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组件底边积灰清理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尤其涉及了光伏组件底边积灰清理构件。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年,分布式光伏产业突飞猛进,分布式屋顶光伏组件大多是沿着厂房彩钢瓦屋面铺设,倾角大多为2度至4度左右,坡度较小。在大气降水的过程中,暴雨及“短时急雨”可以把表面灰尘和底部积灰带基本冲刷掉,但是大、中、小雨时“慢雨”状态下即把光伏组件表面的大气降尘及雨水本身携带大气的灰尘均冲刷到光伏组件底部,由于光伏组件的铝边框高出玻璃面板约3mm,雨水与灰尘会受到铝边框的阻挡,加之水具有表面张力的特性,灰水积存最高处可达6mm,形成一个类似“堰塞湖”效应的区域,聚集到此区域的大部分灰尘反而被积存的雨水保护了起来,雨后灰尘仍滞留在光伏组件底部,此区域的雨水被蒸发干之后,滞留的灰尘形成了不同厚度及宽度积灰带。
[0003]光伏组件表面灰尘密度及局部遮挡对透光率具有影响,积灰带形成了不同厚度及宽度的阴影遮光带,对光伏组件形成了不同程度的阴影遮挡,积灰带造成的局部阴影遮挡是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影响发电量、形成热斑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光伏组件底边积灰清理构件,包括光伏板(1)和边框(2),所述边框(2)包覆于光伏板(1)的外侧,所述边框(2)的顶部为开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2)内壁前侧的顶部开设有导水斜槽(20),所述边框(2)内壁前侧的顶部且位于右端的位置开设有排水口(21),所述导水斜槽(20)与排水口(21)连通,所述边框(2)的前侧设有空心矩形板(3),所述空心矩形板(3)的后侧且靠近右侧顶端的位置开设有进水孔(30),所述空心矩形板(3)的后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多个呈左右等距排布的导水支管(4),每个所述导水支管(4)的后端均设有L形喷头(5),所述L形喷头(5)的喷嘴向右下倾斜设置,所述空心矩形板(3)的底部且靠近左端的位置开设有排污孔(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底边积灰清理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2)的底部且靠近后侧左右两端的位置均设有后支架(22),所述边框(2)的底部且靠近前侧左右两端的位置均设有前支架(23),所述后支架(22)的高度大于前支架(23)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底边积灰清理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30)与排水口(21)连通,所述排水口(21)的底部与进水孔(30)的底部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排水口(21)的宽度与进水孔(30)的宽度相同,所述进水孔(3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旭东,雷思成,陈浩磊,陈学高,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晴天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