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折字书的剪折法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3809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2
本申请公开了应用于文创领域的一种立体折字书的剪折法制作方法,该方法通过预先利用软件生成的带有位置坐标的表格来在硬壳精装书的每一个页面上进行标记并剪裁,然后按照奇数折叠法和偶数折叠法对剪开的页面进行折叠,最终在书的侧面形成立体的文字或者图形,从而便于在书店、景区、博物馆内销售、展出,也用于学校、教育机构开展手作互动体验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开发智力,另外还配合专门的折书架来帮助制作,折书架根据不同的书籍能适应性的作出高度和角度的调节,有效降低制作难度并提高制作效率。作效率。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折字书的剪折法制作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文创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体折字书的剪折法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文创产品,即“文化创意产品”,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对文化资源、文化用品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而产出的高附加值产品。
[0003]目前的文创产品种类有很多,但大多还是工艺品,能利用书籍创作的文创产品少之又少,而且多数还是通过书籍的摆放方式来进行造型,这样不仅难以吸引人的眼球,而且旁人也只能欣赏,并不能亲手参与制作,缺少了手作互动体验感。
[0004]因此我们通过本制作方法来制作立体折字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目的在于对现有技术中的制作方法进行改进,相比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立体折字书的剪折法制作方法,通过预先利用软件生成的带有位置坐标的表格来在硬壳精装书的每一个页面上进行标记并剪裁,然后按照奇数折叠法和偶数折叠法对剪开的页面进行折叠,最终在书的侧面形成立体的文字或者图形,从而便于在书店、景区、博物馆内销售、展出,也用于学校、教育机构开展手作互动体验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开发智力,另外还配合专门的折书架来帮助制作,折书架根据不同的书籍能适应性的作出高度和角度的调节,有效降低制作难度并提高制作效率。
[0006]进一步,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0007]S1、准备工具:硬壳精装书、折书架、精密刻度尺、笔、剪刀和折字书的刻度对照表,刻度对照表由计算机通过专用的软件生成,生成的内容包括每张页面的每个折叠点的位置坐标;
[0008]S2、画线:首先将硬壳精装书置于折书架上并打开,拿出笔和精密刻度尺,从第一张页面开始,在距离页面边缘三厘米的位置进行画横线,横线平行于页面边缘,然后在三厘米的中间位置进行对折,对折线平行于横线,重复此步骤直至整本书的所有页面都画上横线并对折;
[0009]S3、画折叠点:接着借助精密刻度尺在每一张页面上,按照刻度对照表中的每张页面的每个折叠点位置坐标在对折的页面上标点,标好点后在标点处画上对应的短线;
[0010]S4、剪折叠点:接下来取出剪刀,沿着S3步骤中所画的短线将对折的页面剪成一个缺口,剪开的缺口的长度不超过S2步骤中所画的横线,而且剪开的缺口线要与S3步骤中所画的短线重叠,重复此步骤直至把所有页面上的折叠点全部剪开,剪完之后把所有的页面检查一遍,以免有折叠点被遗漏;
[0011]S5、折叠:待所有页面的折叠点剪完之后,沿着页面边缘从上至下对剪开的页面进行编号,最后按照折叠顺序进行折字,折叠时把剪开的页面向书的里面折叠。
[0012]进一步,S3步骤中的短线垂直于页面边缘,且每条短线的长度为5

