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水温泉泡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4232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温泉泡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喷水温泉泡池,包括池体、泡泡池和隔墙,泡泡池与隔墙将池体分为深水区和浅水区,深水区设有坐阶,浅水区设有按摩床,坐阶和按摩床上分别设有第一喷水口和第二喷水口,第一喷水口和第二喷水口均与进水管连接,隔墙上分别设有深水溢流孔和浅水溢流孔,深水溢流孔的高度高于浅水溢流孔的高度。有益效果:深水溢流孔和浅水溢流孔使池体两侧的水位高度不同,进而形成深水区和浅水区,并分别设置坐阶和按摩床,顾客可根据喜好选择泡泡浴、坐浴和躺浴,选择更多;第一喷水口兼顾进水和喷淋的功能,第二喷水口还具有按摩的功能,提升了温泉泡池的实用性。的实用性。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水温泉泡池


[0001]本技术涉及温泉泡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喷水温泉泡池。

技术介绍

[0002]泡温泉有益身心健康,可消除疲劳,国内很多有温泉的地方都被开发为景区,温泉项目已成为旅游项目中最具快速盈利潜力的项目之一。现有的温泉泡池结构比较单一,在地面建造一个池子,池子内加入热水,这样的温泉池顾客只能洗浴浸泡,选择比较单一,而且现有的温泉池大多在侧壁设置进水孔,为池子内供水,缺少喷淋设施,降低了顾客泡温泉的趣味性,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喷水温泉泡池,顾客可选择泡泡浴、坐浴和躺浴,选择更多。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喷水温泉泡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两侧均设有泡泡池,两个所述泡泡池之间设有隔墙,所述泡泡池与隔墙将池体分为深水区和浅水区,所述深水区设有坐阶,所述浅水区设有按摩床,所述坐阶和按摩床上分别设有第一喷水口和第二喷水口,所述第一喷水口和第二喷水口均与进水管连接,所述隔墙上分别设有深水溢流孔和浅水溢流孔,所述深水溢流孔的高度高于浅水溢流孔的高度,所述深水溢流孔和浅水溢流孔分别连接有第一排水支管和第二排水支管。
[0005]进一步的,所述深水区和浅水区的底部均设有排水口。
[0006]进一步的,所述坐阶包括靠背和底座,所述第一喷水口包括上喷水口和下喷水口,所述上喷水口设置在靠背的顶部,所述下喷水口设置在底座的侧边,所述上喷水口和下喷水口均与进水管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喷水口均匀排列在按摩床上,每个所述第二喷水口均连接有进水支管,每个所述进水支管均与进水管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泡泡池的两侧设有置物台。
[0009]进一步的,所述池体的底部设有防滑凸起。
[0010]进一步的,所述深水区和浅水区均设有供进出的台阶。
[0011]进一步的,所述池体采用大理石、花岗岩或饭麦石制成。
[0012]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泡泡池与隔墙将池体分左右两个互不连通的两部分,并在隔墙上设置高度不同的深水溢流孔和浅水溢流孔,使池体两侧的水位高度不同,进而形成深水区和浅水区,并分别设置坐阶和按摩床,顾客可根据喜好选择泡泡浴、坐浴和躺浴,选择更多;第一喷水口兼顾进水和喷淋的功能,第二喷水口还具有按摩的功能,提升了温泉泡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泡泡池两侧设置置物台,用于放置饮料酒水或娱乐设施,提升了顾客的使用体验;防滑凸起可防止顾客滑倒,提升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喷水温泉泡池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的A

A部分的截面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喷水温泉泡池的坐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一种喷水温泉泡池的按摩床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1、池体;11、深水区;12、浅水区;13、排水口;2、泡泡池;3、隔墙;31、深水溢流孔;311、第一排水支管;32、浅水溢流孔;321、第二排水支管;4、坐阶;41、靠背;42、底座;43、第一喷水口;431、上喷水口;432、下喷水口;5、进水管;6、按摩床;61、第二喷水口;62、进水支管;7、置物台;8、防滑凸起;9、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

