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供高计负荷控制改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449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供高计负荷控制改造装置,包括储能控制模块,储能控制模块包括第一行程开关CK1,第一行程开关CK1的一端通过储能控制接口CN+与直流电源端的正极相连接,第一行程开关CK1的另一端依次通过储能电机和储能控制接口C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供高计负荷控制改造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断路器
,具体涉及一种高供高计负荷控制改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常规的产权分界处的高供高计现场,柱上断路器安装在10kV高压线路的高压侧,现有的柱上断路器虽然具备储能电机,但却不具备自动储能能力,只能依靠人力用绝缘拉杆对储能手柄进行拉合操作,拉动储能弹簧保持储能,断路器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开合闸能力。只有通过手动操作绝缘拉杆使断路器的电机储能后,供电线路出现故障时断路器才会自动断开;当线路检修完毕需要将断路器重新合闸时,同样需要先通过手动操作绝缘拉杆使得断路器的电机重新储能,才能使断路器合闸。
[0003]10kV高压计量设备包含组合互感器和计量箱,计量箱内安装有计量电表和负荷控制终端,计量电表实现对线路的实时计量,并通过负荷控制终端将计量数据上传给主站,主站监控到异常后下发命令到负荷控制终端,进而控制柱上断路器断开,实现对10kV线路的负荷控制管理。但由于断路器不具备自动储能能力,若没有及时通过手动操作绝缘拉杆操作使断路器再次储能,主站发出远程控制断路器开合闸命令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供高计负荷控制改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控制模块,所述储能控制模块包括第一行程开关CK1,所述第一行程开关CK1的一端通过储能控制接口CN+与直流电源端的正极相连接,第一行程开关CK1的另一端依次通过储能电机和储能控制接口CN

与直流电源端的负极相连接,所述储能控制接口CN+和储能控制接口CN

分别与柱上断路器的两个储能控制端子对应连接;所述储能电机用于拉开储能弹簧给柱上断路器储能,所述储能弹簧用于触碰所述第一行程开关CK1改变其通断状态进而改变储能电机的通断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供高计负荷控制改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合闸控制模块,所述分合闸控制模块包括分闸控制输入端FK和合闸控制输入端HK,所述分闸控制输入端FK的一端与所述直流电源端的正极相连接,分闸控制输入端FK的另一端依次通过分闸控制接口FZ+、第三辅助开关DL3、断路器分闸线圈FQ和分闸控制接口FZ

与所述直流电源端的负极相连接;所述合闸控制输入端HK的一端与所述直流电源端的正极相连接,合闸控制输入端HK的另一端依次通过合闸控制接口HZ+、第四辅助开关DL4、第二行程开关CK2、断路器合闸线圈HQ和合闸控制接口HZ

与所述直流电源端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第二行程开关CK2的通断状态跟随储能弹簧的拉伸状态而改变;所述分闸控制输入端FK、合闸控制输入端HK分别与负荷控制终端的分闸控制输出端和合闸控制输出端对应连接,所述分闸控制接口FZ+、分闸控制接口FZ

、合闸控制接口HZ+和合闸控制接口HZ

分别与柱上断路器的两个分闸控制端子、两个合闸控制端子对应连接;所述第三辅助开关DL3在柱上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时为断开状态,第四辅助开关DL4在柱上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时为闭合状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供高计负荷控制改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合闸指示模块,所述分合闸指示模块包括分闸指示灯FD和合闸指示灯HD,所述分闸指示灯FD的一端与所述直流电源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峥嵘郑林博李冰司源王永亮吕潇丽包官正慈勤超赵爱萍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东方威思顿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