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流互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3433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0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流互感器,涉及互感器技术领域。该电流互感器包括:电磁感应线圈、补偿电路;补偿电路包括:第一补偿模块、第二补偿模块以及输出模块;其中,第一补偿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磁感应线圈的首端,第二补偿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电磁感应线圈的首端和末端;第一补偿模块的输出端和第二补偿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为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感应电流。从而,提升电流互感器补偿范围,通过补充阻抗,使得总阻抗保持不变,提升了输出电流的精度。提升了输出电流的精度。提升了输出电流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流互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互感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

技术介绍

[0002]电流互感器是一种重要的电能计量、测量仪器,它的测量精度直接影响电能计量精度,影响监测核心原件运行情况。随着交流变频技术、变频调速技术在工业领域广泛应用,如何在宽频带范围内同时满足测量监控准确性要求的提高成为热门研究课题。现有的宽频电流互感器采用电磁感应原理,测量级通常为0.5级。因为误差和频率成反比,为了保证低频时的计量精度或测量准确度,往往通过加大铁芯截面或者采用高导磁材料来提高精度。
[0003]前者加大了产品体积,由于安装柜体受限,很难适应各种安装环境,产品应用受到限制。后者增加了互感器成本,高导磁材料的成本通常是常规硅钢片的几倍,成本没有市场竞争优势。即便如此,低频启动时,5%、20%测量点误差合格率较低,产品准确度试验一次合格率较低。
[0004]传统宽频电流互感器采用电磁感应原理,常用的误差补偿的方法为整数匝补偿、分数匝补偿和磁分路补偿。即根据导线匝数和铁芯磁路进行补偿。补偿范围有限,没办法满足低频下的误差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流互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补偿范围有限等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流互感器,所述电流互感器包括:电磁感应线圈、补偿电路;所述补偿电路包括:第一补偿模块、第二补偿模块以及输出模块;其中,所述第一补偿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首端,所述第二补偿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首端和末端;
[0008]所述第一补偿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补偿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输出模块的输入端,所述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为所述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感应电流。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补偿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一可调电阻、第二电阻、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一开关器件、第三电阻;
[0010]所述第一补偿模块的输入端为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可调电阻接地;所述第一可调电阻的调节端通过所述第二电阻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输入端也通过所述第三电阻接地,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一补偿模块的输出端。
[0011]可选地,所述第二补偿模块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二开关器件、第四电阻、第二
可调电阻;
[0012]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为所述第二补偿模块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末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依次通过所述第四电阻、所述第二可调电阻连接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首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输入端还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二补偿模块的输出端。
[0013]可选地,所述输出模块包括:分压单元、第一放大单元、第三开关器件、第五电阻;
[0014]所述分压单元的一端连接预设电源,所述分压单元的输出端接地,所述分压单元的分压连接点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输入端,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五电阻接地,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感应电流;
[0015]所述第一放大单元的输入端为所述输出模块的输入端,用以连接所述第一补偿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补偿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放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控制端。
[0016]可选地,所述输出模块还包括:第一级放大单元以及第二级放大单元,所述第一级放大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级放大单元的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一级放大后的感应电流;
[0017]所述第二级放大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级放大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级放大单元的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二级放大后的感应电流。
[0018]可选地,所述第一级放大单元包括:第三运算放大器、第六电阻以及第七电阻;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为所述第一级放大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通过所述第六电阻接地,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七电阻连接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一级放大单元的输出端。
[0019]可选地,所述第二级放大单元包括:第四运算放大器、第八电阻,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为所述第二级放大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通过所述第八电阻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输出端,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二级放大单元的输出端。
[0020]可选地,所述第一放大单元包括:第五运算放大器、第九电阻、第十电阻;
[0021]所述第五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为所述第一放大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五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还连接预设电源;所述第五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也连接预设电源,所述第五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还通过所述第九电阻接地;所述第五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十电阻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控制端。
[0022]可选地,所述电流互感器还包括:接线端子、保护模块,所述接线端子的输入引脚连接所述输出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接线端子的输出引脚用于输出感应电流,所述保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首端,所述保护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接线端子的控制引脚。
[0023]可选地,所述保护模块包括:热敏电阻、压敏电阻、第一电感;
[0024]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为所述保护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热敏电阻的一端,所述热敏电阻的另一端为所述保护模块的输出端;
[0025]所述压敏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所述压敏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0026]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7]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流互感器。该电流互感器包括:电磁感应线圈、补偿电路;补偿电路包括:第一补偿模块、第二补偿模块以及输出模块;其中,第一补偿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磁感应线圈的首端,第二补偿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电磁感应线圈的首端和末端;第一补偿模块的输出端和第二补偿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为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感应电流。从而,提升电流互感器补偿范围,通过补充阻抗,使得总阻抗保持不变,提升了输出电流的精度。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9]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流互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互感器包括:电磁感应线圈、补偿电路;所述补偿电路包括:第一补偿模块、第二补偿模块以及输出模块;其中,所述第一补偿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首端,所述第二补偿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首端和末端;所述第一补偿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补偿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输出模块的输入端,所述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为所述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感应电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偿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一可调电阻、第二电阻、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一开关器件、第三电阻;所述第一补偿模块的输入端为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可调电阻接地;所述第一可调电阻的调节端通过所述第二电阻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输入端也通过所述第三电阻接地,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一补偿模块的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补偿模块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二开关器件、第四电阻、第二可调电阻;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为所述第二补偿模块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末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依次通过所述第四电阻、所述第二可调电阻连接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首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输入端还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二补偿模块的输出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模块包括:分压单元、第一放大单元、第三开关器件、第五电阻;所述分压单元的一端连接预设电源,所述分压单元的输出端接地,所述分压单元的分压连接点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输入端,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五电阻接地,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感应电流;所述第一放大单元的输入端为所述输出模块的输入端,用以连接所述第一补偿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补偿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放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控制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流互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杰周楠陆蔚峰王静汪建忠赵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靖江互感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