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用固体缓蚀、阻垢、杀菌、解堵、稠化释放速率评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3957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井用固体缓蚀、阻垢、杀菌、解堵、稠化释放速率评价装置,包括模拟井筒、存水罐、存油罐、废水收集罐和废油收集罐,所述模拟井筒的内侧设置有模拟油管,所述模拟井筒的内部设置有评价机构,所述评价机构包括固定安装至模拟井筒内部的透明管柱,所述模拟油管的下端与透明管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透明管柱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平板。该油井用固体缓蚀、阻垢、杀菌、解堵、稠化释放速率评价装置,可以大幅度地缩短药剂的室内测试周期,为药剂的验收试验提供了大大的便利,填补了目前固体助剂释放速率评价装置的空白,操作简单便捷。操作简单便捷。操作简单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井用固体缓蚀、阻垢、杀菌、解堵、稠化释放速率评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油气井固体添加剂
,具体为一种油井用固体缓蚀、阻垢、杀菌、解堵、稠化释放速率评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陆上油田多数已进入中晚期的开发,产出液中水含量相当高,这些产出水由于地质的原因,溶解了不同程度的CO2、H2S、O2、细菌以及溶解盐等对金属有腐蚀作用的物质,对相关的设备和管道产生严重的腐蚀,目前最常见的防护措施是加入油田助剂(缓蚀剂、杀菌剂、脱硫剂、清防蜡剂等),其中,油田助剂中使用最多和最常规的是缓蚀剂,缓蚀剂又名防腐缓蚀剂,是指一些用于腐蚀环境中抑制金属腐蚀的添加剂,目前国内油井用防腐助剂主要以液态为主,其一般采用大罐首先将药剂按照一定浓度配好,然后通过加药泵远程输入到油井中,加药装置只能单一地注入液体助剂,不能注入固体助剂,而长期长途运输液体助剂会导致运输管线的腐烂穿孔、药剂投加计量不准,如果管线保温做得不太合适,管线可能会出现内部结冰,这样就会停止注液,导致油井中管件的腐蚀。
[0003]如上述所言,由于液体助剂在使用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所以近年来有人提出以固体助剂代替传统的液体助剂,因此目前油田用助剂趋于固体化,但是现有技术中,固体助剂一般防护周期比较久,室内所用评价周期特别长,从而导致固体助剂的开发和产品验收工作大打折扣,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油井用固体缓蚀、阻垢、杀菌、解堵、稠化释放速率评价装置来解决上述中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井用固体缓蚀、阻垢、杀菌、解堵、稠化释放速率评价装置,可以大幅度的缩短药剂的室内测试周期,为药剂的验收试验提供了大大的便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固体助剂一般防护周期比较久,室内所用评价周期特别长,从而导致固体助剂的开发和产品验收工作大打折扣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油井用固体缓蚀、阻垢、杀菌、解堵、稠化释放速率评价装置,包括模拟井筒、存水罐、存油罐、废水收集罐和废油收集罐,所述模拟井筒的内侧设置有模拟油管,所述模拟井筒的内部设置有评价机构;
[0006]所述评价机构包括固定安装至模拟井筒内部的透明管柱,所述模拟油管的下端与透明管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透明管柱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平板,所述平板的边侧与透明管柱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透明管柱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刻度板。
[0007]进一步,所述透明管柱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孔洞,所述孔洞的孔径设置在2