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喷水温泉泡池,包括池体1、泡泡池2、隔墙3、坐阶4、按摩床6和台阶9。
[00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池体1采用大理石、花岗岩或饭麦石制成,所述池体1的两侧均设有泡泡池2,每个均泡泡池2设置有独立的进、出水口,所述泡泡池2内设有泡泡发生装置,为顾客提供泡泡浴,泡泡发生装置采用现有的设备,在此不再赘述。所述泡泡池2的两侧设有置物台7,用于放置饮料酒水等,提升了顾客的使用体验。
[0022]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泡泡池2之间设有隔墙3,所述泡泡池2与隔墙3将池体1分为深水区11和浅水区12,所述隔墙3上分别设有深水溢流孔31和浅水溢流孔32,所述深水溢流孔31的高度高于浅水溢流孔32的高度,所述深水区11设有坐阶4,所述浅水区12设有按摩床6,所述深水区11和浅水区12均设有供进出的台阶9,所述深水区11和浅水区12的底部均设有排水口13,排水口13连接有排水管,深水溢流孔31和浅水溢流孔32分别控制渗水腔和浅水区12的水位高度,顾客可根据需要选择坐浴或者躺浴。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坐阶4和按摩床6上分别设有第一喷水口43和第二喷水口61,所述第一喷水口43和第二喷水口61均与进水管5连接,所述深水溢流孔31和浅水溢流孔32分别连接有第一排水支管311和第二排水支管321。所述坐阶4包括靠背41和底座42,所述第一喷水口43包括上喷水口431和下喷水口432,所述上喷水口431设置在靠背41的顶部,所述下喷水口432设置在底座42的侧边,所述上喷水口431和下喷水口432均与进水管5连接,进水管5可连接加热装置,为池体1内的水进行加热加热装置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第二喷水口61均匀排列在按摩床6上,每个所述第二喷水口61均连接有进水支管62,每个所述进水支管62均与进水管5连接。使用时,温泉水从进水管5流入,分别从第一喷水口43和第二喷水口61流入池体1内。
[00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池体1的底部设有防滑凸起8,防止顾客滑倒。
[0025]工作原理:本技术的温泉水通入进水管5,最终从第一喷水口43和第二喷水口61流入池体1内,温泉泡池使用结束后,温泉水从排水口13流出。通过泡泡池2与隔墙3将池体1分左右两个互不连通的两部分,并在隔墙3上设置高度不同的深水溢流孔31和浅水溢流孔32,使池体1两侧的水位高度不同,进而形成深水区11和浅水区12,并分别设置坐阶4和按
摩床6,顾客可根据喜好选择泡泡浴、坐浴和躺浴,选择更多,第一喷水口43兼顾进水和喷淋的功能,第二喷水口61还具有按摩的功能,提升了温泉泡池的实用性。泡泡池2两侧设置置物台7,用于放置饮料酒水或娱乐设施,提升了顾客的使用体验。
[0026]以上实施例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水温泉泡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两侧均设有泡泡池,两个所述泡泡池之间设有隔墙,所述泡泡池与隔墙将池体分为深水区和浅水区,所述深水区设有坐阶,所述浅水区设有按摩床,所述坐阶和按摩床上分别设有第一喷水口和第二喷水口,所述第一喷水口和第二喷水口均与进水管连接,所述隔墙上分别设有深水溢流孔和浅水溢流孔,所述深水溢流孔的高度高于浅水溢流孔的高度,所述深水溢流孔和浅水溢流孔分别连接有第一排水支管和第二排水支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水温泉泡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深水区和浅水区的底部均设有排水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水温泉泡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坐阶包括靠背和底座,所述第一喷水口包括上喷水口和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锦涛黄荣国黄泽铭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合发石材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