前或视网膜上,从而减少周边远视离焦。但是现有的近视防控型镜片离焦区都是对称设置的,而人的视野范围并不是对称的,人眼单眼视野范围:上方约55
°
,下方约70
°
,鼻侧约65
°
颞侧可达100
°
,因此会导致主要视野区的周边离焦效应不够显著,同时也无法确保最佳的中心视力和理想视觉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根据人眼视野设计的非对称性近视防控型镜片,并具体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4]一种根据人眼视野设计的非对称性近视防控型镜片,包括左眼镜片和右眼镜片,所述左眼镜片和右眼镜片均包括基片,所述左眼镜片的基片与右眼镜片的基片上均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中心光区、第一离焦区、第二离焦区、第三离焦区以及第四离焦区,所述中心光区为倾斜的椭圆形,所述第一离焦区为中心光区到以中心光区的长轴为直径的圆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二离焦区、第三离焦区和第四离焦区均为长轴与水平线平行的椭圆环形区域,所述第二离焦区和第三离焦区靠近颞部一侧的宽度均大于靠近鼻子一侧的宽度,所述右眼镜片的中心光区的短轴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20
°
,所述左眼镜片的中心光区的短轴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20
°

[000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离焦区、第二离焦区、第三离焦区以及第四离焦区内分别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离焦微透镜。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离焦区内的离焦微透镜采用屈光度为3.50D,直径为0.8mm的离焦微透镜,所述第一离焦区内离焦微透镜之间的间隙为0.8mm。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离焦区内的离焦微透镜采用屈光度为3.75D,直径为1.0mm的离焦微透镜,所述第二离焦区内离焦微透镜之间的间隙为1.0mm。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离焦区内的离焦微透镜采用屈光度为4.0D,直径为1.5mm的离焦微透镜,所述第三离焦区内离焦微透镜之间的间隙为1.5mm。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四离焦区内的离焦微透镜采用屈光度为3.75D,直径为1.0mm的离焦微透镜,所述第四离焦区内离焦微透镜之间的间隙为1.0mm。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1]本技术中的第二离焦区和第三离焦区根据人的视野特征设置为颞侧宽于鼻侧的不对称形式,使进入到眼睛的离焦量更符合眼睛视野的解剖生理特点,有效干预周边视网膜的范围;
[0012]中心光区采用非左右对称的设计,根据人眼看远与看近瞳距不一致,看近视时双眼眼球会出现会聚和内旋运动,所以中心光区设计为倾斜20度椭圆形,呈现出非对称设计特点,与看近的眼球生理运动相符合,极大提高了视野清晰度及舒适度,更容易适应;
[0013]强化增强了第三离焦区的离焦量,增强了对应视网膜15
°
~20
°
区的离焦量,更精准的干预周边视网膜敏感区,同时不影响佩戴者的舒适度,可适合不同视网膜周边离焦需求的近视患者,增强了镜片的通用性和有效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右眼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左眼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右眼镜片的几何详解图。
[0017]图4为左眼镜片的几何详解图。
[0018]1‑
基片、2

中心光区、3

第一离焦区、4

第二离焦区、5

第三离焦区、6

第四离焦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参照图1

2,一种根据人眼视野设计的非对称性近视防控型镜片,包括左眼镜片和右眼镜片,所述左眼镜片和右眼镜片均包括基片1,所述左眼镜片的基片1与右眼镜片的基片1上均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中心光区2、第一离焦区3、第二离焦区4、第三离焦区5以及第四离焦区6,所述中心光区2为倾斜的椭圆形,所述第一离焦区3为中心光区2到以中心光区2的长轴为直径的圆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二离焦区4、第三离焦区5和第四离焦区6均为长轴与水平线平行的椭圆环形区域,所述第二离焦区4和第三离焦区5靠近颞部一侧的宽度均大于靠近鼻子一侧的宽度,所述右眼镜片的中心光区2的短轴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20
°
,所述左眼镜片的中心光区2的短轴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20
°

[0021]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离焦区4和第三离焦区5根据人的视野特征设置为颞侧宽于鼻侧的不对称形式,使进入到眼睛的离焦量更符合眼睛视野的解剖生理特点,有效干预周边视网膜的范围;中心光区2采用非左右对称的设计,根据人眼看远与看近瞳距不一致,看近视时双眼眼球会出现会聚和内旋运动,所以中心光区2设计为倾斜20度椭圆形,呈现出非对称设计特点,与看近的眼球生理运动相符合,极大提高了视野清晰度及舒适度,更容易适应。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离焦区3、第二离焦区4、第三离焦区5以及第四离焦区6内分
别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离焦微透镜。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离焦区3内的离焦微透镜采用屈光度为3.50D,直径为0.8mm的离焦微透镜,所述第一离焦区3内离焦微透镜之间的间隙为0.8mm。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离焦区4内的离焦微透镜采用屈光度为3.75D,直径为1.0mm的离焦微透镜,所述第二离焦区4内离焦微透镜之间的间隙为1.0mm。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离焦区5内的离焦微透镜采用屈光度为4.0D,直径为1.5mm的离焦微透镜,所述第三离焦区5内离焦微透镜之间的间隙为1.5mm。本实施例中强化增强了第三离焦区5的离焦量,增强了对应视网膜15
°
~20
°
区的离焦量,更精准的干预周边视网膜敏感区,同时不影响佩戴者的舒适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根据人眼视野设计的非对称性近视防控型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眼镜片和右眼镜片,所述左眼镜片和右眼镜片均包括基片,所述左眼镜片的基片与右眼镜片的基片上均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中心光区、第一离焦区、第二离焦区、第三离焦区以及第四离焦区,所述中心光区为倾斜的椭圆形,所述第一离焦区为中心光区到以中心光区的长轴为直径的圆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二离焦区、第三离焦区和第四离焦区均为长轴与水平线平行的椭圆环形区域,所述第二离焦区和第三离焦区靠近颞部一侧的宽度均大于靠近鼻子一侧的宽度,所述右眼镜片的中心光区的短轴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20
°
,所述左眼镜片的中心光区的短轴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2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根据人眼视野设计的非对称性近视防控型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焦区、第二离焦区、第三离焦区以及第四离焦区内分别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离焦微透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毅乔镇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眼医学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