3mm之间。
[0008]进一步,所述模拟井筒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输送管路,所述第一输送管路远离模拟井筒的一端与存水罐相连。
[0009]进一步,所述模拟井筒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输送管路,所述第二输送管路远离模拟井筒的一端与存油罐相连。
[0010]进一步,所述模拟油管的上端延伸至模拟井筒的外侧,且模拟油管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三输送管路。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三输送管路远离模拟油管的一侧通过三通接头设置有两个接口,两个所述接口分别与废水收集罐和废油收集罐相连。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油井用固体缓蚀、阻垢、杀菌、解堵、稠化释放速率评价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该油井用固体缓蚀、阻垢、杀菌、解堵、稠化释放速率评价装置,通过设置的透明管柱、安装块、弹簧、平板和刻度板,利用弹簧的变形程度,来判定药剂的失重量,同时利用刻度板上的刻度来读取药剂的释放重量,并通过与试验时间做商来计算药剂的释放速率,依据释放时间与弹簧的变形规律来探索药剂短期的释放速率,最终通过等比例缩放,来判定药剂的释放周期,可以大幅度的缩短药剂的室内测试周期,为药剂的验收试验提供了大大的便利,填补了目前固体助剂释放速率评价装置的空白,操作简单便捷,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评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模拟井筒、2透明管柱、3模拟油管、4安装块、5弹簧、6平板、7刻度板、8第一输送管路、9存水罐、10第二输送管路、11存油罐、12第三输送管路、13废水收集罐、14废油收集罐。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一:
[0019]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的油井用固体缓蚀、阻垢、杀菌、解堵、稠化释放速率评价装置,包括模拟井筒1、存水罐9、存油罐11、废水收集罐13和废油收集罐14。
[0020]本实施例中,模拟井筒1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输送管路8,第一输送管路8远离模拟井筒1的一端与存水罐9相连,模拟井筒1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输送管路10,第二输送管路10远离模拟井筒1的一端与存油罐11相连。
[002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输送管路8和第二输送管路10的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防爆离心泵、流量计以及球阀。
[0022]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的存水罐9和存油罐11便于对实验介质进行储存,其中,利用防爆离心泵便于给体系中介质的流动给予动力,利用球阀便于控制管路的闭合,利用流量计便于实时监控介质流量。
[0023]本实施例中,模拟井筒1的内侧设置有模拟油管3,模拟油管3的上端延伸至模拟井筒1的外侧,同时,模拟油管3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三输送管路12,其中,第三输送管路12远离模拟油管3的一侧通过三通接头设置有两个接口,两个接口分别与废水收集罐13和废油收集罐14相连。
[0024]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的废水收集罐13和废油收集罐14便于对实验产生的废液进行收集和处理,方便了后续回收工作。
[0025]需要说明的是,第三输送管路12的外壁上同样固定安装有球阀,且模拟油管3的外壁上同样固定安装有防爆离心泵,其中,第一输送管路8、第二输送管路10和第三输送管路12均为不锈钢材质。
[0026]实施例二:
[0027]请参阅图1

2,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模拟井筒1的内部设置有评价机构,评价机构包括固定安装至模拟井筒1内部的透明管柱2,模拟油管3的下端与透明管柱2的上端固定连接。
[0028]本实施例中,透明管柱2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块4,安装块4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弹簧5,弹簧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平板6,平板6的边侧与透明管柱2的内壁间隙配合,透明管柱2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刻度板7。
[0029]需要说明的是,透明管柱2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孔洞,孔洞的孔径设置在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油井用固体缓蚀、阻垢、杀菌、解堵、稠化释放速率评价装置,包括模拟井筒(1)、存水罐(9)、存油罐(11)、废水收集罐(13)和废油收集罐(14),所述模拟井筒(1)的内侧设置有模拟油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井筒(1)的内部设置有评价机构;所述评价机构包括固定安装至模拟井筒(1)内部的透明管柱(2),所述模拟油管(3)的下端与透明管柱(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透明管柱(2)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块(4),所述安装块(4)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弹簧(5),所述弹簧(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平板(6),所述平板(6)的边侧与透明管柱(2)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透明管柱(2)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刻度板(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井用固体缓蚀、阻垢、杀菌、解堵、稠化释放速率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管柱(2)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孔洞,所述孔洞的孔径设置在2

3mm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井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浩孙彦武曹金安段向锋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日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