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域按压触控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3410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域按压触控板,其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框内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固定框的框内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受力片、翘片;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弹片,所述弹片的连接端二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受力片分别与上下两侧的所述弹片的连接端一连接;位于一侧所述翘片与上下两侧的所述弹片连接,两侧的所述翘片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所述翘片与所述弹片的连接处记为第二连接部,两侧的所述翘片互相连接之处记为第一连接端;触控板与受力片连接,所述翘片的第一连接端被顶起时触发所述触控板的触发器。实现全域按压触发的技术效果,同时支架厚度更薄、模组整体触发行程更小。模组整体触发行程更小。模组整体触发行程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域按压触控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按压支架技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全域按压触控板。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笔记本电脑及其它电子输入设备的触控板是由按压支架及电路板组成的,在结构上一般是触控电路板在按压支架上侧,按压支架的上端与触控板连接,下端与下侧的框架或其他构件固定连接。按压支架和触控电路板之间的弹性反馈,可通过按压支架自身上的弹片/弹簧实现,或是通过按压支架与触控电路板之间设置的弹片/弹簧,以及触控电路板上的触击模块/触发器实现。再是,触控板包括了无回弹触发式和按压回弹触发式。
[0003]而现有的按压回弹触发式的触控板的厚度相对较厚、按压行程比较大,难以满足某些追求超薄要求的商务笔记本及其它电子输入设备,而触控板的下侧是笔记本的锂电池组,为保障笔记本的续航要求,按压回弹触发式的触控板要做得更薄、按压行程更小。
[0004]再是,现有的按压回弹触发式的触控板基本上都是按压一边才有按压触击效果,即半域按压触发,如:按压靠近使用者的一侧。而部分商务笔记本的尺寸较小,使得触控板的面积也是较小的,所以现有的半域按压触发的触控板在使用上较为不便。
[0005]因此,亟需一种能够解决以上一种或多种问题的全域按压触控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种或多种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域按压触控板。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域按压触控板,其包括:触控板,所述触控板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下侧面电连接有触发器;
[0007]按压支架的受力片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按压支架通过固定框与外部构件进行连接,所述固定框的框内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两个所述受力片分别置于所述固定框的框内的左右两侧,所述受力片的两端分别通过弹片与上下两侧的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
[0008]上下两侧的所述弹片连接有翘片,两个所述翘片分别置于所述固定框的框内的左右两侧,所述翘片相对所述受力片的一侧形成有避让位,所述翘片相对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也形成有避让位,所述电路板上的芯片和连接器置于所述避让位内,两侧的所述翘片通过连接件进行互相连接;
[0009]所述翘片与所述弹片的连接处记为第二连接部,两侧的所述翘片互相连接之处记为第一连接端;
[0010]在所述受力片被压下时,所述弹片将发送弹性形变,并将力传导到所述翘片,此时所述第一连接部21靠近其连接端二的两侧成为支点,所述第一连接端将会被顶起,同时另一侧的所述受力片也被往下拉,进而触击所述触发器。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端处形成有凸起或凹槽,两侧的所述翘片通过所述凸起或凹槽进行拼合。
[0012]进一步地,任意一侧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处形成有通孔、接触平面、凸台中的任意一种;
[0013]若所述第一连接端处形成有通孔,则所述连接件形成有与所述通孔配合的通孔二;
[0014]若所述第一连接端处形成有接触平面或凸台,则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底面连接;
[0015]所述通孔内安装有调节组件,经所述通孔二拧动所述调节组件,以调节整体的按压手感、力度;
[0016]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母和调节螺丝,所述调节螺母安装在所述通孔内,所述调节螺丝装在所述调节螺母上。
[0017]进一步地,所述凸起或凹槽形成一段波浪线,两侧的所述翘片通过所述波浪线进行拼合;
[0018]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置于两侧的所述第一连接端上,将两侧拼合后的所述波浪线连接在一起,并限制另一侧的凸起部分与其保持同一高度,以达到同步移动。
[0019]结合上述实施例,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弹片和一个所述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并形成一体式弹性连接片。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片的连接端二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受力片与所述弹片的连接端一连接;
[0021]所述固定框的框内的左右两侧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限位部,所述连接端一与所述限位部卡接,所述限位部限位所述连接端一的上移。
[0022]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为槽口,所述槽口内固定安装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与所述连接端一卡接。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侧的所述翘片在所述第一连接端处形成有位置对应的半槽,两个所述半槽组成调节槽口,所述连接件上安装有调节组件,经所述调节槽口拧动所述调节组件,以调节整体的按压手感、力度;
[0024]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母和调节螺丝,所述调节螺母安装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调节螺丝装在所述调节螺母上。
[002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设置有上片和下片,所述上片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抵,所述下片与所述调节组件相抵;所述调节组件被所述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一连接端所限位。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受力片上连接有导电件,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导电件与所述受力片电连接。
[0027]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价值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固定框、受力片、翘片、弹片和其他构件连接在一起组成按压支架,通过巧妙的结构使得的按压支架的厚度更薄、按压行程更小,并且支持与其连接的触控板进行全域按压的功能,即触控板安装在上述按压支架后,按压触控板的任意位置,均能取得较好的触击效果和手感,进而满足用户的需求;结构上不仅取得了厚度更薄的效果,还满足精简性和可靠性的制造要求。以上极大地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全域按压支架与触控板的立体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全域按压支架与触控板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分解图;
[0031]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仰视图;
[0032]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仰视图A

A方向的剖视图;
[0033]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I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4]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参考图;
[0035]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分解图;
[0036]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分解图II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7]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
[0038]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III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9]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分解图;
[0040]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受力片和弹片连接处的局部视图;
[0041]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剖视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0042]图1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平面图;
[0043]图1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分解图。
[0044]【附图标记】
[0045]1···
电路板11
···
触发器12
···
粘结胶体13
···
导电件
[0046]2···
固定框21
···
第一连接部22
···
限位部30
···
弹片
[0047]3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域按压触控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板,所述触控板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下侧面电连接有触发器;按压支架的受力片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按压支架通过固定框与外部构件进行连接,所述固定框的框内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两个所述受力片分别置于所述固定框的框内的左右两侧,所述受力片的两端分别通过弹片与上下两侧的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上下两侧的所述弹片连接有翘片,两个所述翘片分别置于所述固定框的框内的左右两侧,所述翘片相对所述受力片的一侧形成有避让位,所述翘片相对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也形成有避让位,所述电路板上的芯片和连接器置于所述避让位内,两侧的所述翘片通过连接件进行互相连接;所述翘片与所述弹片的连接处记为第二连接部,两侧的所述翘片互相连接之处记为第一连接端;在所述受力片被压下时,所述弹片将发送弹性形变,并将力传导到所述翘片,所述第一连接端将会被顶起,同时另一侧的所述受力片也被往下拉,进而触击所述触发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域按压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处形成有凸起或凹槽,两侧的所述翘片通过所述凸起或凹槽进行拼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域按压触控板,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侧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处形成有通孔、接触平面、凸台中的任意一种;若所述第一连接端处形成有通孔,则所述连接件形成有与所述通孔配合的通孔二;若所述第一连接端处形成有接触平面或凸台,则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的一面连接;所述通孔内安装有调节组件,经所述通孔二拧动所述调节组件,以调节整体的按压手感、力度;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母和调节螺丝,所述调节螺母安装在所述通孔内,所述调节螺丝装在所述调节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光李定才曾鹏龙邓登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蓝海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