10毫米,按照刻度对照表上的每个折叠点的位置坐标进行画短线标记,从而方便后面的裁剪,而且为了保证裁剪的时候不剪到横线,因此短线的长度不宜过长。
[0013]进一步,S5步骤中的折叠顺序包括两种,其中一种折叠顺序为奇数折叠法,且另一种折叠顺序为偶数折叠法,奇数折叠法折叠出来的文字和图案为外凸立体型,偶数折叠法折叠出来的文字和图案为内凹立体型,按照奇、偶的折叠顺序能折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增加了折字书的立体多样性,同时也有效提高了折字书的观赏性。
[0014]可选的,S1步骤中的折书架包括置书座,置书座的两侧均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有旋转支架,且旋转支架的侧壁开设有调节槽,两个调节槽之间滑动连接有压页杆,压页杆的中部内壁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中滑动连接有调节按钮,调节按钮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阴极磁铁,安装座的下端侧壁与滑槽的底部之间通过压缩弹簧连接,压页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与调节槽滑动连接的平端橡胶囊,且平端橡胶囊的外端侧壁固定镶嵌有硅胶摩擦垫,平端橡胶囊的内壁与压页杆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对称分布的弹力棒,压页杆位于滑槽两侧的内壁还开设有与平端橡胶囊内部连通的伸缩槽,伸缩槽中滑动连接有与平端橡胶囊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空心杆,且空心杆远离平端橡胶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阴极磁铁磁吸的阳极磁铁,由于制作的书籍高度不同,而且在制作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的翻页,因此通过压页杆来压住页面以方便画线、裁剪,压页杆两端的平端橡胶囊利用弹力棒的弹力卡在调节槽上,当按压调节按钮后安装座下移让阴极磁铁磁吸阳极磁铁,进而让空心杆拉动平端橡胶囊内缩,从而实现压页杆高度的调节,而且通过转动旋转支架还实现了对压页杆角度位置的调节,从而便于对不同的硬壳精装书进行压住以方便制作。
[0015]进一步,弹力棒在自然状态下为直线形状,且弹力棒采用聚氨酯弹性材质,弹力棒依靠弹力让平端橡胶囊抵在调节槽的槽壁上,从而依靠摩擦力实现压页杆位置的固定,也方便调节压页杆的高度。
[0016]进一步,压页杆和平端橡胶囊的总长度大于两个调节槽之间的长度,阴极磁铁和阳极磁铁之间的磁吸力大于弹力棒的弹力,且阴极磁铁和阳极磁铁之间的磁吸力小于压缩弹簧的弹力,为了让阴极磁铁将阳极磁铁吸引过来而让空心杆拉动平端橡胶囊内缩,因此阴极磁铁和阳极磁铁之间的磁吸力大于弹力棒的弹力,另外在松开调节按钮后为了让压缩弹簧的弹力将调节按钮复位,因此阴极磁铁和阳极磁铁之间的磁吸力小于压缩弹簧的弹力。
[00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优点在于:
[0018](1)本方案通过预先利用软件生成的带有位置坐标的表格来在硬壳精装书的每一个页面上进行标记并剪裁,然后按照奇数折叠法和偶数折叠法对剪开的页面进行折叠,最终在书的侧面形成立体的文字或者图形,从而便于在书店、景区、博物馆内销售、展出,也用于学校、教育机构开展手作互动体验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开发智力,另外还配合专门的折书架来帮助制作,折书架根据不同的书籍能适应性的作出高度和角度的调节,有效降低制作难度并提高制作效率。
[0019](2)S3步骤中的短线垂直于页面边缘,且每条短线的长度为5

10毫米,按照刻度对照表上的每个折叠点的位置坐标进行画短线标记,从而方便后面的裁剪,而且为了保证裁
剪的时候不剪到横线,因此短线的长度不宜过长。
[0020](3)S5步骤中的折叠顺序包括两种,其中一种折叠顺序为奇数折叠法,且另一种折叠顺序为偶数折叠法,奇数折叠法折叠出来的文字和图案为外凸立体型,偶数折叠法折叠出来的文字和图案为内凹立体型,按照奇、偶的折叠顺序能折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增加了折字书的立体多样性,同时也有效提高了折字书的观赏性。
[0021](4)S1步骤中的折书架包括置书座,置书座的两侧均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有旋转支架,且旋转支架的侧壁开设有调节槽,两个调节槽之间滑动连接有压页杆,压页杆的中部内壁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中滑动连接有调节按钮,调节按钮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阴极磁铁,安装座的下端侧壁与滑槽的底部之间通过压缩弹簧连接,压页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与调节槽滑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折字书的剪折法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作步骤:S1、准备工具:硬壳精装书、折书架、精密刻度尺、笔、剪刀和折字书的刻度对照表,刻度对照表由计算机通过专用的软件生成,生成的内容包括每张页面的每个折叠点的位置坐标;S2、画线:首先将硬壳精装书置于折书架上并打开,拿出笔和精密刻度尺,从第一张页面开始,在距离页面边缘三厘米的位置进行画横线,横线平行于页面边缘,然后在三厘米的中间位置进行对折,对折线平行于横线,重复此步骤直至整本书的所有页面都画上横线并对折;S3、画折叠点:接着借助精密刻度尺在每一张页面上,按照刻度对照表中的每张页面的每个折叠点位置坐标在对折的页面上标点,标好点后在标点处画上对应的短线;S4、剪折叠点:接下来取出剪刀,沿着S3步骤中所画的短线将对折的页面剪成一个缺口,剪开的缺口的长度不超过S2步骤中所画的横线,而且剪开的缺口线要与S3步骤中所画的短线重叠,重复此步骤直至把所有页面上的折叠点全部剪开,剪完之后把所有的页面检查一遍,以免有折叠点被遗漏;S5、折叠:待所有页面的折叠点剪完之后,沿着页面边缘从上至下对剪开的页面进行编号,最后按照折叠顺序进行折字,折叠时把剪开的页面向书的里面折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折字书的剪折法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的短线垂直于页面边缘,且每条短线的长度为5

10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折字书的剪折法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步骤中的折叠顺序包括两种,其中一种所述折叠顺序为奇数折叠法,且另一种折叠顺序为偶数折叠法,所述奇数折叠法折叠出来的文字和图案为外凸立体型,所述偶数折叠法折叠出来的文字和图案为内凹立体型。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印特尔传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