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周转集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3793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周转集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设工程施工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集水装置成本高且不利于环保的技术问题。该可周转集水装置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侧壁上具有多个第一通水孔;内壳体,固定安装在外壳体内,内壳体的侧壁上具有多个第二通水孔,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设有容纳腔;填充物,填充物填充在容纳腔内;过滤层,过滤层的数量为两层,两层过滤层分别安装在外壳体的外侧壁和内壳体的内侧壁上。通过填充物与过滤层的配合,既能实现地下水的渗透流动内壳体内,又能阻止泥沙等杂质汇集到内壳体内,又因该可周转集水装置可重复使用,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可周转集水装置,不仅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也更加的环保。加的环保。加的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周转集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设工程施工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周转集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地下室施工往往会遇到地下水。为方便地下室施工,则必须将地下水降低至施工操作面以下,为此则必须施做降水井或排水沟+集水井。因井点降水井小,影响范围小,所以若采用降水井,则需要布设很多井点。而若采用排水沟+集水井方式,则传统的集水井都是新开挖形成且会随时间的推移在井内汇集到很多泥沙,从而影响集水效果。
[0003]同样,几乎所有建设工程施工项目,都会在地面设置排水沟+集水井,以便于地下水往上抽排或是组织地表水向地下室汇集。但是,传统的集水井主要是靠砌块砌筑或混凝土现浇而成,只能一次投入使用,浪费材料,不够低碳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周转集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集水装置成本高且不利于环保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6]一种可周转集水装置,包括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周转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的侧壁上具有多个第一通水孔;内壳体(2),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体(1)内,所述内壳体(2)的侧壁上具有多个第二通水孔,所述外壳体(1)与所述内壳体(2)之间设有容纳腔;填充物,所述填充物填充在所述容纳腔内;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的数量为两层,两层所述过滤层分别安装在所述外壳体(1)的外侧壁和所述内壳体(2)的内侧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周转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包括四个第一侧板(11)和第一底板(12),四个所述第一侧板(11)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底板(12)的四个侧壁上,所述第一侧板(11)和所述第一底板(12)包括多个第一连接杆,同一个所述第一侧板(11)或所述第一底板(12)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位于同一平面,且呈网状分布;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的间隙为所述第一通水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周转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2)包括四个第二侧板(21)和第二底板(22),所述第二底板(22)在水平面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底板(12)在水平面的投影内部,四个所述第二侧板(21)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底板(22)的四个侧壁上,所述第二侧板(21)和所述第二底板(22)包括多个第二连接杆,同一个所述第二侧板(21)或所述第二底板(22)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杆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林行崔学铭王飞青岚李金航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建筑机械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