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宜农村居民点布局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3625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宜农村居民点布局方法,以农村居民点为研究对象,具体包括:采用空间聚类法,以年度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形成的自适应宅基地布局驱动因子;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将布局驱动因子与国土空间规划原则结合,进行集成学习,形成不同区域条件下自适应布局规则;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建立土地利用、自然条件、空间管控、人口多源布局条件的逻辑规律,形成人地协调的空间布局方案和土地综合整治策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传统CA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机器学习的方法进而实现农村居民点演化模拟。的方法进而实现农村居民点演化模拟。的方法进而实现农村居民点演化模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适宜农村居民点布局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优化
,特别是一种自适宜农村居民点布局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农村居民点作为农民聚居的场所,由于长期缺乏科学规划和管建机制,加之农村地区人口规模与土地利用结构不兼容导致低密度发展模式,空间格局往往呈现“漫天星”状。这种分布格局严重制约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影响土地正常流转并给整个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阻碍,用地保障需求更难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适宜农村居民点布局方法,本专利技术在传统CA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机器学习的方法进而实现农村居民点演化模拟。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适宜农村居民点布局方法,以农村居民点为研究对象,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5]步骤1、采用空间聚类法,以年度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形成的自适应宅基地布局驱动因子;
[0006]步骤2、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将布局驱动因子与国土空间规划原则结合,进行集成学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宜农村居民点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农村居民点为研究对象,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用空间聚类法,以年度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形成的自适应宅基地布局驱动因子;步骤2、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将布局驱动因子与国土空间规划原则结合,进行集成学习,形成不同区域条件下自适应布局规则;步骤3、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建立土地利用、自然条件、空间管控、人口多源布局条件的逻辑规律,形成人地协调的空间布局方案和土地综合整治策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宜农村居民点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用空间聚类方式反推识别最有聚集关系因子的布局驱动因子,并利用热力分析与空间聚类的方法进行试验分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辜寄蓉梁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