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菌条件下化学诱导柑橘芽变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344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无菌条件下化学诱导柑橘芽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菌条件下化学诱导柑橘芽变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技术研发
,尤其是涉及一种无菌条件下化学诱导柑橘芽变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柑橘类果树不仅品种间容易杂交,而且种间以及柑橘属与其近缘属之间都能杂交,其杂交第一代即有较大的分离。因此,杂交育种在柑橘育种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在90多年的世界柑橘杂交育种史上,已培育出了众多的新品种。传统杂交柑橘的育种周期长,其主要原因就是柑橘童期漫长。柑橘童期是指柑橘从种子播种到开花所经历的时间年数。通常情况下,杂交后代柑橘种子播种后,要到第7年或第8年才开始开花,即柑橘的童期要7、8年,加上后续性状观察与遗传稳定性鉴定,育成一个杂交柑橘品种平均要耗时18年多。这一特性严重阻碍柑橘育种工作效率,也致使柑橘成为杂交育种周期最长的果树之一。因此,避开柑橘童期的研究成为提高柑橘育种工作效率的关键所在。
[0003]芽变选种也是培育柑橘新品种的重要方法之一,简单、见效快,易被人们掌握。
[0004]芽变是柑橘体细胞突变的一种,突变发生在芽的分生组织中,当芽萌发长成枝条,性状表现与原品种有质的差异,即为芽变。变异芽萌发成枝称枝变,把枝变的芽培养成一个一个新品种的方法称为芽变选种。
[0005]柑橘是产生自然突变(芽变)频率较高的果树,每500个侧枝中就有一个枝变,但优良变异的频率低得多。芽变选种是在生产园中选取三年生以上丰产稳产的结果柑橘树,经三年的观察、鉴定,并将结果记录归档。初选优良单株经过高接鉴定,观察其性状的稳定性,再进入选种圃,做全面综合性鉴定,同时开展区域性鉴定。可见,自然芽变选种劳动力成本和经济成本均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菌条件下化学诱导柑橘芽变的方法。该方法大大缩短了育种进程。
[0007]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菌条件下化学诱导柑橘芽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配置液体培养基: 在MS液体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母液,抗生素母液的工作浓度为50 μg/ml;

20℃保存备用;

带菌枝条消毒:选取外观无明显病斑,长势较好的需要脱除病菌柑橘成年树枝条,制成外植体,消毒15

25分钟,无菌水冲洗4

5次,获得灭菌枝条;

在灭菌试管中装入2ml 步骤

配制的液体培养基,将步骤

获得的灭菌枝条放置于灭菌试管中,在光照强度为1600

2200Lux,温度为25℃,16小时光照与8小时黑暗的循环模式条件下培养,10

15天后陆续长出新芽;

配制诱变液体培养基:将MT液体培养基与EMS液体培养基混合,配制成诱变液体
培养基;

茎段长出新芽后,取新芽剥掉芽外部叶片,对长出新芽的枝条进行剥取,获得长度为0.4

0.6mm的茎尖生长点;将茎尖生长点接种于2

3ml诱变液体培养基中,室温放置,获得诱变茎生长点;采用本申请的液体诱变培养基有利于增加茎尖生长点的存活率。本申请采用0.4

0.6mm的茎尖生长点,是因为如果茎尖生长点超过0.6mm,不利于进行微芽嫁接的操作,因为黄化苗直径有限。但是如果茎尖生长点小于0.4mm,茎尖存活率会显著下降。
[0008]⑥
选取枳壳或枳橙种子,剥去外种皮,消毒,用无菌水清洗,获得消毒砧木种子;

将消毒砧木种子接种到MS固体培养基中,25℃暗培养13~15天,获得高度为6~9cm的黄化小苗;

选取茎直径 ≥2mm的黄化小苗,切去茎上部,在离茎上端 3~5mm处切出T形切口;将诱变茎尖生长点置于T形切口的中间,获得嫁接苗;

