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政伟专利>正文

一种农田排涝渠防冲刷拦沙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4285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田排涝渠防冲刷拦沙坎结构,包括挡水墙基础、挡水墙、防冲刷层、拦沙坎,所述拦沙坎一侧与防冲刷层连接,挡水墙基础拦沙坎两侧,挡水墙砌筑在挡水墙基础上,所述挡水墙基础、挡水墙、防冲刷层浇筑为一体结构,所述拦沙坎设有迎水面,迎水面向来水方向倾斜,迎水面与防冲刷层之间有7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田排涝渠防冲刷拦沙坎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农田水利治理领域,尤其涉及山区高标准农田治理排涝渠防冲刷拦沙坎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贵州喀斯特地貌山区高标准农田治理排涝渠工程,挡水墙建好后,水流集中,尤其是排涝渠泥土沟底冲刷下切严重,当挡水墙基裸露,持力层被水流淘空后,墙基不稳,导致挡水墙倒塌。因此排涝渠沟底需设计拦沙坎,以形成与墙基持平淤积,抬高局部沟底,达到稳定排涝渠墙基防护目的。目前,为稳定墙基防止沟底冲刷,常用较小溢流坝作拦沙坎,阻上游推移质不平衡下泄,以保持某一高程稳定沟底,通常采用直墙式结构,下部埋入沟底,悬出部分拦水沉沙,以抬高局部沟底。上述直墙式结构拦沙坎结构简单、易施工、适用范围广。材料可采用混凝土、砌石、散抛石笼等。但在实际应用中,这种结构有与墙基分离、溢流面易出现水流集中冲淘而引起溯源冲刷,破坏下段坎底地基,导致拦沙坎失稳破坏等情况。因此需要一种农田排涝渠防冲刷拦沙坎结构,其拦沙坎与墙基一体化施工,抗冲刷性能高,适合山区等水流冲刷作用强烈的地区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农田排涝渠防冲刷拦沙坎结构,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墙基分离,拦沙坎抗冲刷能力低的问题。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农田排涝渠防冲刷拦沙坎结构,包括挡水墙基础、挡水墙、防冲刷层、拦沙坎,所述拦沙坎一侧与防冲刷层连接,挡水墙基础拦沙坎两侧,挡水墙砌筑在挡水墙基础上,所述挡水墙基础、挡水墙、防冲刷层浇筑为一体结构,所述拦沙坎设有迎水面,迎水面向来水方向倾斜,迎水面与防冲刷层之间有70
°
至90
°
的夹角。
[0006]所述挡水墙基础、拦沙坎、防冲刷层埋入地下的深度大于400mm,挡水墙基础和防冲刷层上端面与地面齐平。
[0007]所述拦沙坎两侧设有凸起,凸起嵌入到挡水墙中。
[0008]所述拦沙坎挡在挡水墙之间,拦沙坎的厚度为400mm至600mm,拦沙坎的高度为100mm至500mm。
[0009]所述防冲刷层一端向来水方向延伸1000mm至1500mm。
[0010]所述挡水墙基础、防冲刷层、拦沙坎的材质为毛石混凝土。
[0011]所述挡水墙呈梯形,挡水墙顶部设有压顶。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施工时同时对挡水墙基础、拦沙坎、防冲刷层进行浇筑,解决了传统排涝渠中拦沙坎与挡水墙基础在水流冲刷下破坏坎底,导致拦沙坎失稳破坏等情况,同时让拦沙坎的迎水面向来水方向倾斜,可以降低拦沙坎位置的水流流速,提高淤积的速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防冲刷层和拦沙坎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防冲刷层和拦沙坎的俯视图;
[0016]图中:1

