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菌仪的培养器排液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4103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菌仪的培养器排液槽,包括底槽,所述底槽的上部右侧设置有U形板,所述U形板的内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部右侧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上设置有轴承座,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弹簧和插杆,所述弹簧安装在凹槽内,所述插杆安装在弹簧的顶端,且所述插杆的顶端贯穿出凹槽,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杆和连接套,所述连接杆安装在固定板的底部左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使得固定板与底槽连接的更加紧密,不易出现松动的情况,同时固定板和底槽均便于进行拆除对其进行清洗,进一步提高了底槽和固定板使用时的洁净度。进一步提高了底槽和固定板使用时的洁净度。进一步提高了底槽和固定板使用时的洁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菌仪的培养器排液槽


[0001]本技术涉及集菌仪培养器
,具体为一种集菌仪的培养器排液槽。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CN 209322863 U”公开了“一种集菌仪的培养器排液槽,包括固定板、底槽,所述固定板、底槽均为平键状,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底槽的上方,形成所述底槽的盖板,所述底槽的槽口设有沿边沿设置的U型插槽,所述固定板水平插入所述的U型插槽内部,所述固定板上等距设有若干培养器固定孔,所述底槽上还设有排液软管插头”。该技术中虽然固定板和底槽便于进行拆卸,但是固定板和底槽只是通过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使得固定板和底槽的连接不牢固,从而培养基在通过进样管道直接注入到集菌培养器中时,底槽受到意外拉动时,容易对培养基的正常注入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菌仪的培养器排液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菌仪的培养器排液槽,包括底槽,所述底槽的上部右侧设置有U形板,所述U形板的内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设置有固定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菌仪的培养器排液槽,包括底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槽(1)的上部右侧设置有U形板(2),所述U形板(2)的内侧开设有插槽(3),所述插槽(3)内设置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上部右侧开设有多个凹槽(5),所述凹槽(5)内设置有固定机构(6),所述固定板(4)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机构(7),所述连接机构(7)上设置有轴承座(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菌仪的培养器排液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6)包括弹簧(61)和插杆(62),所述弹簧(61)安装在凹槽(5)内,所述插杆(62)安装在弹簧(61)的顶端,且所述插杆(62)的顶端贯穿出凹槽(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菌仪的培养器排液槽,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蕊何琼沈国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启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