将嫁接苗置于培养箱中,在光照强度为1600

2200Lux,温度为25℃,16小时光照与8小时黑暗的循环模式条件下进行嫁接培养,至待接穗芽长至0.5~1cm 时,再二次嫁接于温室。
[0009]优选地,所述抗生素母液是抽滤处理过的。抗生素母液经过抽滤处理进行灭菌,有效防止抗生素在高温下失活。
[0010]优选地,所述抗生素为硫酸链霉素。
[0011]进一步地,所述灭菌试管在使用前用封口膜封好,灭菌后备用。
[0012]优选地,所述EMS液体培养基的体积百分浓度为0.1/%。
[0013]进一步地,所述MT液体培养基与EMS液体培养基的体积比为100:(0.08—0.12)。
[0014]优选地,所述MT液体培养基与EMS液体培养基的体积比为100:0.1。
[0015]当MT液体培养基与EMS液体培养基的体积比为100:(0.08—0.12)时,可以获得很好的茎尖诱变率和存活率,尤其是MT液体培养基与EMS液体培养基的体积比为100:0.1时,茎尖诱变率和存活率能够达到最佳效果,如果EMS液体培养基的用量减少,诱变率会严重下降,如果EMS液体培养基的用量高于0.12%,存活率则严重下降。试验证明, MT液体培养基与每100ml含蔗糖7—8g的诱变MT培养基共同作用,茎尖存活率最高,存活率是单独使用EMS培养基的8—10倍。
[0016]进一步地,所述MT液体培养基中蔗糖的质量浓度为7~8%。诱变液体培养基中含有蔗糖质量浓度为7—8%的MT液体培养基可以大幅度增加存活率,如果诱变培养基中只含有EMS液体培养基,茎尖存活率会大幅度下降。
[0017]优选地,所述步骤

将茎尖生长点接种于诱变液体培养基中,用封口膜封好,室温放置3

5个小时。
[0018]进一步地,所述外植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外观无明显病斑,长势较好的需要脱除病菌柑橘成年树枝条,剪去叶片,清洗表面尘土,切成6~7cm长的茎段。
[0019]进一步地,步骤



中所述消毒,包括以下步骤:先用酒精消毒20~30s,再用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5~25min。
[0020]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无菌条件下化学诱导柑橘芽变的方法,以MT液体培养基与EMS液体培
养基为原料,配制成诱变液体培养基进行诱变,具有较高的突变频率和较少的染色体畸变,使DNA分子上产生较多的点突变,对处理材料损伤轻,不容易引起生活力和可育性下降。本专利技术选用春见柑橘的EMS化学诱变离体芽作嫁接芽,选用枳壳或枳橙种子作为砧木进行诱变离体芽的嫁接,诱变过程使用离体茎尖在诱变培养液中进行,相比传统方法只能使用果树进行杂交育种和自然芽变筛选,大大节省了选育成本和空间,因为使用成年态茎尖进行化学诱变,避开了果树童期,大大缩短育种进程,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能创造出更好的经济价值。本专利技术成本低廉,操作简便。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菌条件下化学诱导柑橘芽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配置液体培养基: 在MS液体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母液,抗生素母液的工作浓度为50μg/ml;

20℃保存备用;

带菌枝条消毒:选取需要脱除病菌的柑橘成年树枝条,制成外植体,消毒15

25分钟,无菌水冲洗4

5次,获得灭菌枝条;

在灭菌试管中装入2ml 步骤

配制的液体培养基,将步骤

获得的灭菌枝条放置于灭菌试管中,在光照强度为1600

2200Lux,温度为25℃,16小时光照与8小时黑暗的循环模式条件下培养,10

15天后陆续长出新芽;

配制诱变液体培养基:将MT液体培养基与EMS液体培养基混合,配制成诱变液体培养基;

茎段长出新芽后,取新芽剥掉芽外部叶片,对长出新芽的枝条进行剥取,获得长度为0.4

0.6mm的茎尖生长点;将茎尖生长点接种于2

3ml诱变液体培养基中,室温放置,获得诱变茎尖生长点;

选取枳壳或枳橙种子,剥去外种皮,消毒,用无菌水清洗,获得消毒砧木种子;

将消毒砧木种子接种到MS固体培养基中,25℃暗培养13~15天,获得高度为6~9cm的黄化小苗;

选取茎直径≥2mm的黄化小苗,切去茎上部,在离茎上端 3~5mm处切出T形切口;将诱变茎尖生长点置于T形切口的中间,获得嫁接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晓秋黎德富刘莉莎何发何晋宇张晓
申请(专利权)人:南充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