挡水墙基础,2

挡水墙,3

防冲刷层,4

拦沙坎,5

迎水面,6

凸起,7

压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18]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农田排涝渠防冲刷拦沙坎结构,包括挡水墙基础1、挡水墙2、防冲刷层3、拦沙坎4,所述拦沙坎4一侧与防冲刷层3连接,挡水墙基础1拦沙坎4两侧,挡水墙2砌筑在挡水墙基础1上,所述挡水墙基础1、挡水墙2、防冲刷层3浇筑为一体结构,所述拦沙坎4设有迎水面5,迎水面5向来水方向倾斜,迎水面5与防冲刷层3之间有70
°
至90
°
的夹角。
[0019]在农田排涝时,由于农田中的水含泥量都比较高,冲刷作用严重,为了减少水流的冲刷对排水渠底部的破坏,在排涝渠中间隔设置多道拦沙坎4,进而使排涝渠底部形成淤泥层,当淤泥层高度与拦沙坎4高度相同后,淤泥层便不再升高,利用淤泥层保护排涝渠的底部以及挡水墙2的根部。本申请在施工时同时对挡水墙基础、拦沙坎、防冲刷层进行浇筑,提高了拦沙坎4与排涝渠底部的连接强度,防止在淤泥层未形成时,水流冲刷拦沙坎4底部,导致拦沙坎4倒塌的问题,同时由于拦沙坎4与挡水墙基础1的连为一体后,可以设置倾斜的迎水面5,通过迎水面5的倾斜改变来水的方向,与其他水流进行反冲,降低迎水面5位置的水流速度,加速淤积的形成。
[0020]所述挡水墙基础1、拦沙坎4、防冲刷层3埋入地下的深度大于400mm,挡水墙基础1和防冲刷层3上端面与地面齐平,保证排涝渠的稳定。
[0021]所述拦沙坎4两侧设有凸起6,凸起6嵌入到挡水墙2中,提高拦沙坎4与挡水墙2的连接强度。
[0022]所述拦沙坎4挡在挡水墙2之间,拦沙坎4的厚度为400mm至600mm,拦沙坎4的高度为100mm至500mm,拦沙坎4根据的高度根据挡水墙2的高度以及排涝渠的坡度进行设计,坡度越陡,水流速度越高,所需的拦沙坎4高度就越高。
[0023]所述防冲刷层3一端向来水方向延伸1000mm至1500mm,防冲刷层3与拦沙坎4一体,且采用毛石混凝土为材料,可以有效降低该位置的被水流侵蚀的速度,同时利用自身的重量,保证拦沙坎4的稳定。
[0024]所述挡水墙基础1、防冲刷层3、拦沙坎4的材质为毛石混凝土,以保证挡水墙基础1、防冲刷层3、拦沙坎4有足够的强度,掺入的毛石的体积为40%,可以提高其扛水流冲刷的能力,保证排涝渠的长久使用。
[0025]所述挡水墙2呈梯形,挡水墙2顶部设有压顶7,梯形的挡水墙2为下厚上薄的结构,符合水压的分布,在保证排涝渠强度的同时,节约材料,压顶7有水泥涂敷而成,可以提高挡水墙2上都的外观,同时凝结石块,保证挡土墙顶部不易破损,当挡水墙顶端与构造柱相连接时,还可以起到整体稳定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田排涝渠防冲刷拦沙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水墙基础(1)、挡水墙(2)、防冲刷层(3)、拦沙坎(4),所述拦沙坎(4)一侧与防冲刷层(3)连接,挡水墙基础(1)拦沙坎(4)两侧,挡水墙(2)砌筑在挡水墙基础(1)上;所述挡水墙基础(1)、挡水墙(2)、防冲刷层(3)浇筑为一体结构;所述拦沙坎(4)设有迎水面(5),迎水面(5)向来水方向倾斜,迎水面(5)与防冲刷层(3)之间有70
°
至90
°
的夹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排涝渠防冲刷拦沙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墙基础(1)、拦沙坎(4)、防冲刷层(3)埋入地下的深度大于400mm,挡水墙基础(1)和防冲刷层(3)上端面与地面齐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政伟
申请(专利权)人:李政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